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马丁·布莱斯特导演与观众的博弈

马丁·布莱斯特导演与观众的博弈

小编:乔楠

摘 要:本文以马丁・布莱斯特执导的美国好莱坞经典商业片《午夜狂奔》为研究文本,第一部分从感官体验、节奏把握两个方面入手,试图理清导演是如何迎合观众的观影心理的;第二部分则是从影片类型、人物形象两个方面阐释导演是如何对观众的既定思维进行颠覆的。通过这样你来我往、不断升级的博弈,推动情节的发展,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而这些博弈之所以能够不动声色地进行并且取得成功,导演的精心设计和细腻安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马丁・布莱斯特;《午夜狂奔》;博弈;细腻

作为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导演是把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面对大众不同的审美趣味,要想紧紧抓住他们的视线,必须学会时刻与观众进行博弈:既要利用观众的既有观影经历来获得观影的延续,又不能让观众完全预知影片的后续发展;既要创造出观众意料之外的设计点,制造惊喜效果,又不能让观众接连失望,产生挫败感。

这就要求商业片导演要在艺术创作力上始终高于普通观众。美国导演马丁・布莱斯特就是这样一位深谙与观众博弈之道的商业片导演。1988年上映的《午夜狂奔》作为美国好莱坞典型商业片,马丁将自己与观众的博弈运用得恰到好处,凸显了自身细腻的导演风格。

1 对观众观影心理的迎合

1.1 感官的体验

商业电影非常重要的诉求之一就是通过电影的视听语言对观众进行感官刺激。《午夜狂奔》中,导演马丁・布莱斯特充分考虑到观众的体验需求,尽可能地将所谓的“奇观”融入影片中,刺激观众的感官。首先,作为一部公路片,影片中的整段旅程起点为美国东海岸的最大城市――纽约,终点为美国西海岸的最大城市――洛杉矶,横跨整个北美大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午夜狂奔》无疑具有风光片的意味,通过这部影片,世界各地的人们得以跟随杰克和乔纳森的行程领略北美大陆的自然风光,获得别样的感官享受。

与此同时,马丁・布莱斯特导演还尽可能地将感官体验融入细节设计中,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空间选择。例如,在杰克抓到乔纳森准备乘飞机回洛杉矶的段落中,导演选择的空间是波音747客机的头等舱。导演利用所有的用光、色调极力烘托机舱内部环境的明亮宽阔,与之前杰克飞往纽约时那班红眼航班上黑暗低调的经济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这里奢华尊贵的感官享受。同时,导演将杰克和乔纳森的座位安排在机头楼梯的前方,使旋转楼梯出现在镜头景深处,自然巧妙地让观众感受了一回乘坐波音747客机头等舱的体验。

导演将观众对感官刺激的需求融入影片中,做得如此自然巧妙、不动声色,尽显导演对于场面空间的细致化把控。

1.2 节奏的把握

导演需要将剧作文字描述的节奏转化为形象化的、电影化的节奏。例如,对影片层次的把握、基调的掌握及影片总体上节奏急缓、疏密、快慢的驾驭等。《午夜狂奔》讲述的是赏金猎人杰克要在周五午夜12点前将嫌疑犯乔纳森从纽约带回洛杉矶,一路遭遇黑帮势力的阻挠、FBI的介入、同行马文竞争,进而演变成一场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亡命之旅的故事。因此,影片绝大部分都是男人之间的戏,且以激烈的动作戏为主。而当影片进行到49分05秒时,导演安排了一场杰克拜访前妻的段落,让整体节奏缓和下来的同时,也让主线节奏显得更加鲜明,符合观众的观看心理。

段落开场,一辆出租车驶入住宅小区,这里出租车明亮的色调与之前交通工具深暗的色调、小区环境的宁静整洁与之前环境的嘈杂喧嚣形成对比。画面整体色调的柔和明亮为影片节奏的变化做足了铺垫。杰克敲门前踩灭香烟、整理衣服的小动作折射出他心里的不安,乔纳森适时地给他以鼓励,整体氛围温馨舒适。这里女人的出场并没有抢戏或破坏节奏,而是从侧面展现了杰克铁汉柔情的一面,丰富了人物形象,使观众得以走进人物内心。

