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

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

小编:

2014年6月14日,

“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由山东博物馆和汶上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是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第一次大规模对外展示。

一、关于宝相寺

汶上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境内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唐宋以来,寺院林立。据明修本《汶上县志》记载,当时汶上境内已有寺院30余处,其中以宝相寺最为著名。

二、地宫

三、地宫遗物

地宫未经侵扰,宫室北壁佛龛正中安放着一个石匣,石匣后面为跪捧真身菩萨像,东北侧有一尊浮雕石弥勒造像。石匣内金棺、银椁、木匣重重相套,佛牙、舍利、铜盒、琉璃舍利瓶、水晶舍利瓶、水晶摩尼珠等深藏其中。

佛牙(图4)

这枚佛牙在北宋熙宁年间(1068~1085年)的流传情况有不少资料可供查证。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熙宁间,在咸平县一佛寺发现一枚佛牙,被“执政官取入东府”。当时的东府执政官正是王安石。后来宋神宗下诏,在大相国寺西塔院建了一座木塔,供奉这颗佛牙。日本僧人成寻时在京师,他在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中说:在大相国寺看到了重重封的佛牙,“取旨方开”,“见彻琉璃佛牙放光,稀有不可思议,悲泪无极”。王巩《闻见近录》记载:这颗佛牙由“神宗取之禁中,后人罕得见者”。

宝相寺塔地宫出土石匣上的铭文记载:熙宁六年(1073年),佛牙由赵世昌于“京师嘉王宫”求得。嘉王赵(yūn)是宋神宗的同母弟,所住嘉王宫就在“禁中”;碑记上提到的请佛牙来汶上的赵世昌,也是北宋宗室。元丰四年(1081年),赵世昌将求取佛牙舍利的经过刻在了石匣上,和传世文献正相符。政和二年,(yì)葬佛牙于宝相寺塔地宫。

贴金银椁(图5)

银棺(图6)

1件。棺长16厘米,宽5~6厘米,高4厘米。通体素面,一道封箍缠绕。棺身略呈梯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分前后两室,以木匣分隔,木匣已朽坏。前室盛佛牙,后室储舍利,原有丝织物包裹,丝织物已朽坏。

石匣(图7)

1套。由梯形匣体、宝相花纹底座和顶盖组成。石匣整体略呈长方形。长61.5厘米,宽47.7厘米,通高45.5厘米。

石匣左侧刻铭文171字(图7-1),铭文记载,中都县宗室赵世昌于京师嘉王宫求得佛牙一颗、舍利数百颗,并将佛牙、舍利用金棺银椁和石匣盛装,葬于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此石匣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水晶舍利瓶(图8)

玻璃舍利瓶

1件。通高8.3厘米,分盖、体两部分。通体呈孔雀蓝色,鼓腹,平底,表面附有黄白色氧化层。出土时内装舍利400余颗。

玻璃葫芦形舍利瓶

1件。通高3.8厘米,胎壁较薄,残损严重。玻璃葫芦形舍利瓶采取无模吹制而成,此类舍利瓶在唐宋佛塔地宫中亦多有发现。

铜盒(图9)

1件。通高9厘米,最大腹径10.1厘米。通体素面无纹,上有盖,子母扣合,封闭严密。出土时内藏大量舍利及七宝、玻璃葫芦形舍利瓶等。

引路银菩萨像(图10)

1尊。通高15厘米。有火焰纹头光,背后錾施主铭记,自铭“引路菩萨”。菩萨面容丰满,体态轻盈,戴天冠,披银丝璎珞,臂有宝钏,袖垂飘带,双手合握,恭放胸前,呈持物供养姿,束腿跣足,立于莲台上。出土时位于金棺前。

引路菩萨,即引导亡者往生净土的菩萨,是一种诞生于中国本土的佛教造像。引路菩萨盛行于唐代,宋以后逐渐融入民间信仰。在丧事活动中,常有书写“往西方引路王菩萨”的挽幡出现。敦煌壁画中亦多见引路菩萨形象。 跪捧真身菩萨像(图11)

1尊。通高54.4厘米。菩萨发髻高束,躯体微躬,双手于胸前呈恭捧状,双膝跪于莲座之上。双膝跪姿捧真身菩萨像目前在佛教造像中还是唯一的发现。除了宝相寺出土的这尊捧真身菩萨造像之外,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过一尊单膝跪姿的捧真身菩萨,是为唐懿宗供养佛舍利而特别制造的。菩萨的地位很高,为何会出现跪姿的菩萨?菩萨所跪拜的只能是佛。可见捧真身菩萨像是规格极高的供养佛舍利的特殊法器。

东魏弥勒造像(图12)

东魏弥勒石造像在入葬宝相寺塔地宫时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它的残坏极有可能是历史上灭佛的见证。在历史上,曾经先后有四位皇帝发动过大规模毁佛灭佛事件,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佛教称“三武一宗”法难,佛陀舍利、佛寺、佛造像和佛经在当时灭佛风暴中曾遭严重损毁。

水晶摩尼珠(图13)

108颗。珠子均为椭圆形,原为高僧随身佩戴的法器。入葬时搭于金棺之上。因穿绳已断,出土时珠子散落在金棺上和石匣内。佛家把水晶、玛瑙、金、银等供养佛的珍宝称为七宝,所指并不确定,也不限于七种,泛指世间一切珍稀之物。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不尽相同,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的供养七宝有金、银、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玻璃等。

七宝管饰(图14)

9颗。以圆柱体、锥体、扁圆体等形状的玛瑙、水晶、绿松石和青金石组成,是宋代社会生活用品,为随葬佛舍利的七宝供养物。

金条(图15)

1件。长18.6厘米。出土时置于金棺内、银椁下,与其他供养品放置在石匣内,属七宝供养之一。

塔井砖(图16)

2块。素面无纹,出土时盖于地宫塔井之上。

钱币

四、结语

从出土文物、地宫形制以及地宫宫室题记来看,宝相寺塔地宫的始建年代应为北宋中晚期,建成时间为政和二年。理由如下:

第一,地宫内出土文物比较单纯,绝大多数为典型的北宋时期器物。出土的9枚铜钱,年代最晚的是“政和通宝”。

第二,根据地宫宫室西壁、南壁的题记,得知佛牙的埋年代为北宋政和二年。1994年修缮塔时曾在塔的顶端发现一块刻有“政和二年”的铭文砖。

第三,宝相寺塔地宫由甬道、宫室、佛龛三部分组成,与兖州兴隆塔地宫形制基本相同,为典型的宋代佛塔地宫建筑风格。

宝相寺塔地宫出土的佛教文物是佛教与中华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深厚魅力,传递着净化心灵的力量。

热点推荐

上一篇:青铜器上的动物世界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电气自动化职业生涯规划书(八篇) 精选新中国成立手抄报(推荐)(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