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英汉翻译实践研究

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英汉翻译实践研究

小编:

翻译活动是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是一项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翻译的对象有很多,比如各种文学作品、新闻翻译、词汇翻译等。无论是哪一种翻译,都是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传递的不仅是字面意思上的变化,更多的是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化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同时又会在文字中体现出来,文化对翻译过程也有影响。中西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不能采用机械刻板的字面对等文字转换翻译,而应该要借助文字的变换,结合文化语境,使得翻译质量更高。常见的翻译方式有异化和归化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带给人的阅读感受也是不同的。在英汉翻译的实践过程中,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俗语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同的语境下,语言是要不断改变以更好地传递信息,让读者可以更好地接受原文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在这种翻译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翻译,能够更准确地传递作者的思想,使得目标群体能够对原文加深理解。本文结合文化以及社会的影响,对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引入更多实例,明确英汉翻译中的重难点。

一、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

(一)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价值观的形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有差异的,对于同一件事情,其理解的角度也是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也不相同。价值观也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比如在西方国家很注重个体的价值和力量,但是我国对个人的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就不是很高,认为太过于体现自己的价值显得有些锋芒毕露,有些自私,我国的价值观体系中强调人应该要谦虚。比如最常见的姓名,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是李天,但是将其翻译成英语的时候一般会写成Tian Li,西方人习惯将名字放在姓氏的前面,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重视。由此可见,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

(二)审美情趣方面的差异

审美属于文艺美学的范畴,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标准和情绪还是有所差异。审美会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艺术、服装、语言等,都有审美观念的具体表现。在语言上,不同国家的语言审美习惯也会导致翻译内容的差异,译者应该要结合目标群体的语言审美进行翻译。比如I know you feel the same way,从单纯的文字翻译来讲,可以将其翻译为我知道你们也是这样感觉的,但是汉语毕竟是博大精深的文字,因此将其翻译为我知道你们也感同身受。使用了汉语中的成语,使得语言多了一份美感,更适合中国读者的阅读审美。

(三)生活环境不同产生的差异

汉语的产生以及发展都受到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生活环境也是语言的风向标,他们对于自然生活环境的主观感受必然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称谓词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汉语中的称谓与英语中的称谓就有很大的差别,汉语在表达称谓的时候更加清楚,而英语则更为笼统一些。比如在我国的传统中,根据关系的不同而称呼不同,比如伯父、叔父、侄儿、外公、外甥、姑妈、堂兄、舅舅等,但是在英文的称谓中相对简单一些,grandparent指的是爷爷、外公、奶奶,外婆,brother指的是哥哥、弟弟,uncle指的是伯父,叔父,姨父,舅舅,姑父等,一个英语词汇就涵盖了很多中文称谓。

二、社会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

(一)译者的受教育程度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翻译实践活动质量的高低和译者自身的翻译水平有着很大的联系,译者自身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中会有时分明显的差异,对于同样的作品就会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翻译结果,这就是译者自身学历知识,文化素质和翻译涵养等多方面综合下的结果。一般来讲,接受教育更多的人,在翻译的时候可选的词汇更多,因此可以使得译文更加丰富,对语言的规则也有更多的了解,对目标语言的使用习惯有更清楚的认识,因此翻译的内容也会更加规范,句式以及词汇都会比较恰当。相反,如果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其翻译的内容相对粗糙一些,结构简单,词汇量也比较少。以我国的名著《红楼梦》为例,这本著作中有很多诗词以及古文,如果译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较低,则会使得很多诗词以及文化历史得不到展示。

(二)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

翻译是为了促进不同国家的人实现更好地交流而进行的一项活动,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项重要内容。跨文化交际强调语言活动必须和交谈主题相关,强调语言之间的关联性,不同的语言体系有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这就需要英汉互译活动中译者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进行处理。比如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汉语中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日用品进行翻译时都会采用比较简单的词汇,比如compact disc被翻译为碟片,internet被翻译为因特网,information technology被翻译为信息网络技术等,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习惯会成为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英汉翻译要求

(一)社会文化差异下的英汉翻译活动

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字面意思的简单对等,不同的語言文化差异和障碍增加了翻译的难度。社会文化是翻译活动的一个特定语境,对于语言的使用和使用规范有很大的影响。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量大不同的语言体系,历史文化背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译者需要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自觉具备跨文化意识,兼顾中西文化和语言差异,在功能对等的基本前提下进行翻译,最终实现译文对原语语言文化语境的再现展示。译者在英汉翻译实践活动中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和创造性的思维,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中和,从而实现语言的准确翻译,提成翻译质量,促进文化交流和繁荣。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把握,从而实现文化信息的再现和传递,这样译文更容易被目标与读者所理解接受,最终实现原语文化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二)以目标群体的语言使用习惯为准则

