查字典论文网 >> 土建类高职院校实施弹性学习制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土建类高职院校实施弹性学习制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小编:郭立军

目前,我国建筑业一方面人满为患,另一方面人才奇缺,多的是低素质的生产工人,缺的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作为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一类教育,土建类高职院校具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但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适应形势发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开始了对弹性学习制度的研究与实验,尝试性地提出了试行的思路。

一、弹性学习制度的内涵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在高校建立弹性学习制度,该《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要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渐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由此,我国职业教育拉开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的试行工作,现已成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二、弹性学制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教学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

目前大部分土建类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学年制的基础上,院系教学管理缺乏灵活性。主要表现在:(1)学籍管理采取的是一包到底的模式,人才培养不能完全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及时作出调整。(2)专业转换壁垒重重。目前大部分土建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转换很困难,在录取后确定的专业后不能随便更改,因为专业壁垒鲜明,专业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以及学习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划一性和非选择性。(3)统一的考核管理制度,即教务处负责全校公共课程考试,二级学院负责专业课程考试。

(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教育教学资源欠缺

经济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手上无钱,度日如年;手下无人,办事不成。在近十年的发展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述评偏低的问题突出,现有人员的观念、视野也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人才短缺,这些都制约了弹性学制的实施。同时,大部分土建类高职院校对于教育投资的力度有限,导致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验设备的台套数、校舍等硬件设施资源紧张,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保障实施弹性学制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健全现有的教学管理机制

高职需进一步成为真正独立的办学法人实体,需要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包括招生考试权、教学管理权、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权、国际交流与合作权等。如需进一步取消对专业的规模规定,打破按专业招生的招生制度,改由以院系为单位进行招生的招生制度;科学地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确定必修与选修之间的合理比例(扩大选修课范围);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自由选课,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通过凸显课程作为学习选择单元的地位,组建课程大类来实现专业从实体到课程组合的转变,消解转专业的制度性障碍;积极改革考试制度,对现行的学习评价制度与考核办法作相应调整。

(二)优化师资结构,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

实行弹性学制,对学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弹性学制的基本保证。构建以能力本位为特征的师资引进机制。一方面,部分高职院广阔师资引进渠道,通过补充研究生、优秀大学毕业生,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水平教师来补充教师数量。另一方面,在师资引进中突出教师的应用技能这一重点,严格把好能力关,注重从创业、产业部门,甚至科研院所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这些来自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一般工程系列的中高级技术职称,有多年在一线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经历,经过教师培训,取得任教资格。

(三)构建动态教学模块,体现专业特色,完善高职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设置是根据职业要求采取模块式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取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学习,同时,有些课程模块还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学生只需完成某个课程模块就可以取得与之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借鉴目前先进的职教模块理念,采用职业群集式(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比如,有些土建类高职院校将原有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按模块式课程体系调整为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合称为专业理论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而文化基础课模块中体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思想,包括文化素质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和工具类课程(英语、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最基本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文化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做人,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包括学习专业课程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这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专业课模块是以岗位应变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包括应知、应会的专业课程、交叉学科课程以及科技发展前沿知识等,并以实际岗位上灵活应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创业与创新能力。专业技能模块包括各专业技能、专业实践和创新方面的课程,是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专业特色为中心的实践模块,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做事。新的模块打破了学科界限,把原来分散在不同部分的知识,按逻辑关系进行重组,整合成新的课程,不强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强调课程开设的综合效应和应用效应。与此同时,构建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平行、相对独立的高质量实践教学体系才能保证高职教学质量。实训教学内容需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实行以人为本的弹性学习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规律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师资观念,激发内动力,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同时改革教学机构管理,大力推进精品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改善社会条件,借助外动力,切实提高办学条件,保障弹性学习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为高职教育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措施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化工生产年终工作总结(精选24篇) 最新停车场管理心得体会及感悟 S管理心得体会S管理工作感悟(大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