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维度

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维度

小编:

"

[论文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 荣辱观 道德维度

[论文摘要]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运行状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社会的运行结构和发展取向,还应当在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同时着眼于人本身而提出相应的措施,这正是倡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用意所在。它彰显了道德的维度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近30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裕,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加活跃开放,国力也得到迅速增强,但这些进步并未使我们高枕无忧,有些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反而显得比以往更加突出了。比如道德的失范、行为取向的功利化、利益群体的不平衡分化、个体情绪化的增长等等。这就促使我们要从总体上协调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并在根本上促进社会的主体即“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道德素质。

一、社会变迁与道德感的匮乏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在结构和价值两方面表现为从同构差序格局向领域分离和市场整合的结构模式转变;从精神向度到物性向度的迁移。这两个方面的变化相伴相生,导致了社会态势的平面化、多元化和物利化,客观上给人们的道德感带来了冲击。

首先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与传统社会的同构差序格局不同,现代社会是领域分离和市场整合的结构模式。在传统社会,社会与国家同构,个人紧密依附于集体,人们的精神奠基和意义寻求,主要是在一种原有的、稳固的政治和社会框架中运行,个性化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往往被一种集体性的存在和外在的观念框架与制度框架所笼罩和引导。而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共同体结构受到了消解,各个社会领域和各种社会主体基本上都拥有了自己的以市场为基础形成的相互独立、彼此平等的地位。可以说,社会已经由同质的单一性状态分化为异质的多样性状态。与此相应,新的社会整合模式不再是全社会都向着一个“崇高客体”集中,而是各个领域、各个主体在其自身之中寻求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定位。

社会生活的这种深刻变革对于个人而言,一方面是使其不断从传统社会体制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其在急速的市场化过程中失去了通常的稳定感和归宿感。在人们的独立性得到了空前增强的同时,其原有自我的内在统一性也受到了相应的消解和割裂,不得不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地对自我进行重新的定位和确证。人们的自我定位和确证活动,受市场化、社会的分化与分工、不停顿的变化等现代因素的影响,具有相当程度的平等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不稳定性,而这又直接地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表现。当代人的人格表现,也因此呈现出多少有些肤浅、多样、易变的特征。

其次是社会发展从精神向度到物性向度的取向迁移。在经历了近30年改革之后,我们的民族一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却也出现了与我们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不相称的道德滑坡现象。利益关系抹平了道德差别,功利化的取向普遍化,道德状况从集体性失德演化到集体性失语。在这样稀薄的道德氛围中,传统的耻感意识被遗忘,道德的底线不断受到侵蚀,社会主义道德面临挑战。如果出现了普遍性的耻感意识的淡化和底线伦理的崩溃,我们的民族和社会就会失去道德上的维系,整个社会就会变成只由强权和物利主宰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谁拥有了强权或者金钱,谁就可以无耻无畏、横行无忌。"

从个人的内在体验出发来看,传统的心理维系纽带已经消隐。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道德选择的迷茫和价值取向的紊乱,不能顺利地获得精神上的归依和自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干脆放弃了对自身的道德约束,用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社会提倡的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丢失、遮蔽了在精神和道德维度上的追求,放任自已沉沦于物化了的世俗世界。国人心底缺少对公平、正义、善良、秩序等社会规则的坚持和守护的勇气,以致道德滑坡现象时有发生。这在当前成为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二、社会发展战略与道德建设

世纪之初,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构想。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使社会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总体的协调,使社会发展态势能够“又快又好”。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尤其是相对短缺的道德素质势必得到提升,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调整社会运行态势和纠正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方针。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既意味着要全面满足人的各种正常需要,使全体人民获得幸福,也同时意味着要全面地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的终极价值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和简单的善待环境,而是实现广大人民的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目的,是价值的归依。因此,要祛除社会的物化和片面增长,使社会的存在以人为价值标准,社会的发展能够促进人的幸福。正是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社会向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态势发展;社会的分化、物化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不协调,也都被统摄到人本的目的和定位之下,都因此而得到很好的校正。但是,进一步说,促进人的幸福并不是一味满足人的所有要求,而是满足人正常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常需要是相对于“虚假需要”“、病态需要”而言的,西方社会的畸形发展就会造成人的“虚假需要”和“病态需要”。[1]借助于大众文化的灌输和控制,发达工业社会为维持自身的高速运转,创造了人们本不必要、本不该有的需要,促使人们不断消费,从而形成了一种消费主义的社会。不可否认的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近期的发展也多少带有消费主义的成份,因此,科学发展观自然也包含着应当着力提升人的素质。幸福本身不仅包含着需要的满足,也包含着发展的自由和权利,它应当是全面的。全面的发展包含了道德的发展,道德境界的提升也是人的一种自由和权利。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在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有机地展开。在完成对社会的运行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取向变更的同时,还要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尤其是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普遍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领域。加强道德建设,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是对社会现代性进程给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补正,也是对社会发展的物向化、片面化的纠偏,是走向社会健全的必要步骤。同时,加强道德建设还是着眼于人的,是促进人格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举措。

