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2050年依然在阅读的经典”讨论手记

“2050年依然在阅读的经典”讨论手记

小编:

出版活动分析的第二次课,以知识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47楼万岁》为案例讨论“2050年依然在阅读的经典”这一命题的真假。课后感受较深的一点是:我授课本想既当教练也当陪练,重在训练学生求解出版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做出版的能力,但这次课做陪练的不一定是我,很可能是学生,也就是说我的收获大于、高于学生。我更耽心学生误会:我找个目前无法论证其真假的命题来随意地应付他们。我自己倒通过设计、组织这次讨论基本找到了从当下审视未来30年阅读和出版的方法,这是我不做这事难以得到的。这套我自以为有点价值的方法,因为阅历、知识结构、专业兴趣等方面的原因,学生未必有兴趣,即使有兴趣也未必真理解,这多少让我感到作为学人兼教授的沮丧。

一、问题讨论式教学的基础条件

在《出版行为分析课程学习指南》中,我给出了讨论题――

求解问题:“2050年依然在阅读的经典”命题真吗?为什么?“2050年依然在阅读的经典”命题假吗?为什么?如何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

命题的内涵分析:“2050年依然在阅读的经典”命题中的“2050年依然在阅读”是作为一本书整体在阅读还是作为部分在阅读?如果是整体在阅读,为什么?如果是部分在阅读,又为什么,可能是哪部分在阅读?如何指认、析出这些元素?

命题行为的意义分析:为什么作者或编辑要在书封上提出这一命题?这一命题对该书的传播可能会产生什么效果?

上课讨论前两天,我看过学生讨论拟用的PPT。学生倒是较用心,或许是我原来的讨论题还不够清晰,讨论问题及要点还是没有回归到我设想的关键节点上。我赶紧又重新设计了分层次的问题串――

问题1:为何命题中提出2050年而不是别的年份?以2050年为切入口是否能以及如何能找到解析路径?

问题1.1 ――2050年是21世纪的中点年,这是纪年的自然时间,我们的阅读预测分析如何把握这样的自然时间中的社会内涵?或者说2050年的时点中,可以用于解析当下问题1的时间参照点或者说时间关联点是什么?有哪些?

问题1.2 ――2050年是2049年的次年?20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建国100年时会“依然在读”这本《47楼万岁》吗?如果在读,为什么?如果不在读,又为什么?

问题2:该如何界定和测量“依然在读”?或者说,目前可以基于什么样的方法推测《47楼万岁》(或其中一部分)在2050年“依然在读”,以哪种出版或传播方式读?

问题2.1.1:只有解决未来阅读的基本理论问题才能解决如何界定和测量“2050年依然在读”的问题。现有的出版理论、阅读理论为解决这方面问题提供了哪些理论资源?

问题2.1.2:出版界曾较为认可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的分类描述与探讨,基于这三种出版类型是否存在大众阅读、教育阅读、专业阅读三种阅读类型?

问题2.1.3:按前述这种划分,《47楼万岁》属于哪种出版?《47楼万岁》的阅读属于哪种阅读?

问题2.1.4:基于目前传播技术发展和出版转型态势,问题2.1.3的结论到2050年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问题2.1.5:发现问题2.1.4中这种可能变化对解决本课题的核心问题提供了哪些启示?提示了哪些思路?要求课题组在大胆假设时保持哪方面的审慎?

问题2.2:假定2050年《47楼万岁》“依然在读”,是作为一本书籍整体“在读”,还是作为一本文集其中某些文章“依然在读”?

问题2.2.1:《47楼万岁》作为一本书籍整体“依然在读”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认定论证它整体“依然在读”的可行性、可能性?

问题2.2.2:《47楼万岁》中某些文章“依然在读”的文本条件和传播技术条件各是什么?如何认定论证其文章依然在读的文本条件和传播技术条件?

问题2.2.3:基于问题2.1.2中对书中文章“依然在读”的文本条件和传播技术条件的界定,可以假定本书中有哪些文章可能依然在读?试分别予以说明。

问题3:“经典”的一般含义和指标是什么?“经典”用于指称《47楼万岁》的内涵和依据是什么?

