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跨越安全区

跨越安全区

小编:

人人都有安全区

38岁的晓惠是一名行政主管,在工作场合,她的干练、睿智让她成为众人仰慕的焦点,但在朋友聚会上,她却常常很沉默。事实上,对于那些表情生动、幽默风趣、情绪高昂的人,她也非常羡慕,和他们在一起,感觉挺开心的,但她却无法像他们那样大声地说,夸张地笑,肆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她想,也许和别人不一样,会更显出自己的不凡和卓越吧,但事实令她失望:因为她的不合群,在聚会中,她总是被忽略,而她也越来越觉得这样的聚会没意思,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晓惠渐渐淡出了以前的交际圈。

浩磊是大家公认的老好人,任何人请他帮忙,和他商量事情,几乎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领导也特别喜欢给他派活。他说,自己其实也不想这样,很多事情都是勉为其难,但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顾全大局、以和为贵的人,所以拒绝的话他从来不说。同时,他也自诩这个处世原则为他赢得了好人缘。但是,最近他的身体出了一些毛病,肩周炎、高血压、腰肌劳损挨个找上门,他不得不偶尔对领导的加班指令说“不”,但是心里却万般愧疚:“我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怎能这样呢?”

“对不起,我是完美主义者,要求可能比较苛刻。”报社总编忠诚每次对下属的稿子进行点评前,都会说上这样一句话。报社的记者、编辑说,一听到这话,全身的汗毛就竖起来了,因为忠诚常常会将稿子批得体无完肤。因为害怕被批评,大家都对忠诚敬而远之。有时大家为了缓解工作压力,邀请忠诚去茶馆打牌或去KTV闹一闹,但忠诚却一脸严肃:“我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不合身份的事,和工作不相干的事,决不参与。”大家发现,忠诚对自己的确要求很高,平时都是深居简出,粗茶淡饭,连穿着都永远是黑色西装配蓝色领带、黑色皮鞋,让人挑不出毛病,但也乏味至极。“累不累啊?”总有人在背后这样质疑他。

安全区不是舒适区

上述三位主人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遇到,或者我们本身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习惯于选择一种固定的行为方式,然后给自己贴个标签:“我是XXX的人”、“我习惯于XXXX”……将行为模式合理化,其实是给自己的心理设置一个安全区,然后躲在其中自得其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安全区。对于晓惠来说,“我是个沉稳、内敛的人,不张扬”就是她的安全区,因此,她即便淡出以前的社交圈,也不为自己的不投入、不热情而觉得有什么不妥。

在欧美的心理学界,安全区被叫作comfortable区,有舒适和安逸的涵义。一方面,这源于惰性,大部分人认为熟悉的就是最好的;另一方面,也源于一种深深的自卑,害怕改变带来的恐惧和不适。比如,浩磊表面上是顾全大局的老好人,其实是害怕因拒绝对方而带来冲突,因此,他总是以隐忍和自我牺牲来换取表面的平静与和睦。

在聚会的场合失语的晓惠也是源于自卑,害怕随意和夸张的言行受到朋友的谴责,也害怕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职业形象遭到破坏。而忠诚则是害怕被抓到不完美的小辫子,于是将自己禁锢了起来。

试着跨越安全区

心理安全区为人们提供了心理上的保护,但也在和他人的关系中竖起了一道看不见的屏障。晓惠发现朋友都爱遗忘她,那是因为她的局外人状态会被人误以为“你不喜欢我们”、“你和我们不是同类人”。浩磊的“好”往往衬出别人的“不好”,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大家都爱找他帮忙,但都不是他的朋友。现在,他的健康出了问题,那是身体对他不知疲倦的“老好人”行为开始抗议了。忠诚这个完美主义者则让人对他敬而远之。

如果能意识到这种束缚而尝试着走出来,那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生命将变得更有创造性。

第一步,要撕掉标签。“我是XXX的人”这个标签是自己贴上去的,聚会时没人认为你还是职场上的那个角色,必须不苟言笑,正襟危坐;也没人要求你时时处处当好人,做完美主义者,你完全可以做无标签的人,过无标签的生活,在适当的场合,扮演和平时不一样的角色。

第二步,坦诚接受安全区之外的行为。聚会时的大声说笑不是轻浮、张扬,而是情绪投入和率性而为;拒绝并不一定引发冲突,有冲突也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有效解决冲突,还能增进理解,融洽关系;偶尔出去狂欢一下,并不影响身份,偶尔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也根本不是什么错。

第三步,尝试着走出第一步。没什么!不过是换一种思维模式而已,既然人家能做,你也能做;既然大家都认同小张小李在聚会时大叫大笑,也能认同你这样;面对不合理的请求或安排,既然别人可以说“不”,你也可以说“不”;人无完人,事无绝对,既然人家可以不完美,你也可以不完美。跨出安全区,只是一步的事,可这一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革命性的。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原来安全区之外,是更大更新奇的世界。所谓成长,就是将自己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明天,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

热点推荐

上一篇:烟花易逝 2013年10期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高三毕业励志演讲稿优秀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