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特立独行大画家石涛

特立独行大画家石涛

小编:

清代对于中国的山水画是一个创新与保守并存的时代,在历经了宋元的辉煌后逐渐走向保守与封闭。总倾向是摹古成风。此时,石涛等清初四画僧和龚贤及新安画派的前朝遗民画家,由于其独特多舛的个人命运,使他们具有叛逆的个性和独创的精神。作品多现不平之气,以独特的个人面貌和艺术风格特征呈现于世,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石涛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石涛姓朱,名若极,明宗室后裔。国破家亡后出家为僧,云游四方,饱览名山大川。在他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淮扬洁秋图》《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等中显示出他从生活中撷取素材提炼加工的过人天赋和娴熟的笔墨技巧,营造出变幻莫测,恣肆洒脱的艺术境界。他说作画只须"放笔直扫","千岩万壑,纵目一览,望之若电奔云屯屯自起,荆关耶?董巨耶?倪黄耶?沈赵耶,谁与安名?余尝见诸名家,动辄仿某家、法某派,书与画,天生自有一人职掌一人之事,从何处说起?"他认为每个人眼中的山水是鲜活的,古法是古人对自然的观察提炼而成,今人不必亦步亦趋,而是大胆从自然中自创新法。"笔墨当随时代"发展。他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就是一件杰出的代表作。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为半米高、近三米长的长卷。起首为清溪从山中蜿蜒流出。烟霭渐起,林屋隐现板桥接岸,有渔夫垂钓,继之,巨岩矗立,长松杂树、村落参差。近处有庭院近水,主客促膝。对岸峰峦连绵,有人在山径行路。崖下江水平缓,艄公驾舟。沿曲折坡岸有一板桥通江心小岛。岛上巨石嶙峋,花木扶苏,楼阁高耸依壁而筑。高士盘坐岸边,江水泛波,画舫系岸,远处江面空旷幽远微茫。在表现形式上,此图构图饱满而不塞。密中有疏,用溪水、烟霭、江面打破山峦岩壁的密实,用树木杂卉的枝叶的穿插使画面富有节奏。画法上,用干笔浓墨勾勒皴擦山体林木,再加点染。用笔千变万化,顺逆、顿挫、曲折,连勾代皴、点线结合,呈现出遒劲凝重,苍茫浑厚的意境。而苔点在此图中的运用尤其突出,千点万点,劈头盖脸。满山遍野布满形状不一、浓淡不同、丰富变化的墨点,莽莽苍苍,雄秀郁茂,森遂幽蒙。石涛在此图中把苔点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在不同地方苔点既可表示石块、杂草、丛树,又可表示土块土堆、灌木等不可名状的事物。石涛在使笔墨这一状物造型的手段在功能上得到发挥的同时,淋漓酣爽地宣泄着他的个人情绪。

此图是他50岁云游北京时所作。图中有对长城的描绘,印证了此画的写实性以及作者所提倡的师法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美学观。该画在表现上,于奇险中见雄浑,严谨处寓虚空。虽看似笔墨豪放,皴擦点染尽在无意,而在整体上很好地把握了峰峦层次,云气走向及林木隐现的神韵。特别是,它的构图虽然充塞满纸,却丝毫不失疏朗空灵,这的确是只有搜尽奇峰、呕心沥血才能炼就出的本领。

在石涛的晚年,著《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他主张"借古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主张,堪称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之经典,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点推荐

上一篇:"小事情"写出"大味道"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司机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 司机工作总结(精选6篇) 2023年企业改革工作总结(优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