问题4:求解以上三个问题的意义在哪里?

这个问题串比“学习指南”中所列讨论题更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写完后,我有一个感觉:提出“2050年依然在阅读的经典”是意义不大的,求解这一命题的真假是很有意义的。明知“2050年依然在阅读的经典”是出版社用于推销《47楼万岁》的噱头,却试图赋予求解这噱头内涵的真假以科学研究式的意义,我真有点为自己的“蛮干”高兴。

可惜这问题串发给学生晚了,学生的PPT汇报依然是按前述“学习指南”版的讨论题做的。这让我反省,问题讨论式的教学首先要反复斟酌问题设计的精准,这是组织实施好教学的基础条件。

二、求解未来可以是求解现实的延长?

学生PPT汇报后我要先评点再讨论。这组同学提出了一个可能路径――通过分析《47楼万岁》的现有读者在2050年的阅读需求变化状态来评估该书2050年“依然在读”的可能性。我设计这个课时闪过此念但没有细究,学生一说,我的潜在意识被唤醒了。我及时肯定这是有效途径。《47楼万岁》主要写的是作者孔庆东以自己的眼光看到、经历的80年代前期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我便指认过去一段时间向往北大中文系的初高中学生是该书的核心读者群之一。这样,《47楼万岁》中所写大学生青春、大学生爱情等便既与历史、现实的读者发生实际的阅读关联,也与2050年的未来读者发生可能被阅读的价值关联。这种从现实走向未来的路线显然比从未来反观现实更可靠。我因此把课堂讨论引导到文本分析。及时转入文本分析的目的有二:通过分析书中第五版块“一本正经的胡说”来反证该书的核心读者群;求解《47楼万岁》到底有哪些题材或文章到2050年还有阅读价值。在该版块里,有《知识还在,力量呢》《语不坑人死不休》等文章,这两文较典型地表现了孔庆东的话语风格:通过颠覆“知识就是力量”“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人类文化的经典命题来针砭时弊,满足中学生叛逆、反传统的精神需求。 为引导和督促学生细读文本,我列出了书中可能有流传价值的文章的篇名,要求学生课前细读,以有效进行课堂讨论。在讨论《怎样学语文》一文时,已有过几年编辑实践经验的硕士生赵改丽发言,在讨论具体文章2050年被阅读的可能性之前,还是要先回答基本理论性问题,阅读主体、阅读文本、促成阅读主体和阅读文本接触的传播技术手段,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未来才有可能发生阅读行为。费心听明白她的发言后,我意识到,她既较细致地思考了我提的问题串,发言也暗含了分析方法意义。也就是说,对未来“依然阅读”的可行性分析,应该是前述三个因素的共时性组合关系分析,而不能只是单维地考量文本。这考量是更全面甚至更科学有效的。脱离阅读主体,何以评估文本的阅读价值?同理,预测已出版文本在2050年的阅读价值首先要认定这文本在2050年的阅读行为类型,它建立的正是阅读主体(读者)和阅读客体(文本)的主客关系。以我的理解把赵改丽的发言理清楚并予以简要肯定后,我就《怎样学语文》的讨论做出以下总结:该文2050年如被阅读,极可能属于教育阅读行为;该文对2050年的语文学习者或许有指导价值,对2050年的语文学习研究者或许有文献价值。

我认可也赞成这样的分析方法。同行们的出版研究分析也基本采取相同路径。关键问题是,解释过去、现在有效的方法能否在解释未来时依然有效?解释稳定的传统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解释未来不确定性的信息社会时依然有效?当下是工业文明时代出版发展阶段的晚期,数字文明时代数字出版阶段发展的初期,2050年当是数字出版时代发展的中期。那时,阅读主体和阅读文本的价值关系并没改变,改变的只是服务阅读主体的传播主体和传播技术,或者说为阅读主体传送阅读内容的传送人和传送方式。如果这一问题成立,那么阅读者和读物的关系是人类出版传播领域中恒定的关系。

三、文集的未来阅读形式

《47楼万岁》是孔庆东在他已经出版的《47楼207》《口号万岁》等六书基础上重新编辑的个人精选集。2006年或可称为精选,2050年依然还是精选吗?真的还“依然在读”吗?