三、道德的实现:自省与践行

从科学发展观到和谐社会,再到荣辱观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态势的深切洞察和对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从这一判断出发,笔者认为要落实荣辱观,真正发展它的作用,关键在于自省和践行。

落实荣辱观,要点在于自省。自省主要是个人的自我反省。我们不能把出现的问题简单地归咎于社会,仅仅是从制度和体制上找原因,而要躬身自省,成就自己完善的人格。我们要看到机制对人的负面影响,但是机制同样也是由人造成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类似“环境与人”的问题,最终要通过实践来解决。我们一方面要不懈地追求机制的完善,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对自身的反思。只有克服人自身的惰性,在具体的细节中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对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素质的普遍提高都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清晰,涵盖面广,是对今天社会诸多价值观念评价标准的构筑与维系,它的深刻意义在于唤醒我们的耻感意识和罪感意识,引发我们对照自己进行反省。当作恶者有了心惊肉跳之感,当缺德者有了负疚和忏悔意识,当丑陋者有了羞愧、无地自容之感,我们民族的道德才会有整体的提升。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人的“四端”之一“,无羞恶之心非人也”。[4]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有羞耻之心,才会有所敬畏。耻辱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我们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的意识。西方哲人康德也说,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人类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庭。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普遍价值观和普遍公民道德的坚持者和守护者!落实荣辱观,关键在于践行。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思索:当今社会风气差是因为个人做得不好形成的,还是社会出了问题迫使人不能由衷而为?进而说,要改变这种状况,是应该先从个人着手,还是应该先追究社会机制?答案只能是社会发展的实践,也就是人们的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一种进步的文化传统,它的形成和维护,并不是以空洞的字句进行知识的传导,而是通过人们的身体力行,在一代代人之间传授做人所应有的品质和态度。

道德是一种人格品质,从认知到行动中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其中情动性的感受是重要的一环。道德认知不等于道德感。道德感可分为个人道德感(良心、荣辱感)和社会道德感(舆论的评价)两个领域。荣辱观的提出,重要的价值就在于针对了包括个人和社会的从认知到感受再到行动的整个过程,激发了人们以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审美和道德情感。中国自古以来是非常注重道德感建设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感很强的文化(强调内心的道德感受和社会的道德评价)。道德感同时还是羞耻心,传统中国是非常注重知耻教育的,明耻就是明确了道德的底线,做人绝不能逾越道德的底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从道德感的建设或者说道德心理机制建设的角度来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思想道德。从耻的道德底线到荣的道德榜样,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增强人们的道德感受能力,为人们行为中的道德选择提供条件。

以“八荣八耻”进行道德建设的高明之处,一是提出了具体的内容,可操作性强;二是激发了人们的道德好恶感和审美原动力,以正反对应的形式提出“荣”“、耻”的道德判定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可以说个人普遍性的道德情感汇集起来,就会形成一种社会道德风尚。社会风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以中央精神的形式详细具体地规范是非的准则,正是抛出了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是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为社会发展创造软环境的重大举措。

我们落实荣辱观,要避免流于口号的状况,避免意识形态漂浮于人们的口头上、标语上,却不能深入心灵、体现于行动。因此,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重点应强调人们的自省和人与社会互动的普遍实践,以此达成道德的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2]王正平.道德建设:市场经济的一种支持性资源〔N〕.光明日报.2001-6-16.

[3][美]R·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38.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三种主要人格及功能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绿色出行倡议书优秀 2023年法制宣传活动简报(汇总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