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杜鲁门与叶比科夫斯基

杜鲁门与叶比科夫斯基

小编:

上世纪80年代初,某地有个姓许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去乡间采风。所谓采风,便是听老人说些过去的故事,然后再整理成文。

某次,他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因为天晚了便寄住在一户人家。这家就一个老人,晚上两人围着火炉烤番薯吃时,许某说起了搜集来的故事。没想到老人见多识广,他的故事刚起了个头,老人马上就能接出下文来。许某也来了兴趣,问他有没有什么自己没听过的故事,接着老人讲了几个,许某都已经搜集到了,正有点失望的时候,老人忽然问道:“你听过杜鲁门和叶比科夫斯基的故事没有?”

杜鲁门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最有知名度的美国总统了。而叶比科夫斯基不知是何许人也,许某心想横竖没事,听听再说。

老人记忆也有点模糊了,故事讲得支离破碎,但许某仍听得兴趣盎然,问道:“您是从哪儿听来的?”因为这故事无疑是中苏交恶后才有的,所以故事中叶比科夫斯基和杜鲁门成了狼狈为奸的反派人物。老人说,那是60年代末,来这儿插队的知青编的。

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流行的一项娱乐就是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人极受欢迎,许某自己也是个知青,当年就因为擅长讲故事,被不少知青点请去过。听得原来是知青编的,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因为会讲故事,回城后在文联端上了铁饭碗,那人后来不知结局如何。当他问起时,老人却叹了口气,说:“这人也是没福气,快回城那年,从山崖上掉下来摔死了。对了,我这儿还有他编这故事的本子,你要不要看?”许某连声说好,老人从碗橱里找了半天,拿出了一本封面还有语录的练习本,说:“就是这个。”

许某翻了翻,发现是铅笔写的,因为十几年过去了,字迹有点模糊。他问老人能不能把这本子给自己,老人笑道:“我又不识字,你有用就拿去好了。”

回到家里,许某把这剧本整理出来誊了一稿,心里却有点活动开了,因为文联正和当地的越剧团联合征稿,他心想谁也不知道这剧本的存在,不如改头换面一下,就当成自己的作品好了。于是,他把几个人物的名字改了一下,作为自己的成果交了上去。稿子交上去后,文联领导也挺重视,专门开了个研讨会商量是不是可以编排上演,但最终的讨论结果是:“故事曲折,但荒诞不经,削弱了对剥削阶级的批判揭露作用。而且万能皮包之类的也有宣扬封建迷信之嫌,因此不予发表,也不能排练,原稿退还。”

拿回了稿子,许某多少有点失望,心想这故事比另一个入选的宣传计划生育的剧本有趣得多,但领导说不要,那也没办法,便将这稿子搁在书架上,慢慢就淡忘了。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一转眼就过了30年。许某此时已经退休了,和老伴两人安度晚年。他儿子在外地工作,有一年暑假,把孙子带到家里来玩。这孙子才上小学,却很爱读书。许某家里有不少书,孙子便天天在书架上找书看。小孩子精力充沛,看书也快,看了几页不感兴趣就扔掉了,许某书虽多,也架不住他这么看,最后连许某自己编的稿子都拿来给小孙子看,孙子看了,却撇撇嘴说爷爷写的戏一点也不好看。

这一天许某一早起来,见孙子坐在书架前安安静静地看书,走上去问看的是什么,孙子说:“爷爷,这本书写得很有趣。”许某一看,正是当初被退回来的那个剧本,他笑道:“你喜欢这故事啊?”

原来这故事中,杜鲁门是一个外国皇帝,身边总是带了一个大皮包,这皮包是个宝物,想要什么,往里一掏就有。杜鲁门仗着有这个皮包作恶多端,别人对他恨之入骨。叶比科夫斯基是个苏联人,本来也和杜鲁门作对,后来被杜鲁门收买,成了他的跟班。两人跑到中国来捣乱,有个名叫袁静子的破鞋被他们骗作了女特务,但这些人的罪行被两个解放军战士发现了。这两个战士一个叫武铁钢,另一个叫傅强国。在武、傅两位战士的抗争下,最终杜鲁门和叶比科夫斯基阴谋破产,只得灰溜溜地逃跑了。

大致情节虽然如此,里面的细节却是光怪陆离。像杜鲁门与叶比科夫斯基两人为了偷取人防工程资料,就用了一种微型潜水艇。这种潜水艇可大可小,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去。武铁钢和傅强国两人发现了这个阴谋,就把他们引到一间房里。这房里只有炉子上烧着一壶水,他们想用这办法消灭杜鲁门和叶比科夫斯基两人。但没想到功亏一篑,隔壁居然有个抽水马桶,杜鲁门借着抽水马桶的下水道逃了出去。整个故事基本上就是这种斗法故事串联起来的,最终结局自然是杜鲁门和叶比科夫斯基两人机关算尽,被消灭掉了。

许某改成越剧剧本,无非是把杜鲁门改成了杜门,叶比科夫斯基改成了叶科夫,破鞋袁静子和两个战士武铁钢、傅强国就没改。他孙子说:“是很有趣,好像是抄的《哆啦A梦》。”许某心里咯噔一下,说道:“胡说什么,这是爷爷30多年前写的剧本。”孙子有点委屈,说:“可是你写的潜水艇的故事,和我那本《哆啦A梦》里的故事一模一样。”说罢还拿出了一本小书来,却是一本漫画。

许某惊奇地发现,这一段果然和孙子的漫画书上讲的一个故事几乎是一模一样,别的故事也大多有点儿影子。许某心里一动,因为哆啦A梦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和“杜鲁门”一模一样。他问那个戴眼镜的主角叫什么,孙子说叫野比大雄。许某刚嘘了口气,心想这名字就差多了,孙子又说:“还有一个版本是叫野比康夫。”

野比康夫和叶比科夫斯基这两个名字,实在太相似了,“夫斯基”三个字是那时候中国人对俄国人姓名的通识,大概是以讹传讹加上的。许某几乎要惊呆了,再听说女主角就叫源静子,干脆连发音都和剧本里的破鞋一样,而那两个解放军战士武铁钢,漫画书里有个刚田武,另一个傅强国,漫画书里则有个骨川强夫,正好是倒过来,如果是巧合,谁都不会信。许某惊得说不出话来,实在想不通到底是怎么回事。

《哆啦A梦》这套漫画,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但那个时候多半不会传到中国来,但许某看到的剧本却是60年代末就写出来的。想来有可能那个无名的人是个时间旅行的人吧。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精神与物质同样匮乏的年代,只能依靠曾经看过的《哆啦A梦》漫画来填补空虚,以至于编出这样一个故事。

是不是这样,当事人早已去世,讲给许某听这故事的老人也已不在了,自是谁都说不上来。

热点推荐

上一篇:咱不走歪门邪道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专业员工转正定级表自我鉴定大全(22篇) 2023年督查工作总结(案例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