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从构建公共领域看美国情境喜剧

从构建公共领域看美国情境喜剧

小编:陶钢

摘要:本文将从情境喜剧对公共领域的构建这一视点对美国情境喜剧展开研究分析。主要分析什么是美国情境喜剧构建的公共领域和美国情境喜剧构建公共领域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希望能让大家理解为什么美国情境喜剧能够有如此大的魅力,深受中国电视观众的欢迎,通过自身的传播实现自身独特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是借美国情境喜剧这面镜子,为中国情境喜剧未来的发展提出更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公共领域;美国情境喜剧;公共空间;观众

情境喜剧英文原名为situation comedy,简称作sitcom.从其名字,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种喜剧演出形式,情境喜剧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广播中,随着电视产业的发展,被搬上小荧屏。[1]时至今日,情境喜剧已成为美国电视荧幕上一种主流的叙事方式,在美国也拥有大量的比较稳定的观众群。风靡美国的热播剧集《老友记》《宋飞传》等在中国也不乏大批的影迷。本文将从情境喜剧对公共领域的构建这一视点对美国情境喜剧展开研究分析。希望能让大家理解为什么美国情境喜剧能够有如此大的魅力,深受中国电视观众的欢迎,通过自身的传播实现自身独特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是借美国情境喜剧这面镜子,为中国情境喜剧未来的发展提出更深刻的思考。

哈贝马斯指出“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进行调节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作为公共意见的载体的公众形成了,就这样一种公共领域而言,它涉及公共性原则――这种公共性使得公众能够对国家活动实施民主控制”。[2]所以,对于公共领域的理解应该是建立在国家权力之外的公共空间。在这个积极的公共空间内,个体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相应的话语权。只有如此,民主的意见才能得以保存。从这个层面来理解,美国情境喜剧成功创建了公共领域。

不论是中国观众还上美国观众,当被问到对情境喜剧的印象时,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电视里面录制的笑声音轨。在美国,一位名叫查理.道格拉斯的声音工程师发明了“笑声盒子”来专为情境喜剧配制笑声。情境喜剧不同于一般喜剧的首要特点就是他的笑声音轨。这一电视喜剧类型的最大特色就是给观众带来现场参与感和互动。除了罐装的笑声外, 部分美国情境喜剧,如《查利成长日记》、《燃情克利夫兰》、《摩登家庭》等,还突破性地在节目中有意播出演职人员与观众台下交流的现场情景。很多流行美剧如《威尔和格蕾丝》《宋飞传》的片头或片尾还有观众入镜的情况,以显示节目与观众间的无距离感,节目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节目。此类设置既是讨好观众的招数,也是情境喜剧天生的本质使然。通过这些方式,美国情境喜剧提供了公共领域所需的社会交往方式。不管这笑声是出自白人还是穷黑人抑或是拉丁裔人,是百万富翁还是餐厅的服务员,是教授还是路边摆摊的,当面对相似的情景时,他们势必会发出相似的笑声。在笑的那一刻,这些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不同阶层拥有不同文化习俗的人们实现了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共鸣就是通过抹去社会地位、阶级、种族差异的交往来实现的。同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进入了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的交往过程。这种无意识的交往在美国情境喜剧广泛存在。

美国情境喜剧是在独角喜剧的发展下诞生的。因此,后来从广播中移植到电视上的美国情境喜剧建构社会交往方式的主要手段仍是对白。美国情境喜剧的人物对白喜欢发挥英语语言的魅力。美国情境喜剧对话中最有特色的笑话来自英语语言的小陷阱.在《天才保姆》中,女主角弗兰刚说了:“我在排卵期”,管家奈尔斯就把她的早餐鸡蛋递给她说道:“给,你的鸡蛋.”(英语中,鸡蛋和卵子为同一单词)。《威尔和格蕾丝》中,威尔每次得意洋洋的时候,格蕾丝总是开玩笑地说:“Oh, you''re so gay.”(gay在英文中,既有快乐的意思,又有同性恋的意思).英语语言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赋予了美国情境喜剧比其他国家情境喜剧更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又如,中国观众熟悉的美国情境喜剧《老友记》也大量利用了英语本身的语言特点制造笑料。剧中主角之一罗斯在即将当父亲时过度紧张,告诉他的同伴自己竟然梦到“play football with the kid”。同伴们本以为“with”是“和”的意思,即是梦到和小孩玩橄榄球。而实际上罗斯指的“with”是“用,借助”的意思,即把小孩当橄榄球玩。这是为什么中国观众看美国的情境喜剧觉得跟不上节奏的原因。

同时,我们还发现美国情境喜剧中的人物塑造都讲究平民化。美国热门剧集《皇后街区》《欢乐酒吧》《我爱露西》等等都是描写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用英达的话来说,就是“人物应该比观众更低,有时候人物可能比观众高,但所处的环境低,喜剧人物定要比观众可怜才……”[3]这些和观众没有任何不同的“小人物”,生活在与“观众的环境”里,遇到与观众一样的麻烦,遭遇与观众一样的尴尬,很容易便将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入人物谈话讨论的情境中去的。而这样的情境的就是繁衍公共话语权的公共空间的依托。

