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简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社会化

简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社会化

小编:

"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规范;道德社会化

论文摘要:社会转型时期,道德领域发生诸多变化,如新旧道德观念交错并存,道德标准和评价的多样化,道德取向功利化等。道德领域的新变化,势必会影响个体的道德社会化,加大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难度,据此我们必须建构新的道德规范体系,提高个体的道德自主选择能力,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个体的理性判断能力,以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社会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体现与标志,其基本含义是指社会的整体性变动。当前我国已经进人全面的、快速的社会转型时期。以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为先导,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诸多方面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与此相适应,人们的道德社会化也会有巨大的变化。

一、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规范的新变化

任何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带来社会生活的波动,甚至是混乱。因为社会变革,从价值取向意义上说就意味着旧的社会规范的式微与解体,新的价值体系的萌生与建立。而事物的消亡与新生都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变革完成以前,必然会有一个旧规范与新价值交错并立、共同发挥作用的时期,且不健全的新规范、价值与残余的旧规范、价值相互矛盾,同时作用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难免造成人们选择上的茫然与不知所措,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的波动、混乱。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社会结构正进行着艰难而剧烈的转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从保守走向开放……这一系列变革所带来的震荡,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的急剧变化,其中伦理道德领域的新变化及其呈现出的新特点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第一,新旧道德观念交错并存。任何一个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都负有对旧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体系进行批判,建立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体系的任务。由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变化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往往会出现滞后状况,所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动,旧的道德观念和规范愈来愈受到怀疑,并失去往日的主导地位,而新的道德观念还较为脆弱,且不完善,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样就产生了新旧道德观念相互交替并存的局面。原来被人们接受并一致公认的道德观念渐渐远离现实生活,显得陈旧且不合时宜,但同时又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另一些看上去难以接受的新观念逐渐被人们承认,并成为道德评价的标准,但却没有达到全社会接受的程度,这种情况表现在人们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一些领域传统道德占主导地位,另一些领域现代道德占主导地位。即使同一个体的道德意识也存在着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混合与碰撞。这样新旧道德规范在不同领域、不同范围发挥着程度不同的作用,形成了新旧道德观念交错并存的局面。

第二,道德标准和评价的多样化。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道德标准和评价是单一的,因为在这种体制下,只有一个统一的道德主体,统一的道德原则,是一个一元的道德体系,因此“无私奉献”、“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普遍追求的道德境界,也是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唯一标准。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这种道德模式被打破了。因为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公平竞争来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正是在这种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市场主体才能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今天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就是要使价值规律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价值规律的作用之一就是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从而导致市场主体利益分化。由于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形式下,利益分化的程度不同,从而客观上造成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化。这样很难再使人们用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模式来衡量同一事物和同一人的行为,道德标准和评价也就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第三,道德取向功利化。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崇尚“重义轻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朱熹也曾说过:“存天理,灭人欲。”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利被视为卑下的、醒龋的东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头脑中被灌输的满是政治化了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因而人们耻于言利,害怕言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由于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市场主体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买卖获得利益。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决定着人们道德取向的功利化倾向,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今天,由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市场秩序有待规范,更加剧着人们道德取向的功利化倾向。普列汉诺夫曾说过:“人类道德的发展,一步一步跟随着经济上的需要,它确切地适应着社会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意义下,可以说也应当说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二、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社会化的困境

社会转型时期道德领域的新变化,势必影响个体道德社会化的过程。新旧道德观念的交错并存虽能增加个体选择道德观念的自由度,但也增加了个体道德选择的复杂性,习得什么样的观念、规范才一能为社会接受、肯定?形成什么样的道德要求才符合社会的要求?面对多重的道德评价标准和价值标准,个体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也正如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说:“这段时期各种价值观念都无一定,规则标准也无从谈起,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由此人们很难区分什么是公正的,什么是不公正的;什么是合情合理的要求,什么是非分之想。由此人们的欲望失去了约束。”而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更增加了个体作出正确选择和判断的难度。这种情况,在转型前和彻底转型后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此,转型时期个体道德社会化的进程变得异常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转型期个体道德认同感弱化,这加剧了个体道德社会化的滞后性。“道德认同是主体在认识、情感、意志之上能独立地接受他人或集体所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主体把应当遵守的某种道德要求视为完全与己有关的东西,不再是什么‘身外之物’。”个体的道德认同实质上是规范与个体达到统一的阶段,亦即人们对道德的价值、意义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内心已形成了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实质上也是一个道德内化阶段,而道德内化是道德社会化的关键环节,因为只有内心真正地认同道德观念、规范,才能形成对道德的信仰,才能外化出持久的道德行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是唯一的利益主体,其他主体(个体主体)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它,国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伦理道德规范,社会成员对之也有着很好的认同,这种社会结构可称为一元的共同社会。在一元的共同体社会,社会认同的价值体系基本上是一元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褒扬,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贬抑,其界定标准是明确的。个体应该习得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观念、行为,以什么标准来评判是显而易见的。而在社会转型期,新旧价值观交错并存,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人们之间不再拥有共同的行为评价标准,人们的观念行为缺乏统一权威的尺度,人们也不把履行道德规范作为理所当然,这导致了人们对同一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减弱,人们很难再像以往一样把这种他律的约束等同于自律的约束,把这种社会的客观要求等同于主体自身的道德要求。这样一来,个体就很难及时地、自主自觉地去习得、内化道德规范,个体道德社会化的进程也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

