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小编:

摘 要: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模式;产量;氮素利用效率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 on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Li Chuanxing, Wang Yuechao, Dai Xinglong, Zhang Yu,Li Huaying, He Mingrong*

(Agronomy College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Biology,

Key Laboratory of Crop Ecophysiology and Farming System,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aian 271018, China)

当前小麦生产中,不尽合理的传统栽培模式(如氮肥超量撒施等)还相当普遍,不仅氮肥利用率偏低,且易造成资源浪费,并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通过栽培模式的优化,获得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已成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研究的重要课题。

小麦产量受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种植密度、播种时期等栽培因素的影响[1~3]。Moll[4]、Dhugga[5]等将氮素利用效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定义为单位供氮量(土壤氮+肥料氮)所能生产的籽粒产量,包括氮素吸收效率(N uptake efficiency,UPE)和氮素转化效率(N utilization efficiency,UTE)两部分;氮素吸收效率表征植物从土壤中吸取氮素的能力,氮素转化效率表征植物利用地上部积累的氮素进行籽粒生产的能力。优化栽培模式,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6,7]。随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利用效率降低[8]。Arduini等[9]研究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小麦地上部氮素积累量(Above-ground N uptake,AGN)增加,但籽粒含氮量(Grain N concentration,GNC)降低。有研究指出,适当推迟播期,有助于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10]。关于提高小麦产量或氮素利用效率,前人已从种植密度、氮肥运筹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仅限于对某一个或两个因素交互效应的研究,关于不同栽培模式对其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在高、中肥力条件下进行,以泰农18为材料,设置不同栽培模式,分析其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转化和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小麦生长季的降水量和月均温度

月份

降水量 (mm)

月均温度 (℃)

1013.95.615.414.9

15.60-1.61.5

312.10.69.310.6

62.434.224.024.1

碱解氮65.10 mg/kg、速效磷18.90 mg/kg、速效钾71.46 mg/kg。

表2 不同栽培模式试验设计

处理基本苗

(万株/ hm2)播期

(月/日)

不同时期肥料施用量

(kg/hm2)

肥料 播前拔节期灌溉

P2O5120-起身水,挑旗水

K2O30-灌浆水

P2O5201-挑旗-开花水

K2O9060灌浆水

P2O5120-拔节水,开花水

K2O4530灌浆水(视降水进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4 氮素利用各指标计算 根据Moll等[4]和Dhugga等[5]的定义进行。

氮素利用效率(NUE,kg/kg)=籽粒产量/供氮量(供氮量包括肥料氮和播前0~100 cm土层无机态氮积累量);

氮素吸收效率(UPE,%)=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供氮量×100;

氮素收获指数(NHI,%)=(籽粒产量×籽粒含氮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100;

氮素转化效率(UTE,kg/kg)=籽粒产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籽粒含氮量。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DPS 7.05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LSD 法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Microsoft Word 2007制表,Sigmaplot 12.5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3 不同栽培模式下T1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年度地力水平处理穗数

(万穗/hm2)穗粒数千粒重

(g)产量

(t/hm2)

HH651.96a37.38b41.64a8.47b

高肥力FP631.03c41.54b43.37b8.17c

SH704.04a42.29a44.25ab8.90a

HH665.92b42.39a44.79a8.52b

HH742.22a37.40b39.14b8.65b

高肥力FP611.14c41.79a40.38b8.58c

SH805.82a38.56b44.40a10.41a

HH758.7b37.99b43.23a10.08b

注:同年度同肥力水平内,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指标的影响

表4 不同栽培模式对氮素利用效率

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年度地力水平处理氮素利用效

率(kg/kg)氮素吸收

效率(%)氮素转化效

率(kg/kg)

SH15.18c49.83c30.49c

HH23.43a68.24a34.33b

高肥力FP17.91b55.51b30.53a

氮素转化效率(UTE)与氮素收获指数(NHI)呈正比,与籽粒含氮量呈反比。由表5可知,中肥力条件下,SH模式的NHI两年平均值为73.53%,FP模式下NHI为76.33%,通过栽培模式的优化,HH模式的NHI较SH提高2.82%,达到75.61%,但与FP模式相比并无显著差异。高肥力条件下,各处理NHI两年平均值FP模式为69.57%、SH模式为68.18%、HH模式为 71.66%,HH模式较SH模式增幅为5.1%,并显著高于FP模式。较高的籽粒含氮量(GNC)导致较低的UTE,两年两种肥力条件下SH模式的GNC均显著高于FP模式,HH模式均与FP模式

图1 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与土壤中可利用氮

表5 不同栽培模式下氮素收获指数、籽粒含氮量

年度地力水平处理氮素收获指数

(%)籽粒含氮量

(%)

HH76.60a2.33b

高肥力条件FP70.64b2.35b

SH69.24c2.65a

HH72.79a2.40b

SH72.54b2.26a

高肥力条件FP68.50b2.24b

HH70.53a2.33ab

3 讨论与结论

氮素转化效率可以表示为氮素收获指数与籽粒含氮量的比值,即氮素转化效率与氮素收获指数呈正相关,与籽粒含氮量呈负相关[27]。Barraclough等[28]认为,在维持籽粒含氮量的前提下,氮素转化效率的提高应依靠提高氮素收获指数来实现。本试验中,与超高产模式比较,高产高效模式通过栽培模式的优化,籽粒含氮量显著或略有降低的同时,氮素收获指数得以显著提高,二者协同提高了高产高效模式下的氮素转化效率。中肥力条件下,高产高效模式与农民习惯种植模式比较籽粒含氮量略有上升,氮素收获指数略有下降,氮素转化效率略有降低;高肥力条件下,高产高效模式较农民习惯种植模式氮素收获指数获得提高,因此虽然其籽粒含氮量升高,但氮素转化效率仍可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较于农民习惯栽培模式,超高产模式产量显著提高,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转化效率及氮素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与超高产模式相比,高产高效模式在产量略微下降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转化效率,从而显著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本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肥力条件下,在小麦超高产处理的基础上,均可通过适当增加密度、减少氮肥投入、延迟播期集成的综合措施的优化,实现产量形成过程与氮素吸收利用过程的协调,实现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

参 考 文 献:

[1]

[9] Arduini I,Masoni A,Ercoli L,et al. Grain yield,and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remobilization in durum wheat as affected by variety and seeding rate[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06,25(4):309-318.

[20]Dai X L,Zhou X H,He M R,et al. Managing the seeding rate to improve nitrogen-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J]. Field Crops Research,2013,154:100-109.

[22]孔海波,肖丽丽,代兴龙,等. 地(肥)力水平和播期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6):35-39.

[23]Muurinen S,Slafer G A,Peltonen-Sainio P. Breeding effects on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spring cereals under northern conditions[J]. Crop Sci.,2006,46:561-568.

[24]Ortiz-Monasterio J I,Sayre K D,Rajaram S,et al. Genetic progress in wheat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ciency under four nitrogen rates[J]. Crop Sci.,1997,37:898-904.

[26]王东,于振文,于文明,等. 施氮水平对高产麦田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化及氨挥发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593-1598.

[28]Barraclough P B,Howarth J R,Jones J,et al. Nitrogen efficiency of wheat genotyp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and prospects for improvement[J]. Eur. J. Agron.,2010,33:1-11.

热点推荐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小学生的运动会跳远加油稿 小学生的运动会加油稿(优质8篇) 精选学生标兵心得体会总结(案例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