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台湾脸孔 2014年5期

台湾脸孔 2014年5期

小编:

二月十九日,一个台北的特快专递“递”到了我手里,拆开来看,里面有一张来自台北的请柬,邀请我参加在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海华服务基金会举办的《我的母亲郭良惠生平摄影展》,随请柬还附寄了一张摄影展的免费参观券和一张司马中原先生的讲座入场券。

寄件人是谁,我不知道,但快递上的地址让我立刻想起台湾著名作家郭良惠的长子孙启元,应该是他寄来的,因为在台北举办的《我的母亲郭良惠》新书发布会上,我曾和孙启元聊过几句,还送给他一张我的名片。这个快递让我想起去年十二月我随鲁迅文学院参加的“两岸华文创作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那次难忘的台湾之行……

与宝岛台湾的文学界、文学家接触,我是第一次,也是很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因此,格外珍惜。二○一三年十二月一日,北京已是隆冬,但当我们一行飞抵台北,脚踏台北的土地时,温度舒适得让人想起“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任芬芳”的动人诗句。七天的台湾之行,对我来讲,收获颇丰,犹如推开了宝岛一扇神秘之窗,看到了一张张友善、博学、智慧、愉快、自信的台湾脸孔,就像孙启元,仅一次短暂的接触,你可以忘记他,但他不会忘记你。

第一张脸孔:教授须文蔚

十二月二日,当我们的车子驶进位于花莲的东华大学时,校园内的一棵凤凰树下,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含笑向我们招手。我们一行的领队――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成曾樾说,此人就是此次邀请我们来访的著名作家,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系主任须文蔚了。因我们都是第一次来花莲,来东华大学,善解人意的须教授先带我们参观了校园。东华大学与我去过的任何一所大陆的大学不同,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所大学太大,太漂亮了!校园内,放眼皆绿。大片大片的绿地上没有座椅,没有任何一种运动设施,“这些绿地是供大家呼吸用的。”须文蔚这样解释我的疑惑,我又问他,校园里那些粗粗壮壮、长着长长树荚的树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它们叫凤凰树,是花莲的特有树种,凤凰树花开的时候,满树火红,艳丽非凡,那时节,恰是东华大学的毕业季,火红的凤凰树是毕业生们拍照留念不可缺少的镜头,红红的花朵映衬着张张灿烂笑脸。须教授说,他曾专门为六月的毕业季写了一首《凤凰花》的诗。

按照既定安排,我们就在这所美丽的大学参加了“两岸华文创作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 须文蔚主持。与我参加过的座谈会有所不同,这次座谈会是轻松而愉快的,我们这些来自大陆的“文人”们与台湾的文人、学者,还有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的学生们畅所欲言,共同研讨,须教授的主持也诙谐而幽默,上下互动,如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全然没有那想象中的距离感。

须文蔚是土生土长的台北人,也是一直活跃在文坛的文学家、诗人。他人到中年,创作经历丰富,曾任《创世纪》诗杂志主编,《乾坤》诗刊总编辑。著有诗集《旅次》与《魔术方块》,文学研究集《台湾数位文学论》《台湾文学传播论》,编著有《文学@台湾》《那一刻,我们改变了世界》等。

须文蔚不仅仅是作家、教授,他还致力于传播台湾文化,致力于台湾与大陆,台湾与国外的文化、文学交流。我们台湾之行的行程中,十二月五日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参加《台湾的脸孔》新书发布会,这本书的问世与须教授密切相关。

早在二○○五年,须文蔚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我们不能写出长期为台湾做贡献的外国人的故事?让台湾的青年能阅读这些近在眼前的故事,发现自己土地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接受他们善行的感召,进而愿意站在他们的身边,承接他们无疆界的温情,实现他们不分国籍、城乡与贫富的爱与梦想。”二○一三年,在须文蔚的策划和组织下, 十一张温暖台湾人心的爱的脸谱终于被描绘出来。这十一位中国人眼中的“外国人”,有些人怀抱宣教的热诚,青春年少时便远渡重洋而来;有些人因为爱情而选择停驻;有些人与台湾不期而遇却深受吸引,在这块既陌生又熟悉的土地上挥洒热情,尽情燃烧,把他乡活成了故乡。这是他们认同这片土地的过程,也是一个个关于爱、希望与勇气的故事。

在散发着清新墨香的《台湾的脸孔》上,忙碌的须文蔚仍不忘给我们在新书上签名,不忘面带笑容和我们每个人拍照。发布会间歇聊天时,须文蔚对我说,他知道大陆的煤矿,他还认识一些煤矿人,他甚至要了我的邮箱,说等闲下来时,会写一篇关于煤矿的稿子给我。

第二张脸孔:“慈济”吕风瑛

没到台湾之前,我对世界出名的“慈济”的了解和印象仅限于一句话:“一生无量,无量从一生。”慈济一九六六年由正严上人(法名)在台湾花莲创立,创立初期,她与五位同修弟子,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自力更生方式生活,四十多年来,全球慈济会员超过一千万人,志工人数接近二百万人,在四十八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慈济人,他们援助过的国家和地区达八十四个。

