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新科技革命与全球产业变革对我国基础产业的影响

浅谈新科技革命与全球产业变革对我国基础产业的影响

小编:黄文集

引言

大量有关我国经济发展的研究表明,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来说,新科技是我国进步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之源,它为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产业格局要获取提升面临着变革的需要,它要求我们必须将中国制造逐步转化为中国创造,由科技进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增长模式,依靠内需推动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在经济中具备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它决定了一国经济活动发展方向和增长速度。同时,也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基础产业的产品通常为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提供了投入品或消耗品,具有着不可再生性。但中国基础产业长期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的关键因素所在。因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下,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就必须优先处理好基础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列问题,促进基础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国内外有关基础产业的文献研究

1.国外文献

平衡增长理论先驱罗森斯坦-罗丹(1943)在其著作《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社会先行资本这一概念,他认为基础设施在工业会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基础工业的发展要得益于直接生产性投资,它构成了一个社会经济设施结构和总体国民经济的分摊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W.W.罗托(1988)为了分析和论证他的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社会先行资本,在时间上有着确定的优先性,他的社会先行资本包括了农业、教育等部门,具有着显著的随意性和包容性。

日本学者南亮进对了基础产业的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基础设施磕碜为社会间接资本,且以运输和通讯两大重要行业为代表,他们共同组成了经济发展缺一不可的初期条件。

2. 国内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叔莲教授在《中国产业政策研究》中分析得出,一国发展必须重视产业政策的研究。在其研究的课题中,他将基础产业定义为农业、原材料、能源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基础产业包分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包括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工业以及钢铁、化工、石油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基础设施则包括了公路、铁路、港口、机场、通讯等行业。

杨学津(2000)通过对我国基础产业国内外环境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按有效竞争的原理,多我国基础产业组织结构改革提出了一些新思路,认为我国基础产业市场结构应该采取分层竞争的形式,建立不同层次的市场结构类型。

徐寿波(2009)在《关于基础产业理论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基础产业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根基性作用的产业,包括第一产业农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中的采掘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吴旭贤,彭新育(2011)在农产品价格普涨的背景下,强调了我国的农业基础产业所面临的困境,分析了一四大粮商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国际资本是如何对我国农业中最基础的产业进行渗透与控制的,并由此深入分析提出振兴我国农业基础产业的一些建议。

国内外文献对基础产业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大量的分析可知:基础产业是成成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一国基础产业越是发达,其经济运行就越流畅和高效,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就能不断提高,本文就农业、能源工业、基础原料工业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来分析新科技革命与全球产业变革对我国基础产业的影响。

二、我国基础产业发展现状

1. 农业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农业人口大国,大约9亿多农村人口中,有约7亿多人口从事农业劳动。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的问题依旧十分严峻。此外,由于一些不科学的开发利用,我国耕地面积面临逐年减少的危险,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耕地面积缺口达2968.46万公顷,耕地面积短缺现象不容乐观。同时,我国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的生产模式,而作为生产单元的家庭由于无力承担使用先进农用设备和技术的费用,也无力承担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浪费了土地资源,也使生产资料配置不当。国家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要有农业稳定高速发展、粮食的充分供给作为标准和保障,不断改善我国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

2.能源工业

由北京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4》指出,我国连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约占全球的22.4%,但增速放缓。煤炭是我国主要生产的燃料,其产量占全球总供应量的47.7%,从2013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费和产量增长速度下降,2013年产量增速跌至2.3%,远低于过去十年间的平均水平。在三大主要的能源当中,2013年中国石油产量增长仅为0.6%,远低于过去十年2.1%的平均水平;煤炭产量增长1.2%,也创造了2001年以来增速最慢的一年;只有天然气产量的增长从2012年的4.1%大幅上升至2013年的9.5%。由于我国富煤贫油,煤炭一直是我国居民能源消费的主体,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70%,而其中煤炭灰分小于10%的仅占15%到20%,含硫高于1%的原煤就占到33%,高灰分使煤炭的利用率降低,高硫则导致了燃煤的污染。由上分析可知,我国能源结构亟待调整,必须大力新能源,降低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3.基础原料工业

基础原料工业主要包括建材工业、钢材工业和石化材料工业等最后基础设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水泥、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等建材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先后跃居世界首位,地板、涂料、瓷砖、五金材料等已达世界产量的60%,且从总体看来,中国的主要建材的技术和质量都接近或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我国钢材行业则面临着产能过剩这一顽疾,它源于落后产能的存在与产能快速增加之间的矛盾。据钢铁协会的年报统计,2005-2010年,我国钢铁生产能力从4.24亿吨增加到8.26亿吨,近乎增加了一倍,而行业产能的利用率却由84%下降到75.9%。此外,我国进口钢铁的技术含量明显高于自己出口的大多加工技术粗糙的初级产品,原料过度依赖进口、产业布局不合理以及物流效率低都是行业发展的突出隐患,同时,能源、资源、环境的实际国情的也制约了我国钢材业的发展。在石化材料工业方面,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后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率先走出低谷,稳步发展,到2010年,石油化工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8.88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6倍,吸引了很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合作。产品生产的技术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愈趋合理,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足,布局较为分散,以及严重的行业垄断和技术创新的乏力,都制约了我国石化行业的发展。

