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不恐惧的人生Life Without Fear

不恐惧的人生Life Without Fear

小编:

年轻的时候,人之所以会感到害怕,很多时候是源于对未来的不了解或没看透――我要靠什么生活?我的未来在哪里?想想就会怕得心跳。而当人们积累了一些年纪,本以为对人生、对世界足够了解,也已经看透的时候,却发现内心的恐惧仍然存在――我怎么这么快就老了?万一我一病不起怎么办?万一哪一天死神来敲门怎么办?老年人的这种心理恐慌其实危害更大。因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有更多的能量去直面恐惧,而到了老年,内心的无力感就会更多一些。这也意味着对于老年人来说,为自己赢得一个不恐惧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何谓“老”?国家规定男60岁、女55岁退休似乎是“老”的一个界定。《礼记・曲礼》中说:“七十曰老”,则把“老”的界线放得更宽一些。而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其实人都是怕老的。希望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听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神仙居住,便派徐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足够三年吃用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寻找不老仙丹。即便是爱情至上的嫦娥,也最终吃掉了西王母所赠的不老丹药,飞上了月亮,所以“怕老”一直是人类难以逃避与克服的忧虑,这也是很多年龄大的人不喜欢照镜子的原因。

母亲最近总是翻看自己年轻时的照片,看看自己当年茂密的满头青丝,再看看镜子里稀稀拉拉的白发;看看照片中光滑红润的脸庞,再看看镜中像核桃皮一样皱巴巴的面容;看看照片中自己当年神采飞扬、容光焕发的模样,再对比一下镜子里那个眼角耷拉,下巴有赘肉,脸颊有色斑的老太太,每次都免不了长吁短叹,感慨岁月的残酷无情。

其实这种顾影自怜的例子,古代也有。东晋时期的名臣桓温有一次在园中看到自己当年种下的柳树已经长得碗口粗细,不由得连声长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甚至还手攀柳树的枝条,流下了眼泪。可能如今为自己衰老流泪的人不多,但努力想抓住青春的尾巴,改变自己衰老模样的人却比比皆是。而时间对于大多数人都是公平的,“老”可谓人生逃不开的必由之路。

很多人现在脑海里记得的往事、故人、诗词,大多是幼年和青年时看过的。过去读书常是过目不忘,现在过目即忘,越是近期阅读的忘得越快;做事情也经常忘东忘西,常常是去厨房拿碗,跨过门槛就问自己:我进来是干啥来着;但凡出门要办三件以上的事,就得找张纸记下来;到医院找大夫开药,如果不是事先记下药名,大夫问起时只有张口结舌。最尴尬的是见到熟人,对方主动打招呼,不是觉得这人看着面熟,而是根本想不起这张脸。急中生智,只好假装问对方:还在老单位工作?对方会答:是的。这时可以发发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上次见面是……这样经过几问几答的打探,才终于将这个人从遗忘的记忆里捡回来。

人在年老的时候会对很多事产生无力感,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感到“正在拥有”,而是活在“我正在失去”的感觉上。人的年龄越大,就会感觉自己失去的东西越多:走路没有以前那么快了,吃饭没有从前那样香了,睡觉不再那么安稳了,耳朵和眼神也没有以前那么灵了……面对这种正逐渐失去的感觉,很多人通常的做法是不喜欢,感到不安,或者干脆把它放在角落里藏起来,不去看。“怕老”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其实你越是怕老,它对你的影响反过来就会越大。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抗拒或压制这种恐惧,要允许自己经历这种恐惧,要看到“变老”并不是你一个人的经历,没有人可以成为真正的不老传奇。老去并不可怕,如果说青春是份礼物,衰老又何尝不是呢?接受并乐享这份礼物,当你的心态安静时,你才活得更真实。

不怕孤独:一个人也可以很精彩

人在步入老年之后,都不可避免会失去一些亲近的人――有些老邻居搬走了,有些老同事或兄弟姐妹离世了,甚至爱人也可能先走一步,这些亲近的人曾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意义和欢乐,而当亲人和朋友离开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出现了无法逆转的健康问题,这时候人往往会产生一种被世界遗忘、抛弃的感觉,非常孤独。但人生或许真的就是这样令人无可奈何:我们无力阻止周围所爱的人逐渐减少,孤独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一件事,与其对孤独心怀恐惧,不如坦然面对,甚至与孤独成为朋友,这才是积极勇敢的做法。

