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话说清朝的几位状元

话说清朝的几位状元

小编:

小时候,无论是听战鼓书还是听大戏,亦或是听老年人讲故事,只要一说到赶考的落难公子,一准就能中上状元。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状元真的没有那么易得,不仅如此,有人还一波三折,差点与状元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就拿“一门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父子大学士、父子尚书、父子帝师”的翁家翁同来说吧,他的状元的取得,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按照清咸丰六年(1856年)殿试的实力,翁同与孙毓汶都是极有才华的后生,都为时人称道。所以那年的殿试严格地来说,就是翁同与孙毓汶两人的竞争和角逐。能不能中状元,不单单是名誉的问题,待遇也相差甚大。我们知道,在古代,虽然状元、榜眼、探花都进翰林院,但状元是修撰,而榜眼、探花只能任编修。

当然,孙家急于让孙毓汶独占鳌头还有一个原因,如果孙毓汶能中状元,就与哥哥孙毓桂成了“兄弟状元”,孙家就会在历史上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孙家门庭就会更加发扬光大。因为孙家也不是普通家庭,孙毓汶的祖父孙玉庭是清朝大学士,父亲孙瑞珍是尚书,兄长孙毓桂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状元。

按照清朝殿试规定,凡赴试者离殿廷较远的,在殿试前夕,要寄宿在朝门附近。翁、孙两家都是显宦,又是世交。孙府在皇城附近,而翁家距离较远,所以孙家就留翁同住在了自己家里。

晚饭后,孙瑞珍嘱咐儿子孙毓汶早些睡觉,自己则以长辈身份对翁同殷勤款待,频频劝酒。席散之后,孙瑞珍又邀翁同到他书斋里,把殿试的规例不厌其详地一一指点,直到深夜,才让翁同回房休息。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孙瑞珍又暗中派人在翁同的住房四周大放爆竹,一夜不绝,让翁同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果然,第二天翁同参加殿试时,头重脚轻,昏昏沉沉,一点精力也没有。正在这时,翁同突然想到了自己身上带的两只人参,于是马上把人参放到口里嘴嚼,这一嚼不打紧,翁同顿感精神倍增,奋笔疾书,文不加点,一气呵成,一举夺得当年状元,先授翰林院修撰,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

下面再说说状元王以衔的故事。

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在这些状元名录中,有一个叫王以衔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浙江湖州的状元名录里,也有一个名叫王以衔的人。起初我以为是两个人,重名而已,但没想到他们都是乾隆六十年(179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二品礼部右侍郎。原来他们就是一个人,王以衔祖籍安徽休宁合阳(今属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参加考试时,他已经是浙江归安(今湖州)人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王以衔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如今异地高考者多的是。奇就奇在王以衔是复试出来的状元,因为他和他的哥哥,不但让当年的主考官窦光鼎一波三折,降职复职,连乾隆皇帝都给惊动了,这都与和|这个大奸臣有关,本来一盆清凌凌的水,被和|搅得浑浊不堪。可好就好在上天有眼,最后的状元还是落在了王家,只是不是哥哥王以了,变成了弟弟王以衔。

原来,王以、王以衔兄弟二人都参加了乾隆乙卯年(1795年)的“高考”,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哥哥王以得了第一名(会元),弟弟王以衔荣居第二。“兄弟联名高第”的消息,让清代的“网民”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是“怪事”,于是“群议哗然”。素与主考官不和的和|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连夜向乾隆皇帝汇报说:“窦光鼎长期担任浙江学政,出于一己‘私利’,或是为了显示其政绩,或是与王氏兄弟试前有染,收下了他们的巨额贿赂,因此向他们泄露了试题。因为在王氏兄弟二人的试卷中,都有‘王道本乎人情’一语。”

乾隆皇帝听了也觉得事情有点蹊跷,感到诧异和怀疑,于是换掉主考官重新进行复试。复试官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同时担任“读卷官”的和|对此仍不放心,复试之日,他派了许多卫士“环列讥察”,严防纪晓岚从中作弊。

就在复试的同时,原来第一名的王以被以试卷“疵累甚多”为由,将其置于榜末,并取消了殿试资格。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取消第一名殿试资格,还竞争什么,还复试什么,还怎能看到其真相。王以尽管满肚子委屈,甚至痛哭流涕,但也无能为力,他只能默默地成为和|和窦光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此时的窦光鼎早已降为四品,与其一起受牵连的还有副考官礼部侍郎刘跃云和内阁学士瑚图礼,他们的官位也分别降了四级。

在这里不能不说说原来的主考官窦光鼎了。窦光鼎是山东诸城人,乾隆七年的进士。此人脾气耿直,办事认真,长期在王氏兄弟的第二故乡浙江为官,主要担任浙江“学政”,主管教育考试事宜。因为他曾经揭发过和|在浙江的爪牙富勒浑、陈祖辉、王望等人的贪墨罪行,故被和|一直视为眼中钉,欲置死地而后快。对和|来说,这就是上天赐给他的一次机会。

复试结束后,考官们就把已经排过名次的前十名交给皇帝圈阅。大家拆视弥封,一看,一甲第一名,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状元就是原来的第二名王以衔,由于原来第一名的哥哥王以被取消了殿试资格,第二名王以衔又顺理成章地成了状元,成了第一名。这说明考官窦光鼎等人根本没有弄弄虚作假,没有作弊。