4.基础设施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很多,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四方面:①市政地下管网不足;②供水排水质量差,防洪减灾能力弱,每年都有许多大城市在雨季遭受洪涝灾害;③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屡见不鲜,运输效率低;④此外,城市垃圾污染等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农村由于与城市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的不同,其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滞后、农村道路交通和电网设施不完善,文教卫生事业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环境破坏现象急需遏制等特点。

三、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对我国基础产业的影响

新科技革命是一场关于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盛宴,它关注于如何将技术结晶转快速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对全球的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我国基础产业来说,新科技革命就是新一轮高速发展的时机,对基础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农业发展在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的影响下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实现持续稳定提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一年连续增长的历史性佳绩,连续8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甚至有两年连续超过6亿吨。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践行。但是,人多水少、耕地缩减等依然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限制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

在能源工业方面,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为主,由于受开采技术和开采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传统能源产品的质量和利用率偏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点的低碳经济已成为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和突破口。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一些新兴能源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能源以其低碳环保、可持续再生的特点受到当前能源行业的青睐,和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无论从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等方面都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同时,构建绿色低碳创新的能源体系,可实现我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一过程中,由于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比较晚,产业发展基础比较薄,缺乏一些关键技术,且技术开发难度大,使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另外,大多数新能源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与市场需求短缺也阻碍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国内经济复苏以来,我国基础原料工业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2014年略有放缓,增速为8.3%,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其中石化、钢铁、有色、建材行业增长速度分别为7.2%,72%,11.4%和9.6%。行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成为研发的主题,产品档次也不断提高,这也拓宽了出口渠道,增加了出口贸易量,但产能不足与需求乏力的矛盾依然共存,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关键原材料的保障能力欠缺,新材料的研发任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约因素。这要求政府应当妥善处理好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适当遏制产能过快增长,同时拓宽产能需求的市场,大力研发环保节能的新兴材料。

我国在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继续推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和扩大内需为首要任务的战略目标,通过扩宽投融资渠道,提高基础设施项目质量和投资效益,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也缓解了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垄断现象。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够,有大约40%的水库处于带病运行的状态。农村交通资源建设发展不均,全国目前还有400多个乡镇约5万过个行政村不同公路,农村的交通条件仍旧很差。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于城市的发展,例如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39%,垃圾无公害处理率也仅为65%,而600个城市当中就有4个城市处于供水紧缺状态,这些情况在科技革命和全球化产业变革背景下越发突出。我国基础产业只有不断吸收现在进步的经验,着力完善在产业布局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才能引来预期的高增长。

四、总结

新科技革命与全球产业变革对我国基础产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我国基础产业的布局和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主创新逐渐成为我国基础产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战略决策,技术创新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为人们所关注,原创性就成为这一时代的又一新兴主题。我国基础产业的发展具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但是也承载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重担。在特殊的历史时代条件下,我认为我国基础产业为了获得新一轮高速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 注重原创思想,保持核心竞争力

原创能力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也是一个产业不断进步的动力,具有原创能力不论对单个企业还是整个产业而言,都具备了坚实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这久在全国各积极发展的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是我国农业在新一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结晶,它使农业由单一农产品供应转变为改善城乡环境状况、并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旅游文化产业。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证,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革新管理理念,改善制度的不足,才能促进基础产业的蓬勃发展。

2. 改善国内外市场环境,引入有效竞争机制

新时期我国基础产业面临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国内外市场的竞争环境,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国内基础产业市场具有着明显的垄断特点,如在能源、电力、通信、邮电等领域,这大大降低了相关行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速度。同时,基础产业市场当中也存在其他一些阻碍市场发展的因素,这时引进有效的竞争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保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同时汲取国外市场相关的先进案例和经验,并向其推出我国特色的基础产业成果,引导国内外市场增加对我国基础产业产品的需求,打破一些关键领域的行政性垄断格局,提高基础产业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3. 防止政府过度干预,拓宽监管范围和加强监管力度

基础产业的发展要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要有适当的超前性。由于我国基础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落后的体制制度的制约,要改善这一情况,就要改革基础产业的产权制度、价格体制和投资融资体制等,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转变政府的职能及其经济工作的重心,让政府机制在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扩大监管的范围,增强监管的力度,使政府机制更好地助力于市场这一主体,近而促进我国基础产业的快速发展。

4.着力发展社会基础设施,为基础产业发展储存后备资源

社会基础设施是包括文化、教育与卫生等人力开发设施,科学技术是强国之策,人力资源是强国之本,只有切实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培养一批新时代有着丰富专业知识技能和先进思想的人才队伍,才能让基础产业的发展受益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有源源不断的优质人力资源投入,为我国基础产业的发展注入无穷的新能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科技哲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武装工作心得(通用16篇) 村官演讲稿题目(实用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