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长春市道路绿地建设的历史研究

长春市道路绿地建设的历史研究

小编:

长春市道路绿地建设的历史研究

一、自然环境

二、植被

三、绿化概况

长春市作为北方第一个园林城市,他的根本改变,是在提出建设“森林城”之后。1988年,长春市委在全国率先提森林省市创建目标,同年制定的森林城蓝图并通过国家论证。1989年长春市政府实施“森林城”建设规划。1993年,长春市调整绿化规划,突出城市与自然的依托和共存关系,强调森林城工程的目标是:“森林引入城市,园林引入街道。”实现了“森林城”的创建目标。

2006年,长 春市进一步提出了“国家级绿化模范城市”的创建目标,调整绿化思路,通过年均新增300ha以上绿地、精品工程建设等理念,截止到2008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5%,绿化覆盖率41.5%,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绿化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

可以说,通过几次的创建工作,长春的绿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街路为骨架,以园林和庭院为景点,以大树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长春街路林与郊区防护林已联接一起,伸向农村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使整个城市镶嵌在巨大的林网之中。春季花树争艳,夏季绿叶成荫,秋季一片金黄,冬季白绿相间,初步达到了绿化、美化、香化、园林化的目标,正向更高质量的生态园林城市城方向迈进。

四、长春市道路绿化的历史沿革

长春市的道路绿化发展主要经历了成立建设期、伪满建设期及文革后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成立初期规划形成了长春市道路的道路风格,伪满时期的绿化建设,形成了长春市道路绿化高大、茂密的基础特色,文革后的长春市道路绿化基本上延续了此风格,并实现了快速、飞跃的发展目标,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对这个拼盘般的长春城,当时两首民谣作了形象的描述:“蟹子形状马路七,数来数去没有一;两个须子八个爪,商埠一盘装三梨”。这首民谣说的是商埠的南北窄,东西宽,四周伸出几条马路,像个螃蟹;商埠有7条东西向的马路,据说时任知府颜世清是个瘸子,为避讳,所有的街路都不准以“一”命名;全安桥和永安桥像两根蟹须,大马路东西各4条“道街”,又像是螃蟹的爪子。

日伪政府时期的城市规划中,对新区排水工程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和明渠排放的形式,围绕这些沟渠建立绿地,形成带状的若干个街区之间的隔离带。加上街路、广场的绿地,配以高级住宅区的庭院绿化,从而形成新区完整的绿化系统。

新区的道路网,呈同心圆圈型。重要街路采用平面环状交叉,中心设有回车岛(绿岛)。个别街路宽度达60m,设有街心绿地。一般主干道有区间道,有两行行道树,与公园、绿地,构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对建城区,进行了部分改造,在主干道两旁栽植行道。

(3)文革后期的绿化建设(1976年以后)

文革后,长春市的经济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进入了复苏、发展、飞跃期,由于有较好的绿化基础,加之政府的经济支持,长春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可以说在曲折的道路中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在2000年,长春市政府机构改革成立了独立的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这在东北城市是绝无仅有的,为长春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按照长春市城市绿化建设发展规划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了各项绿化建设、改造任务。特别是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上,以“十一五”期间为例,五年内就完成了新植街路 90条,改造街路87条。

作为“森林城”、“园林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长春,在道路植物配置上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色,涌现出多条特色的道路植物景观,这些都为城市绿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可以明显的看出,只有延续城市“大绿化、大发展”的思路,按照”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部署与要求,有条不紊的事实“生态区域”“生态道路”的建设,才能实现长春市的绿化在保留原有特色基础上,实现再次的飞跃。

热点推荐

上一篇: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联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政治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心得(专业13篇) 最新土地工作心得体会报告 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实用9篇) 2023年教师的思想汇报(专业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