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新时期中国社会养老问题探究

新时期中国社会养老问题探究

小编:

【摘 要】当今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问题受到了广泛重视。在计划生育政策和新养老体系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逐渐解体,但新的养老体系在中国的建设尚未完善。文章结合相关材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新时期中国养老问题现状,并探讨中国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养老;老龄化;社会保障

《礼记・祭义》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先秦时期中国的养老思想强调了“礼”即对养老的态度及要求。进入封建社会之后,我们的祖先又对养老提出了新主张。自汉朝以来“以孝治天下”的做法开始推行,“孝”成为了一个人好坏的评判标准,如当时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正是通过“举孝廉”的形式选出“孝”、“廉”之人为官员。自此“孝”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文化为基础的家庭养老成为了中国主要的养老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的需要。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发展因素,新的生产方式打破了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养老活动逐渐从家庭中分离出来,开始向着社会集中养老转变;另一方面是政策因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短时间内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但代际之间的养老却出现了断层。

一、中国社会老龄化现状

上述数据表明了我国社会老龄人口多,老龄化程度高,不仅如此,在今后的若干年中这样的发展呈递增态势。根据对前人研究的整理发现,一方面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多给社会资源的提供诸如医疗、保险、基础设施等造成了物质上压力,另一方面是对他们的情感照料也成为了一大重要问题。

二、中国养老问题的特点

在这样一个社会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必然要将养老从尽孝的观念转变为一个社会问题来对待。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养老还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我认为新时期中国养老的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老龄人口数量大

(二)社会保障的不足

(三)历史传统

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当时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占主要地位。“人丁兴旺”是当时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兴衰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那时人们重视提高人口数量,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人口多的家庭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所获得的产品会更多。对于养老,当时的人更是重视,一方面在孝文化影响下,奉养老人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老人可以提供更多的生产经验。因此家庭养老的观念在中国存在已久,已经深入人心。

三、“中国式养老”发展的建议

通过网络搜索“中国式养老”会得到这样的说明:中国式养老是指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国家和个人面临的种种养老问题。“问题”究竟是什么?综合前人研究观点我认为涉及两个内容一个是老年人由谁来养?另一个是怎么养?

根据养老问题的三个特点我认为首先要认清人口数量与养老问题的关系,老人多的现状是不可改变的,由社会提供养老生活服务保障必然要取代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因此老人要交给社会来养;其次,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求国家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社会保障,包括加大对养老事业的开支,逐步完善对老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对老人院、社区卫生院等场所的开发建设,完善社区养老体系;最后要努力改变人们的观念,倡导社区养老,推动集体养老,居家养老等新模式的开展。通过以上的努力使更多的老人老有所养。

热点推荐

上一篇:社会保障视角下我国弱势群体救助制度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在帮扶经济薄弱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优秀23篇) 小学数学读书心得体会学生篇 小学数学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