第二,社会转型时期个体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下降,增加了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风险性。“所谓道德行为选择是指主体面临着多种道德行为方向时,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自觉自愿、自主自觉地进行善恶取舍的行为活动。”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道德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人们在进行行为选择时,不再拥有共同的评价标准,依据何种标准来进行行为选择,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体自主选择决定,这虽然增加了个体判断和选择的自主性,但由于社会事物的复杂性和个体认识上的局限性,个体很难确定正确的、恰当的道德标准并据此正确地进行善恶取舍。并且,面对纷繁的道德观念意识和多元的道德评价标准,个体又必须作出选择。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道德社会化的成败,个体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弱化,无疑增加了道德社会化的风险性。

第三,社会转型期个体道德理性弱化,加剧了个体道德社会化任务的艰巨性。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正是因为人具有理性,所以才能正确地认识哪些行为有利,哪些行为有害,从而有意识地继续一些行为而避免另一些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社会才处于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之中。但人又是具有情感的动物,绝非时时受理性支配,有时人也会产生各种强烈的甚至是无法遏制的情感欲望冲动,使人们的行为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各方面未实现有效的整合,新旧道德观念交错并存,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个体道德取向的功利化等诸多因素都极易诱使个体理性思维能力弱化,从而盲目地跟随着社会潮流、风尚走,甚至为了个体的“私欲”,不惜挺而走险,见利忘义,致使个体“自私心”膨胀,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弱化。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观念,形成对道德的信仰,而外化出道德行为的难度加大,道德社会化的任务也由此变得异常艰巨。

三、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建构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加强道德的整合。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需要我们建构出新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以实现对目前多元的道德观念和评价标准的有效规范与整合,提高人们对新时期道德规范的认同感。要构建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必须确立并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调整和理顺多方面的伦理关系和道德关系,构建严整周密的适合社会生活各领域需要的伦理规范,如经济伦理、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等。在制定时经济伦理时必须反映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自主原则以及竟争性原则,营造一套适应市场经济机制运行所需要的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是构建新的道德规范体系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政治伦理的建设有助于政治行为主体道德内约束力的增强,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社会伦理是指对社会生活主体规范的道德,它包括对社会现实生活起普遍调节作用的社会现实伦理及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并指向未来的社会理想道德。当然,一个道德规范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真正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要求,是公正合理的,这样群众才能自主、自觉地遵守。“一个规范只有当人们认为公正而甘受约束时,才能产生效力。如果它只是靠习惯势力和压制来维持,那么,平等与和谐只是假象,紊乱和不满就会暗中滋生。”

第二,提高个体的道德自主选择能力。自主选择能力是人们在进行自主选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判断力、自控力和自主承受力三部分。自主判断力是人们在采取道德行为前,面对各种价值观念及可能的道德行为,自主地进行判断并决定采取某种行为的能力。这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德育模式即不能仅仅做到告诉个体“应该怎样做”、“必须怎么做”,而应让他们在充满冲突乃至对立的道德观念中自主判断、自我选择,教育者适时给予引导,促使其自主判断能力提高。自控力是个体在整个自主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的意念及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自主选择除了“从心所欲”外,还要“不逾矩”,为此尤其需要自控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个体才能坚贞不渝地坚持正确的选择,养成自主选择的新人格。道德承受力是对选择可能带来的任何结果负责任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教育,提高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增强其克服各种社会困难的信心,使之能坦然地面对选择结果,面对社会现实。

第三,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个体的理性判断能力。转型时期,对个体的非理性意识进行引导的一个较好的办法是加强道德教育。通过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个人利益观、财富观、金钱观,培植人们追求卓越的成就感和社会使命感,使之树立强烈而持久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教育引导个体确立完善社会、完善人生、完善自我的理想和信念,克服个体私欲,促使个体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这必将有助于个体理性判断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热点推荐

上一篇:集中支付制度对国库会计核算的影响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中职生的毕业论文大全(16篇) 跳级申请书(汇总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