看到如此结果,和|也惊得目瞪口呆。当听到乾隆问这是谁录取的时,纪晓岚连忙回答是他取的。瞠目结舌的和|呆了很久才想起向乾隆上奏:“此次阅卷诸臣,皆秉公认真,亦无私弊。如有失当,何妨易置。”咽不下这口气的和|,此时还没忘让皇帝换下状元这个人。

乾隆皇帝看着和|和众人说:“若次则彼之兄弟联名。或出偶然,科第高下,殆有命焉,非人意所能测也,何必易置。且既拆弥封而再易置,则转不公矣。”于是“胪唱之日,舆论翕然,盖以二王素著才名也”。

值得庆贺的是,35岁中状元的王以衔成了翰林院修撰,他的哥哥王以因为学识渊博,经史根底深厚,后来也进了翰林院。兄弟二人既为王家光耀了门庭,也让他们的家乡浙江湖州和他的祖籍安徽休宁骄傲不已。这两个祖辈以耕读为业的兄弟以自己的真才实学赢得了大家的首肯,也为自己的进取铺平了一条道路。 最后再说说与状元失之交臂的赵翼和因此而受益的状元王杰。

高考也好,公务员考试也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选拔人才,把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挑选出来,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但你见过害怕人家考第一的主考官吗?也许你会说,肯定这个主考官与这个考第一的人有仇、有矛盾,如果真是那样,我这篇文章就落入俗套了,就没有什么内容可写了。事实恰恰相反,这两位主考官不但非常熟悉这个人,知道这个人的才能,而且也非常爱这个人。但现实告诉他们,必须把这个人压制下去,让这个人考不上,即使考上了,名次也定让他在十名之外,至少不能让他成了状元。

既然是这样,已经被乾隆皇帝任命为殿试读卷大臣的刘统勋和刘纶,更要高抬贵手,让人家金榜题名了,他俩咋不但不法外开恩,还横加干涉,极力压制呢?这与上年庚辰会试状元毕沅、榜眼诸重光有关,这俩小子原来也是在军机处任职,第一第二名都是主考官的部下,外界能没有闲言碎语吗?“网友”能没有看法议论吗?如果今年的状元再出在军机处,那唾沫星子不把刘统勋和刘纶淹死才怪哩。这就是他俩不想让赵翼位列前十名,甚至不想让赵翼考上的主要原因。

可是人家赵翼也不傻,为了躲过他俩这一劫,不但把自己写文章的方式改变了,连自己的书法也完全摒弃了平时的书体,由“石庵体”换成了欧阳询的“率更体”。这一点,赵翼在自己的《檐曝杂记》中记得非常清楚:“余初入京时,曾客公(文正公,刘统勋)第,爱其公子石庵书法,每仿之。及直军机,余以起草多不楷书,偶楷书即用石庵体,而不知余另有率更体一种也。”正因为如此,二刘在两百余份试卷中,读到一份非常好的文章,反复检查了其文风和字迹,认为不是赵翼所写,才决定置于第一。他们哪里想到,赵翼早已做了手脚,躲过了二刘的两双鹰眼。在他俩设下的重重关卡之下,赵翼依然脱颖而出,可见赵翼的才能绝非一般人可比了。

本来,这个事情就应该这样结束了,也该赵翼这个倒霉蛋背运,等到读卷大臣将考试结果上呈给乾隆时,乾隆皇帝看到名列第三的,是一个叫王杰的陕西考生时,就问读卷大臣:“本朝陕西曾有状元否?”大家都说没有,于是乾隆命令将王杰的卷子与赵翼的卷子互易,这样,王杰就成了状元,赵翼就成了第三名,真是天壤之别呀。这一点,我们从赵翼后来的感叹中,也能看得出来:“惺园(王杰)由此邀宸眷,翔步直上,而余仅至监司,此固命也。”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尽管乾隆皇帝也屡言此事,多次表示出对赵翼有亏欠之意,并说出一些对赵翼勉励的话,但赵翼的仕途始终没有王杰顺当。也活了80多岁的王杰一生清廉,深得乾隆、嘉庆两朝皇帝的信任,几乎把清代所有的高官都做遍了,他还曾经与和|同列军机,多次当面指责和|滥权枉法,被《清史稿》本卷记之。嘉庆还曾为他御制诗章二首,其中“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是对大臣极高的赞誉。

而赵翼虽然学术上硕果累累,但官场上确实难以与王杰相比。别的不说,就拿《清史稿》来说吧,上面记录王杰的比比皆是,而记录赵翼的仅有数行,这就是官大与官小的差异。所以,赵翼晚年归隐林泉时,仍然对此事耿耿于怀,“此固福薄量小,无远到之器,亦以在任数年,经历事端,自知吏才不如人,恐致陨越,则负恩转甚。是以戢影林下,不敢希荣进也”。这也算是赵翼对自己最大的安慰吧。

热点推荐

上一篇:从变革看中国画的当代性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单位和员工年终总结范文(17篇) 心理咨询课程心得体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