目标群体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角色,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文本的翻译,目标群体都是一个重要的对象,译者应该要以目标群体为中心,只有目标群体能够理解文本,才会显出文本有价值。在翻譯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在目标群体和源文本的产生者之间搭建一个桥梁,根据目标群体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具体的翻译方式,使得翻译的内容更加准确。只有这两者之间做到了完美的结合,才能实现对等翻译。比如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任何带有不确定性的作品都离不开目标群体的介入,文本的意义,只有靠目标群体阅读的具体化才能实现。

四、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英汉翻译策略

(一)目标群体的异化语言翻译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译者的风格对于文学作品主旨再现有很大的影响,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审美都会影响到译文的表达创作。不同的译者在译文中都会体现出自身的翻译特征,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目标群体群体的个性特征以及语言习惯。在对外语进行翻译的时候,有的译者的翻译通顺流畅、用词精确,对源语言的还原度比较高,但是也有的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会以异化为主的翻译思想,显得更为自由一些,选择性更大,译者对译文的句法解构进行大胆探索和创造改进,最终译文和原文在形式表达上有很大的差异,体现了语言的变通性。但无论是哪一种翻译,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对源文本的内容进行准确的传递,从而让目标群体对源文本著有更好的理解。比如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一般喜欢使用成语,简洁、意义深刻,比如布衣蔬食这个成语常用来表示节俭朴实之意,将这个成语翻译成为英语的时候,就应该要对文化语境进行考虑,从而转变思维方式,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翻译。因为西方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很高,认为蔬菜是十分健康的食品,棉麻是时尚健康的布料,它们的价格往往高于鱼、肉黑人化纤制品。所以如果对于这个词语的翻译,将其直译为wear clothes of cotton and eat vegetable的话,西方人可能理解不到这种俭朴的生活,反而会觉得这种生活很时尚、很前卫、很健康。所以在对这个词语进行翻译的时候就必须要转变思维方式,可以将其翻译为wear coarse clothes and eat simple food,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语言上的误解。再比如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是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比如红色在中国代表的是一种喜庆和热烈,但是在英语中一般表示一个人的性格比较火爆,黄色在中国代表的是帝王的颜色,代表权威,但是在西方却代表的一种怯懦。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不能进行直译,很多词语都是由引申含义的,要学会转变思维方式,才能使得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翻译内容更加准确。

(二)文化差异下的语言变通

历史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不同,才构建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使得世界上的语言体系更加丰富。目标群体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思维图式,比如在生活以及人生经历中累积的种种经验,来对自己所接受的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对文本中的空缺进行填补,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填补,最终使得文本的意义得到凸显。当然,这种填补是一种顺应的过程,除了语言上的顺应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心理上的顺应,这是英汉翻译的一个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交流的质量。当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形式有很多,除了传统的文学阅读之外,还有影视作品的传递也是比较常见的。就以我国热播的《甄嬛传》为例,这部作品中就体现了很多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人物的语言也是一个特色,这部电影被引入美国,将其浓缩成一部只有几集的连续剧,这个过程中,语言的翻译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比如其中有一句台词是你拿出这么贵重的东西出来,嬛儿受不起。被翻译成为Im profoundly flattered.西方人的价值观中本来就容易表现出自主性和个性,一般不会太过谦虚,对于这类语句进行翻译的时候,profoundly和flattered这两个词语的选择十分恰当,考虑到西方观众的语言习惯,向观众传达了一个清晰的暗示信息,即受宠若惊的意思,与甄嬛当时的心情是比较接近的,所以可以给西方观众带来一种更加准确的认识,有助于观众理解故事情节。

五、结语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活动受到很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从而增加了翻译的难度。译者是翻译实践活动中重要的参与者,其生活阅历,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都会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因此译者在具备跨文化意识的前提下要发挥译者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价值,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对等翻译。在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下,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方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语境。社会文化语境从很多方面对语言的产生以及发展形成影响,比如价值观、生活方式、表达方式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中英文的差别。在英汉翻译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进行把握,对各种日常差异进行分析,使用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种翻译对象进行准确翻译。

热点推荐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体系探讨与实践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积极进取心得体会(通用14篇) 最新幼儿园月工作计划反思(优质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