身边有一位朋友非常害怕孤独,年轻的时候为了不让爱人回娘家、出去串门,经常会假装身体不舒服,把爱人留下来陪伴自己。后来,爱人不幸去世,他一直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直到儿子要结婚,小俩口准备搬出去单过,他慌了,在百般劝说和阻止无效的情况下,他假装心脏病发,先后两次叫来120急救车,最终达到了和儿子住在一起的目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对孤独的恐惧造成的。

很多人认为孤独寂寞是老年的同义词,的确,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独处的时间更长,通常年过65岁的老年人,在空闲时有一半时间是独自一个人度过的。但有些老人就是喜欢独处的生活,这是一种自主的决定,尤其是他们知道肯定有人在爱着他们、想念他们时,这种独处就和孤独无关。只有当人感到自己一个人很可悲的时候,它才会转变为孤独感。不过如果真的孤身一人,并对孤独感到恐惧,也不是没有办法。

首先是重新建立社会关系网。一位住在美国波士顿的老人年轻时十分喜欢交际,他的生活圈子有同事、邻居、朋友、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甚至还有儿女的朋友和儿女朋友的父母,家里总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可随着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人去世,当他把最后一个孩子送入大学的时候,这个生活圈子就急剧缩小了。大家不来做客了,晚上回家时电话留言机里也没有留言,他开始问自己:“这些人都到哪儿去了呢?”

如果等到此时才想办法填补社会关系网的空白,可能就有些晚了,所以当意识到有可能会面临孤独一人的状况时,就应该及早补救。比如主动结识新邻居、散步或运动时积极地和附近的人结交,出去办事时遇到友善并提供帮助的人也可以主动示好,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自己的社会关系网。

当然,结交朋友也要考虑到质和量的问题,总的原则是:少量的好友比一大帮熟人更有用。那些能够带来愉悦心情,让人感到舒服,愿意倾听你说话,并提出有效建议和积极帮助的人,才是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挚友,这样的人身边有两、三个就很值得庆幸,所以一定要备加珍惜,为自己创建一种尽管一个人,却并不孤独的良好生活模式。

不怕死亡:淡化自我很重要

很多人害怕变老,因为觉得“变老”就意味着正在加速失去,而“死亡”则意味着彻底失去,是一个人最大的失去。越感觉自己接近生命的终点,恐惧就会变得越发强烈,这种心理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其实看到一个生命的逝去就把它理解为消失了、没有了,这是一种把生命局限在“我”里的想法,于是便产生了恐惧、害怕。而如果超脱出“我”,把自己融入到自然中,跟大自然合一,内心就会舒服一些。因为在大自然里,生、老、病、死都有,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在不断地变化,感悟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就会更安心一些。

庄子的妻子病故时,庄子不但没有悲伤哭泣,反而盘腿坐在地上,敲击瓦盆唱起歌来。他的朋友前来吊唁,看到他这样便问道:“你妻子和你生活了这么多年,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怎么还唱起歌来了呢?”庄子答道:“她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我应该为她唱歌,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庄子这样对待妻子的死去,那他对自己的死又如何呢?庄子弥留之际,他的学生问他:“老师,您能告诉我们哪里风水好,以便作为您的墓地吗?”庄子回答:“不用那么麻烦,把我扔到山上就行了。”学生不解:“那怎么行呢?乌鸦会把您啄食掉的。”庄子说:“把我埋在土里,蝼蚁也会把我吃掉,你们为什么要厚待蝼蚁而亏待乌鸦呢?”庄子的这番自我调侃很显然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也就是说,如果把死亡理解为“没有了”,那就很可怕;如果理解成“把我融进一个整体中”,就没那么可怕了。“我”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大自然在一起、与家族在一起,如果这样想就会对生死更坦然一些。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完整”的自己,就好像植物,有种子,开始发芽,长出绿叶,开花,结果,最后回到泥土中。而有些人只要发芽,只要开花,后面的过程不想有,不喜欢衰老,觉得死亡太可怕。其实我们还应看到:从发芽到回到泥土,这是一个生命的完整过程,是一种自然规律。只要想通这一点,有些恐惧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热点推荐

上一篇:感冒乘飞机易患中耳炎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大检查大反思心得体会 严查电梯违法行为心得体会(优质10篇) 全民健身日活动方案全民健身日活动方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