2 对观众既定思维的颠覆

2.1 影片类型的颠覆

影片序幕部分,黑场后淡入的是一个老式公寓的楼梯拐弯处,时间是夜晚。导演采用了低调摄影的方式,凸显出空间的狭窄、光线的昏暗、墙壁的斑驳。杰克穿着半旧的皮衣,嘴里叼着烟,从楼梯拐弯处走上来。从人物形象上,观众可以很快判断出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从杰克东张西望的面部表情和贴门倾听的行为动作中成功勾连起观众对于角色的想象。观众根据既有的观影经验,从场景设置、人物身份、造型形象上来看,很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部低成本的B级片。这时影片的动作速率瞬时加快,通过交叉剪辑的方式,杰克与房间里的黑人进入了紧张的追逐战。黑人从悬梯逃到后街巷,这里大都市后街巷积水、箱子这两个典型符号的出现,促使观众再一次确认自己的预判,认为它有可能是黑帮片或者警匪片。然而,继续看下去,观众会发现影片实际上讲述的是赏金猎人杰克要在周五午夜12点前将嫌疑犯乔纳森从纽约带回洛杉矶的故事,一路上他们遭到多方势力的阻挠,最终到达目的地,同时男主人公杰克也完成了自我成长的过程,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这完全是公路电影的类型范围,属于A级片。

在这段序幕中,导演采用的博弈策略是利用观众的既有观影经历来“欺骗”观众,导演通过各种细节展示向观众传达迷惑的信息,诱导其产生错误的预判。而观众正是在这种自我否定中产生兴奋点,激发起后续观看的欲望。

2.2 人物形象的颠覆

导演在选角时,之所以决定用一个演员,一定对他的既定荧幕形象有所考量,在类型片中尤其如此。马丁导演在选择赏金猎人杰克的扮演者德尼罗时就巧妙地利用了德尼罗在观众心中的既定形象,又一次与观众进行了一场博弈。

生于1943年的德尼罗,媲美马龙・白兰度,有“戏王之王”之称。在《教父2》《出租车司机》《美国往事》三部由他主演的早期电影中,一股暴戾、冷酷的杀气几乎扑面而来。因此在《午夜狂奔》的序幕中,德尼罗一出场就会给观众一种黑帮片的心理暗示。而此影片中他所扮演的赏金猎人杰克与他以往塑造的冷酷暴戾的硬汉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

同时,影片也颠覆了很多其他类型片中的人物形象。这里的犯人并不是狡猾奸诈的大坏人,而是个看上去憨态可掬、没有战斗力的知识分子,他挪用公款的目的也不是据为己有,而是为了做慈善;这里的FBI并不是叱咤风云的精英组织,而是一群办事效率低下、智商欠缺的废物;这里的黑帮势力也不再是沉着冷静的冷面杀手,而更像是个插科打诨的小丑集团。

3 结语

博弈本身就是一个你来我往、不断推进的过程。在《午夜狂奔》中,我们既可以看到马丁・布莱斯特导演对观众观影心理的迎合,又可以看到他对观众既定思维的突破。导演在这样进一步退半步的博弈策略中,始终保持比观众高出半步的格局,既不使观众产生挫败感,又不断激发观众新的兴奋点。而这种博弈策略的实现得益于导演对于影片中一切细节的精确把握,巧妙地把它们编译成密码融入影片中,做到了自然顺畅,天衣无缝。

参考文献:

[1] 林洪洞.电影化叙事技巧与手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2] 谈龙.电影节奏的心理作用[J].电影艺术,1985(07).

[3] 大卫・波德维尔.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时间和空间[J].世界电影,1988(06).

[4] 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热点推荐

上一篇:异色世界的构建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节假日疫情常态化防控小结(8篇) 优质毛概社会实践报告乡村振兴(模板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