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驯养培育技术研究

关于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驯养培育技术研究

小编:

摘要研究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驯养培育技术,结果表明: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易于驯养,生长快,成活率高,但喜迎水跳跃,进排水时要注意做好防逃工作。

关键词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驯养;培育

于2005年开始进行野生滇池金线鲃苗种驯化养殖、亲鱼培育、人工繁殖等试验,已系统掌握该品种的驯化、养成和繁育技术。试验表明,人工条件下滇池金线鲃具有易驯养、成活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易起捕等特点,是适合规模推广养殖的名贵新品种。现将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人工驯养培育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苗种来源 1.2池塘准备 鱼苗下塘前,先彻底放干水清洗驯养池,并曝晒3 d,然后用100 g/m3高锰酸钾对池底、池壁泼洒消毒。流水池进出水口栏栅均包裹孔径3 mm的筛绢。池塘左右2个进水口处,顺池壁用空心砖和石棉瓦搭建2组规格为1.8 m×5.0 m的模拟洞穴,作为其遮荫和栖息场所,随后注水40~50 cm深,在洞穴周围和水池中部植入金鱼藻等水草,草根部要带泥,并用小石块等压根固定,然后缓缓注满池水。

1.3苗种放养 1.4饲料及投喂 1.5日常管理

每天早上和傍晚巡塘,晚上也经常巡查。经观察,滇池金线鲃有强烈抢水习性。为防止逃鱼,要经常检查进出水口栏栅筛绢是否完好,并勤于清洗附着在筛绢上的污物和渣滓,保证进水通畅。及时捞出漂在池面的剩余饲料浮渣及死亡水草残体,特别要注意清除过多青苔,一旦气温升高,青苔很容易泛起并浮于水面,阴雨天又沉积于排水口附近水底,既败坏水质又极易堵塞排水口。还要注意防范和驱赶白鹭等水鸟,并及时捕杀闯入驯养池中的水蛇和青蛙等敌害生物。

1.6鱼病防治

鱼苗投放前,用高锰酸钾消毒驯养池;投放鱼苗时,用1.5%食盐水对鱼体浸泡消毒,以后每月用大蒜素及VC拌饲投喂1次,防止细菌性疾病;平时及时捞出死鱼,做好日常管理并保持水质清洁。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该次驯养的滇池金线鲃野生鱼苗从8月11日至9月11日体长和体重增加相对较慢,体长增长率只有18.3%,体重增长率只有23.0%。9月11日至10月11日,体长增长最快,体长增长30.0%,往后2个月逐渐减慢,分别增长20.2%、14.2%。体重增长从9月起逐渐加快,9月11日至12月11日,3个月的平均体重绝对增长量分别为2.

4

6、3.

8

6、5.43 g;但对应的体重增长率逐渐降低,分别为143.9%、92.6%和67.6%。总体上看,8月11日至12月11日,平均体长增加5.22 cm,是最初放养时平均体长的2.11倍,日均增长0.044 cm;平均体重增加12.07 g,是最初放养时平均体重的9.68倍,日均增重0.10 g。8月11日至9月11日死亡情况相对稍严重,死亡约1 100尾,以后基本稳定,较少死亡,总体上成活率较高,至12月11日,成活率达89.3%。

3结论与讨论

(1)8月收集野生滇池金线鲃苗种时,因短时间多次重复筛捡,造成部分鱼体受伤,加之其适应人工养殖环境也需要一定过程。因此,9月之前生长较慢,死亡率稍高。在之后的驯养过程中加强日常管理,死亡率大大降低。一方面,因驯养流水池模拟该鱼自然生活环境,水源水质较好,符合其生长需求,并经过一段时间驯化,已基本适应人工养殖环境;另一方面,因滇池金线鲃皮肤光滑,鳞片细密,正常情况下不易受伤,说明其适应性较强。滇池金线鲃是中小型冷水性鱼类,总体生长慢,但成活率较高,经济价值较大,适宜推广。

(2)滇池金线鲃属于杂食性鱼类,易于驯养[5]。在自然水域中摄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和底栖动物等,也刮食附着藻类和有机碎屑,经过驯化养殖,可以顺利摄取配合饲料。滇池金线鲃摄食人工饲料时较喜欢抢食落入水中的沉性配合饲料,也会因抢食而短时游到水体表层,但对于投喂的漂浮饲料,其白天基本不摄食,只在黎明或傍晚有部分鱼会浮到水面摄食。由于其自然生长的水域环境在溶洞、涌泉中,对水质要求较高,在早期驯养过程中,控制好水质相当关键,笔者对驯养鱼池水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H值为8.5,溶氧为8.2 mg/L,氨氮在0.1 mg/L以下,亚硝酸盐在0.005~0.010 mg/L之间,硫化物低于0.05 mg/L,水质理化因子与滇池金线鲃原生环境较为接近。因此,驯化养殖较为顺利。

(3)试验观察表明,滇池金线鲃性活泼,但胆小警觉,畏强光,有集群习性,喜欢在水体中下层活动。滇池金线鲃白天常成群躲在人工洞穴的缝隙和水草丛中,或结群在池底活跃游动,夜间则散于池中各处,或啃食池壁上的附着生物[6]。滇池金线鲃有跳跃能力,夏秋晴天傍晚常跃出水面20~30 cm,喜欢抢水,进水水流较急时常迎水跃起。因此,做好进水口防逃工作很重要。另外,捕起的滇池金线鲃易聚集在容器的一个避阳角落里,头朝内,尾向外,如人为将其驱散,马上又会以同样的方式集结在一起。而在池塘里,水位下降超过滇池金线鲃栖息洞穴,一部分鱼也不随水流离开,仍小群地躲在洞穴缝隙中,头朝内,尾部露在外面,直至全部干死。因此,驯养池内的人工模拟洞穴要求具有较大内部隐藏空间,平时注意保持池水水位稳定,捕后放入容器时密度不宜过大,并进行充氧或及时换水。

4参考文献 [2] 潘晓赋,刘淑伟,李再云,等.抚仙金线鲃人工繁殖与鱼苗培育技术[J].动物学研究,2009

(4):463-467.

[3] 严晖,涂书浩,董文红,等.滇池金线鲃全人工繁殖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0

(1):138-141.

[4] 周江,侯秀发,李显周,等.贵州荔波8种金线钯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

(3):1-8.

[5] 赵亚辉,张春光.无眼金线鲃及其保护[J].生物学通报,2007,42

(10):15-16.

[6] 潘晓斌,杨君兴,李再云,等.池塘养殖环境下滇池金线鲃仔稚鱼的食性转化与生长[J].动物学研究,2009,30

(4):433-437.

中国 www.LWlM.Com

热点推荐

上一篇:简论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企业的励志标语优质 幼儿园大班美术鱼教案(优质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