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职业教育要积极应对产业升级、社会变革

职业教育要积极应对产业升级、社会变革

小编:齐国生

摘 要 对第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上各方提交论文和会议主题发言进行整理发现,此次会议核心论点涵盖如下几大方面:《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职业教育要从多方面应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决定了它的建设路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贯通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中国制造;现代学徒制;技术应用型本科;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6-0041-04

2015年12月20至21日,以“面向产业升级、社会变革的现代职业教育”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在江西南昌召开,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承办。来自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各省市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共100多家单位的380余人参会。与会人员围绕“2025制造业的关键特征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建设路径”“利用互联网+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贯通培养模式的构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问题与质量提升策略”“多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另外,本次论坛还专门安排了博士生论坛、硕士生论坛等环节。来自全国职业教育博士、硕士培养单位的学生代表围绕“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实践”“产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主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同时就青年学者课题申报进行了经验交流。

2025制造业对职业教育的新需求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1]。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对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主渠道的职业教育来说,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不能缺席。职业教育如何应对?与会人员对这一问题非常关注。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习凌冰认为,制造业竞争力的源泉是基于知识的技术能力形成,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培养规模,以适应制造业加速发展的需要;培养重心需要向高级技能人才转移,对简单的操作型技术工人的需求减少,而对高端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会有更大的需求;培养专业需要向重点领域拓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施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工程,确定了10 大重点突破领域,这些领域和发展方向都是职业院校设置专业要高度关注的聚焦点;培养体系需要更加融通开放。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晓玲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快速有力的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中国制造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当下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目标定位;要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改革育人模式;要以职场表现为旨归,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郝天认为,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应将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中长期战略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要给予高度重视。政府要制定各项政策发展职业教育,完善相关保障工作,宣扬职业教育对于现阶段中国发展的巨大作用,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地方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相关扶持优惠,加快地方职业人才培养,有力支撑地方制造业的发展[2]。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的徐宏伟指出,“中国制造2025”标志与促发的人的技术生存变革必将会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技术生存理念的转变将引发人们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思考。技术理解方式的转变促使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构建更合理的学习过程,技术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要求职业教育教师选择更恰当的教学方法,技术知识转化形式的变化要求职业教育安排合理的课程顺序,设置更合理的课程内容。与此相适应,职业教育需要重置自身的教育理想并不断合理化人才培养环节:培养学生整体性的技术生存能力、构建情境化、共享式的学习过程、运用“隐喻”等符号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安排合理课程实施顺序并创造技术知识转化的有利条件。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建设路径

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以注重整体谋划、增强政策协调、鼓励基层首创为手段,通过试点、总结、完善、推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2015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7个地区、8家企业、100所高职院校、27所中职学校、13家行业单位成为首批试点单位。可以说,在职业教育界,现代学徒制引起了广泛关注。

沈阳师范大学杨师缘梳理了建国以来学徒制政策内容演变,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就出台了针对学徒制的相关政策文件,从学徒制到当前的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内容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以企事业单位学徒培训为主的学徒制、以“半工半读”形式为主的学徒制、逐步走向边缘化的学徒制和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和发展这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政策文件的目的、对象和实施措施都有所不同。为此,要督促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丰富政策对象,完善政策文件内容,增强可操作性。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明哲认为,从近几年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情况分析,我国现代学徒制呈现出以下特点及问题:中国本土化的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思想初具雏形;现代学徒制实施主体呈现多元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形式单一;学徒双主体身份难以实施。为此,我国政府应结合本土国情、合理借鉴,一是借鉴西方国家在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立法经验,建立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法律体系。二是我国政府应成立管理包括现代学徒制在内的职业教育管理最高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处理各行业主管部门在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问题上的合作关系,统筹相关资源以及制定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规划和学徒培训标准等。三是完善资格认证体系,使现代学徒制融入到国家教育体系。四是加大对现代学徒制经费投入力度。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吴学峰认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促进了在校学生技能的有效提升、工作知识的有序获取,规范了企业雇员学历提升的路径。但是,当前,学徒制的实施面临着企业的“冷”态度,学校的“低”水平,以及学生/学徒的“高”要求等问题。走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困境,需要从国家层面提升企业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职业院校层面提高办学水平,学徒层面稳固劳资关系。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冯胜清指出实施现代学徒制要破解的几个问题,即现有课程的课时安排及教材内容与现代学徒制实施有冲突、实施现代学徒制师傅选择有困难、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资金来源问题亟需破解、学生的安全和管理问题亟需破解、激发随队教师的积极性问题要破解。他建议,实施现代学徒制,应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批示精神,做好顶层设计,迅即出台有关措施,构建必要的机制,使有关问题得到很快破解。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贯通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4 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特别提到“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4 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4 年6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进一步提出要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将其建设成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大学。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积极尝试技术应用型高校的试点建设。技术应用型本科如何发展,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金凤指出,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而言,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方式、评价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专业设置要基于地方经济特色;课程设置上依托学科、面向实用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是以行动操作导向为主导,并随着课程与学科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在师资配备上既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求具有将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的能力,在具体岗位中研发工具和创新技术。正因为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应用技术型本科在革新招生制度、变革教育过程、保障良好就业等方面实现机制体制上的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创新与保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招生制度的革新,加大实行自主招生、注重专业特长的招考制度;二是变革教育过程,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新模式;三是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建立岗位网络服务系统,变革传统就业机制。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张修哲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面临逐步加深的教育体制改革,民办教育自身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如何定位,以及如何脱离“学费养校”的藩篱,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是当今民办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民办本科院校作为民办教育的本科层次,既具有民办学校本身的公益性价值取向,同时兼具本科层次有序、高效的管理模式。在办学定位上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更有利于拓展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在竞争发展中取得优势。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成为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马君指出,新西兰理工学院是新西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是:主要从事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就业与工作技能、从事应用性研究并支持职业(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和技术转移、帮助那些成人学习者或持有较低资格证书的学习者进入更高的学习层次。其对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的启示在于: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认知不必囿于“姓普还是姓职”的属性争论中;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关键在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内容的调整;构建我国国家资格框架体系打通各类型各层次教育通道实现资格等值。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加强应用性研究和技术转移。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振华指出,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的出现既有现实背景,也有政策背景。对10 个省(区、市)联合培养实践进行了分析,包括联合培养的地域分布、高校选择、专业选择、模式的共性与差异等领域,发现联合培养在高校及专业选择上存在问题。为推进联合培养走向科学发展的轨道,需着力从高职院校选择、本科高校选择、特色对应三方面改进。以专业为载体、以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为合作平台的本科层次应用技术人才联合培养实践,开创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与优化有促进作用。继续推行此种联合培养模式,需要全面考察,认真分析,科学布局。高职院校要谨慎规划试点学校及专业的数量。本科高校要科学选择匹配高校的数量及特色,本科高校特色要与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对应。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一: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EB/OL].[2016-1-18].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042/n11481465/16595195.html.

[2]敬石开.“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5-9.

热点推荐

上一篇:现代学徒制“热传递”受阻的原因分析与障碍排除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