这样预测未来的讨论需要时间也需要较为高超的讨论引导技巧,我只好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47楼万岁》在2050年被整体阅读的概率极低,而该书中的某些文章被阅读的概率是有的,甚至是较高的。

这种判断正是基于当前碎片化的阅读态势。最近几年,中国每年出版图书20万种,到2050年,中国已出版图书总量或许要以千万种计,这也就意味着《47楼万岁》整体被阅读的可能性最高也只有千万分之一。

当前阅读的碎片化主要有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碎片化两个方面的含义。阅读时间碎片化意味着读者可以基于数字传播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阅读内容的碎片化意味着读者可以在零碎时间里阅读零碎的内容。因而,阅读内容的碎片化首先要求合理、理性地肢解内容整体,将不适宜碎片化阅读的书籍整体处理为适宜碎片化阅读的书籍组成部分,并使作为编辑处理结果的该部分脱离整体而单独传播。重新编辑原书籍整体,使分离部分既保持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又具有独立传播的可行性进而实现传播的更有效性就是数字时代文集编辑工作的核心内容。

以上言说或许只为一个门外汉的一孔之见,朱剑所述的期刊传播现状是否就预示着文集型书籍传播的未来呢?“如果说期刊数据库将各入编期刊送上了互联网这一信息高速公路,那么,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跑的显然已不再是那纸本的期刊了。在中国知网等大型期刊数据库中,期刊已不再作为传播的基本单元而存在,最基本的单元已变为论文,以最常见的方式检索,如题名、作者名、关键字等,所得到的是来自同一检索目标下的各种期刊的一篇篇论文。”期刊数字传播的最根本的变化之一是“传播的最小单元已由期刊变成了论文,一篇文章一个‘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可以无限组合和传播。”①

人类向往未来但并不生活在未来。在说明了《47楼万岁》2050年“依然在读”的基本判断后,讨论就进入《平原下有海》“依然在读”的可行性分析。《平原下有海》以机智俏皮的语言评说陈平原的治学方法。在中国新时期学术史的范围内,在陈平原、陈平原学术成就之类的主题下,该文在未来的北大中文系系庆、陈平原百年诞辰等时点有“依然阅读”的可能性。该文以姓名入题、化题显机智,从姓名破题而又以“平原不平,平原下有海”结束全文显章法。文章第4段借陈平原姓氏调侃他为“陈述大师”,这是为倒数第1段第1句肯定他为“刻苦读书三十年以上而又才学识兼备的开放性学者”做铺垫,而从“陈述大师”到“开放性学者”的过渡是第3段末尾一句陈平原的“思想矛盾”。全文的主体部分就围绕解析这一“思想矛盾”展开:第4段从对文学史家鲁迅矛盾的分析实证陈平原“矛盾的态度”;第5段承接“矛盾的态度”提出――“学者形象”“学者问题”,指出陈平原想做“学者”。由“学者”又导入章太炎“通人、学者、文士”说,指认陈以做“通人”的路径达到做“学者”的目的,由此引发议论针砭学界时弊――做小板凳喻“专家”,做组合柜喻“通人”。这一段主要阐释陈平原作为“通人”和“学者”的关联。第6段承接章太炎“通人、学者、文士”再说陈平原的“学者”和“文士”的关联。我这样揭示、勾连《平原下有海》的文脉意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整体性地、结构化地阅读文章而不是碎片化地寻章摘句。数字时代的出版传播突出和放大了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人生活在一个时段里,记住的往往总是也只是时点。一个时段的生存,最艰难的恰恰是时点的选择,某个看似偶然的时点选择必然地决定了人在一个时段的作为和命运。读硕士是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积蓄知识资源和精神能量,2050年则为其未来职业生涯的高峰之后了。在入职之前遐想预测未来职业生涯的高峰之后的某一时点的可能情况,是否别有一番意义呢?这是提议设置议程的我不便于自我肯定的。

注释:

① 朱剑. 变革时代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生存. 澳门理工学报[J], 2013(2).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大学生手机阅读特征与手机出版策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互联网加非遗产品创业计划书 英语教学实习总结(通用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