不仅是人物设置如此,就情境喜剧的情节剧情而言,也都是紧贴日常现实生活的普遍情况和问题的。剧中人物与观众相互交流的问题是集中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一般问题上。情境喜剧不同于电影的保守,更不同于脱口秀的激进,它通过呈现生活来安抚被生活困扰的人们.观众在电视里看到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烦恼,焦虑甚至一成不变的生活被放大后通过一个个喜剧的场景展示出来.在笑声中,观众找到了认同,丢掉了郁闷。情境喜剧的主题就是生活.它的生活还不同于肥皂剧和情节系列剧中的生活.情节系列剧更关注生活中戏剧化的部分,法律剧,医疗剧,科幻剧.肥皂剧又偏爱讲述生活中的罗曼史.情境喜剧的生活是最平凡的生活,是你我他都可能经历过的生活.因此,一般性是情境喜剧编剧们严守的创作原则。在创作中,美国编剧总是习惯以现代人的生活与情感为表现对象,而且“为了吸引更广泛的观众,喜剧必须利用大多数人可能认同的社会和文化经历的共同领域”。[4]《老友记》中的女主角从最初的一个靠父亲信用卡养活的寄生虫到最后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亲妈妈,中间经历的坎坷,在泪水与笑声中的成长最深切地打动了每一个观众。《生活大爆炸》中的佩妮为了实现自己的演员梦想,也不断做出了各种努力和尝试。上面这些美剧中展示的问题,不仅仅就其意义而言在社会上普遍的,而且在范围上保证了每一个观众都能进入情节参与讨论的可能性。另外,为了更好地贴近现实生活,美国的情境喜剧都将新闻时效性注入了自身的创作理念与实践中。《威尔和格蕾丝》中拿副总统切尼打猎误伤人的事件大开玩笑。很显然,“时效性”在美国的情境喜剧创作中都很受重视。

依据哈贝马斯的研究,公共领域的形成起码需要的第三个条件是使文化具有商品形式,进而使之彻底成为一种可供讨论的文化,这样一个相似的过程导致公众根本不会处于封闭状态。在美国,电视的产业化是很早就实现了的。情境喜剧作为电视节目中的一种,在实质上也是一种商品。在美国国内是这样,走出国门后更是这样。就美国情境喜剧进入中国国门的那一刻起,它就被作为一种文化商品而不是电视艺术引进的。但这种商品独特的地方在于,它还具备了建构社会公共领域的潜能。在美国,包括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在内的大众传媒挑起了这一责任。情境喜剧也是职能部门之一。那么美国情境喜剧是怎样实现公共空间的构建的呢?情境喜剧首先得是喜剧,所以幽默的叙事风格是构建公共领域不可缺少的首要条件。而另外的一个条件则是以家庭或模拟家庭为核心的生产与消费方式。

对白的叙事风格在前文已有介绍。另外,美国情境喜剧还与中国情境喜剧不同的是,它的搞笑带了很强的调侃意味。经常拿热门人物或新闻做文章的美国情境喜剧很容易被多数美国观众所接受。一部剧集也有可能不分地区不分观众的年龄段而火遍全国,造成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被调侃的对象是美国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这种调侃或是质疑,美国情境喜剧迫使由国家权力话语、族裔权力话语支撑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得不进行某些调整。具有民主特征的公共领域据此萌生。

当我们仔细分析美国情境喜剧时,另外一个大的发现就是,美国情境喜剧总是与家庭脱不开关系。《欢乐一家亲》、《人人都爱雷》、《成长的烦恼》、《布瑞德一家》一家等都是家庭剧。米克・伊顿曾勾画出了情境喜剧可能发生的三种场景:“第一是在家里,第二是在办公地点,第三种场景暴露出既有家庭又有工作范例的结构因素。”[5]尽管看起来似乎是三种场景,但实际上,美国绝大多数以工作单位为主要人物活动场景的情景喜剧,如《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单身毒妈》《明星伙伴》,追根究底,从人物之间的实际关系来看,他们更像是一家人,而绝不局限于简单的同事关系。也就是说,工作单位在这里成了家的一种延伸,同事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一个延展,工作因而也成了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过去,在美国,以沙发为中心的家庭喜剧和以调情为主线的工作场所喜剧都表现出了各自的局限性.90年代开始,一大批制作人大胆将这两种类型的情境喜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混合式喜剧.90年代的很多经典喜剧都是这种混合式的,如《老友记》《宋飞传》《威尔和格蕾丝》……这类剧将家的含义扩展开来,使家社区化。这样方便主题开放,话题多样,更能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这类公开讨论,离开了现代家庭生活,便失去了人性基础,私人主体性也就不能发展为公众。总之,情境喜剧围绕家庭生活所展开的想象与叙事,在美国社会公共领域的构建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上面有限的文字中,本文从美国情境喜剧对公共领域的构建这一视点分析了美国情境喜剧,希望能让大家理解为什么美国情境喜剧能够有如此大的魅力,深受中国电视观众的欢迎,通过自身的传播实现自身独特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是借美国情境喜剧这面镜子,为中国情境喜剧未来的发展提出更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苗棣, 美国电视剧[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M] 第126页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8

[3]、《英达:我是情景喜剧之爹地》 《南方周末》 2002年12月20日

[4] 、米克-鲍斯《只有当我们开怀大笑时》 见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编,《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 第126页

[5] 、米克-鲍斯:《只有当我们开怀大笑时》 见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编.《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 第119页

热点推荐

上一篇: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初探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党员支部大会思想汇报范文(16篇) 2023年批复的格式以及 委员会批复格式(优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