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泥鳅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要点

泥鳅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要点

小编:

摘 要:该文介绍了泥鳅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做好产前准备、选放优质苗种,实施综合管理等。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泥鳅;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要点

1 做好产前准备,是确保泥鳅养殖高产的必要条件

池塘是养殖泥鳅的生活场所,同时兼作天然饵料的生产场所和有机物质的分解场所,其条件的优劣势必影响泥鳅养殖的成败。因此,要想养好泥鳅,必先备好池塘。只有池塘的相关条件满足泥鳅的生态需求,才能确保泥鳅安全舒适、健康快长,为实现养殖高产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2 选放优质苗种,是确保泥鳅养殖高产的基本前提

泥鳅苗种的质量优劣,不仅会影响其养殖存活率,而且会影响泥鳅生长及群体产量。因此,选择种源好、体质好、规格好的苗种,并进行合理放养,是确保泥鳅养殖高产的基本前提,必须加以重视。

2.1 优质种源 目前,泥鳅养殖所用的苗种大多采集于天然水域。据相关研究,泥鳅的遗传性状不甚稳定,在自然繁殖中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往往会导致种源混杂而影响子代的生长性能。因此,在进行人工养殖时,最好选用由优质亲本(个体50g以上、体色一致、体态丰满而体型修长)经人工繁育的苗种。如果,非用天然苗种不可,则必须注意其外观特征,尤其要关注体色和体型;同时,还应了解其产地。通常,来自相近地域的天然苗种更容易适应养殖环境。

2.2 适宜规格 放养规格适宜与否,一方面会影响泥鳅的存活率和生长率,而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泥鳅的养殖周期及其生产效益。为此,对于专事泥鳅养成的企业或个人而言,宜实施1a的养殖周期,供放养的泥鳅苗种规格宜,选择400尾/kg之内个体。如果放养泥鳅规格过小,不仅其生活能力嫩弱,易遭敌害侵袭,存活率不高,而且当年也很难养成上市,势必将延长养殖周期,并会增加养殖风险及成本支出。

2.3 合理密度 生产性试验表明,放养密度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泥鳅的个体生长及群体产量,而且还会影响池塘水质管理及鳅体存活。因此,在确定泥鳅放养密度时,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因塘制宜、因人制宜”等因素,以“适度、合理”为原则,在放养规格和计划667m2产既定的前提下,放养密度既不可过高,也不宜太低;密度过高会影响生长性能、增大管理难度;而密度太低则会影响养殖产量、造成水体浪费。以预期产5 000kg/667m2为例,根据池塘条件及管理能力,每667m2水体可放养上述规格的泥鳅苗种4~6万尾。

3 实施综合管理,是确保泥鳅养殖高产的根本保证

良好的池塘条件和优质的苗种放养,为泥鳅养殖高产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实际高产的获得还有赖于养殖过程的综合管理。换言之,光有好的前提条件,没有好的过程管理,也难以获得好的实际成果。因此,在理想的养殖条件下,必须配以综合的饲养管理措施,以确保养殖高产的最终实现。就泥鳅池塘养殖而言,除了水产养殖共通的常态化日常管理外,重点应做好防虫害、控水质、管投饲等个性化管理。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传统纹样回纹在软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党员酒驾心得体会免费(大全5篇) 国防安全知识讲座心得体会大全(20篇) 运动会的活动总结报告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