在花莲,我们参观了“慈济”总部,接待我们的是法名慈安的吕风瑛,一位慈眉善目、端庄高雅的阿姨。

吕风瑛是台湾一所大学的退休老师,“刚退休时,实在是待不住,身体还好,总想为社会做点儿什么。”很快,她成了“慈济”的一员,和所有“慈济”人一样,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十几年来,她的足迹遍布非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帮助过非洲儿童,救助过受灾妇女。二○○八年,汶川大地震,她随“慈济”来到灾区,向同胞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多年来,她的爱心之举从未间断。然而,和所有“慈济”人一样,她所做的这一切工作都是无偿的,甚至,援助的路上,连机票都是自己掏腰包。“为了什么?会不会觉得很辛苦,很不值?”她笑了,“我们慈济人把志愿捐献自己遗体的人称做‘无语良师’,人活着时,把死后还能为社会做点儿什么都想到了,他们是不是更伟大?我能尽自己所能,为他人、为社会做点儿事情,是我心甘情愿也是最乐意的。”

看上去,吕风瑛阿姨的身体羸弱瘦小,但她身上迸发的那种力量令我们钦佩。在她身上,我们读懂了“慈济”人一贯奉行的宗旨:大慈无悔,大悲无怨,大喜无忧,大舍无求。在吕风瑛的介绍下,我知道了“慈济”与大陆的缘:从一九九一年起,学校援建、骨髓捐献、医疗援助、环境保护……。二十多年来,“慈济”的善与爱在大陆生根成长…… 第三张脸孔:作家司马中原

十二月六日下午两点,我们来到了在台北文学圈内很有名气的纪州庵,应邀参加在这里举办的《我的母亲郭良惠》新书座谈会。平日里,台湾很多作家都喜欢到这里坐坐,聊天、喝茶、交流、写作……。纪州庵远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样“气派”,小小的房间,朴素的座椅。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简朴的地方,举办过很多重要的文学活动。这次座谈会上,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台湾著名作家,其中就有当时已八十岁高龄的司马中原老先生。

看上去,老先生的身体极好,面色红润,始终微笑着,他穿着一身合体的中式服装,上衣是那种缎面盘扣样式,精气神十足,像极了北京四合院里博学、安详、富足的老爷爷。听人说,老先生至今还担任着社团法人中华语文著作权仲介协会董事长一职,社会活动很多,笔耕不辍。有人称老先生是台湾文学的组织者之一。

座谈会后,听说我们是从大陆来的,老先生格外热情地与我们交流起来,我和他谈到莫言,他说,在大陆,有很多像莫言那样的优秀作家,大陆的文学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司马中原的耐心和和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要求和老先生合影,他二话不说,主动提议我们到外面纪州庵标牌下拍照,与我们照完合影,他又按照我们的请求,和我们每个人单独拍照。

就在我们围着老先生寒暄时,一个抱着几本书的女孩怯生生地走了过来,原来,这个台湾女孩是司马中原的忠实“粉丝”,听说老先生会来这里,特意带了老先生著的书,从很远的地方赶到纪州庵,想请老先生签名。让我们惊讶的是,女孩除了抱着的几本书外,挎包里也装满了司马中原的著作,足足有二十多本!怕老先生累,女孩扶着他坐在了纪州庵院子里的台阶上。眼前的一幅画面令我感动:一位老者,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在女孩递过来的一本本书上签名,这些书的封面有的已经泛黄……

第四张脸孔:“外国人”严沛滢

在《台湾的脸孔》新书发布会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严沛滢,还有发布会本身。台湾的新书发布会与大陆不同,简单、无商业味、文化味十足。台北的敏隆讲堂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很安静的写字楼里,《台湾的脸孔》新书发布会就在这里举行。

看上去,严沛滢的长相和中国人没有任何区别,开口说话,也是地道的汉语。但文文静静的她是越南人,二十岁嫁来台湾,之后,便与台湾紧紧融为一体,台湾的文化深深影响并改变了她。

她是《台湾的脸孔》一书所描绘的十一位“外国人”之一,十一人的彩色照片当中,这位“越南妹子”的笑容最具有东方女性感染力,十二月五日那天的《台湾的脸孔》新书发布会上,她应邀作了简短的发言,比既定的十分钟发言多讲了十分钟,大部分时间是在讲她自己的故事。严沛滢娴熟的中文表达能力真让我们怀疑:她,真的是外国人吗?

的确,严沛滢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她热衷于台湾与越南的文化交流,创办了“台湾新移民文化交流协会”并出任理事长,她说,她把协会的创办视为一个小小的出发站……。平日里,严沛滢的工作很繁忙,她除了运用娴熟的中、越语专长,积极参与政府机关举办的各项新住民活动及研习班,协助在台湾举办的会议、短片、配音等翻译,参与各机关、公司越南语教学讲师及演讲外,还担任多个越南语广播节目主持人。她做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期望新住民都能尽快融入台湾这个大家庭,进一步推动各项新住民的交流与文化活动。

《台湾的脸孔》一书中,严沛滢的专访是须文蔚教授亲自做的,那篇专访的标题是《有爱他乡亦故乡》,书上的照片也是须文蔚选的,这位东方女性的笑容格外灿烂。

如今,严沛滢受聘到移民署台北服务站,在一线服务新住民,协助自己的同胞与更多新住民走出困境。二○一一年,马英九在总统府接见了严沛滢,称她是新住民的最佳代言人。

她这样评价自己:“我觉得自己有如一颗小星星,希望能在天空的角落一直发光。”

严沛滢的话让我想起,在台湾的几天,几乎每个晚上我都会看到夜空中闪烁的星,“因为有每一颗星,所以才会有繁星点点。”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颗星……

热点推荐

上一篇:山梁那边 2014年6期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合唱讲话稿汇总 交通事故民事和解协议书(优秀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