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

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

小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 观。这一 科学 论断是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的根本指针,对指导各项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 历史 意义。特别是当前,我国的审计工作也已开始由传统审计向 现代 审计转轨,用这一科学观点来审视我们的审计工作,在审计定位、审计领域、审计 方法 、审计手段、审计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审计工作,就必须加强 理论 学习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要在具体工作中千方百计谋发展,扎扎实实促发展。不仅在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的自觉转变,而且要在审计实践当中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实现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式的切实转变,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 研究 和探索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 规律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审计工作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审计工作的“人、法、技”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体现在审计工作中,至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 内容 :审计对象和审计主体。

(一)就审计对象而言,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一切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群众最关心,领导最关注,工作最迫切的 问题 放在审计的第一位。实际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各级、各单位的中心任务、重大事项以及涉及群众利益的焦点、热点问题确定审计对象。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真正使审计成为职工群众合法利益的维护者,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参谋者,各项工作改革发展的促进者,各种 经济 违规行为的查处者。

(二)就审计主体而言,要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使我们的思想和工作体现 时代 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造就一支思想 政治 可靠,审计业务精通,工作作风过硬,廉正纪律严明的审计队伍。

1、进一步加强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建设,要把队伍建设与创建学习型机关紧密结合起来一起抓。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人员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在思想上不断深化认识;突出队伍的能力建设,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有计划的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宏观经济理论、政策法规和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各类业务知识,引导他们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知识;要善于抛弃陈旧的套路,学习推广新的审计内容和方法,改变原有知识结构带来的惯性思维和习惯行为,促进审计人员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提高业务能力,为创新奠定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努力把审计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实现审计队伍政治思想素质有明显的提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廉政建设内部制约机制,推进机关廉政建设健康发展。审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廉政建设必须紧紧跟上,要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把廉政工作放在审计工作的大局中去把握,紧紧围绕审计工作中心来开展;廉政工作要紧密结合审计业务工作进行,渗透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廉政工作要为审计监督服务,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廉洁从审,促进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1)开展思想道德 教育 ,建立和完善教育防范机制。廉政工作,教育是基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使得腐朽思想对于人的 影响 和侵蚀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廉政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为先。各级审计机关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用先进典型引导人,用反面案例警示人,用党纪国法约束人,用良好环境吸引人,努力使审计人员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强堡垒,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侵蚀。

(2)强化审计权力监督,建立和完善权力约束机制。腐败的实质是对权力的滥用,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反对和防治腐败,关键是要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审计机关虽然不是管钱管物管人的部门,但宪法、审计法赋予了审计检查权和审计处理权,各级审计机关抓住了这个核心,从规范审计权力入手,防止审计人员以权谋私。

3、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首先是从强化公务员考核的角度,完善考核办法,能量化的要尽量量化,努力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其次要建立审计组长(主审)负责制和资格审核制度。要与奖励,与干部使用挂钩,鼓励审计人员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干成事业。此外,还要加强科学化管理,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实现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干部的聪明才智,提升审计机关审计队伍的整体效能。

二、坚持全面发展,积极开拓审计工作的新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始终贯彻“全面审计”的方针。

(一)范围要广。审计范围取决于经济活动,凡属经济活动范围均应纳入审计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决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收支。诸如投资决策、计划(预算)安排、内控制度、管理效益、招标投标、收入分配等等都属于审计的范围。

(二)方法要活。实现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是2003-2007年审计工作规划的主要目标。实现“两个并重”必须注重协调,循序渐进,不可偏废。查错纠弊是审计机关的天职。强调效益审计和审计调查的地位和作用,绝非意味着查错纠弊不再是审计监督的主要职责,相反只有坚持和发展好查错纠弊这个审计工作的首要职责,审计的基础才能牢靠,才能谈得上发展审计工作。把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提出来,是因为更高层次的审计目标应当是以效益为核心、以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为主体。当前效益审计把起点定位在揭示因管理不善或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这是切合实际的。而开展审计调查更能贴近和服务于改革和经济发展,其要旨在于要跳出具体问题的局限,从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通过深入剖析问题来反照制度上、体制上存在的不足,为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 参考 依据。除安排独立的专业审计以外,还要适时组织联合审计。

(三)措施要多。在实施审计和落实审计决定的过程中要多措并举,既要即查即纠,又要注重防范;既要采取经济手段,还要施加必要的行政手段、纪律手段甚至 法律 手段。除此之外,在进行审计评价特别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时,一定要全面客观,决不能以偏概全,主观臆断。既要提出问题,又要分清责任;既要肯定成绩,又要说明不足;既要定性概括,又要定量 分析 。

三、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对审计工作特别是内部审计工作来说,监督是手段,服务是宗旨。揭露问题固然是审计的第一职责,但我们决不能为监督而监督,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一审、二帮、三促进的作用。通过揭露问题进一步分析各种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根源,对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在严肃查处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提出防范的措施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二)要正确处理依法审计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审计实施、定性和处理的基本依据是各项制度法规,而正确的审计判断除了对照这些制度法规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宏观背景和单位实际,特别是当遇到某些问题同现有制度法规难以“对号入座”(即制度盲区)或者制度法规之间自相矛盾时,审计人员不能随意做出判断,恰当的方式一是寻求制度制定者的解释,二是承认现实提出修订和完善制度的建议,三是只要有利于发展就应予以鼓励。总之,审计人员对待制度法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全面理解,竭力维护,灵活运用。

(三)要正确处理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在坚持全面审计的同时,必须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时段,要查深、查透、查细、查实,从而起到查一儆百的作用。

(四)要正确处理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监督的种类很多,如司法监督、纪检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等等。从 经济 角度 分析 ,审计监督同其他各种监督是相互联系的。审计监督一旦遇到自身手段力所不及的 问题 以及审计移交的事项,同样需要借助于上述监督手段。不仅如此,在落实审计决定的过程中,也需要计划、财务等经济手段的保障。

(五)要正确处理内部与外部审计以及审计项目之间的关系。在审计的 内容 、程序、 方法 、结果方面,三者是相通或一致的,只是存在依据、范围、手段、作用方面的差异,其中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是外部审计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各单位要形成以内部审计为主, 社会 审计为辅,最大限度地减轻国家审计负担的良性格局。以审计内容为标志又划分为预算收支审计、基本建设审计、制度法规审计、管理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等,在审计实施中互为联系,且许多审计资源可以共享,因此审计人员要学会“拿来主义”。通过一次审计完成多项任务,实现多个目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坚持可持续 发展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随着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和审计的 影响 不断扩大,审计质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受到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提高审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方面把握好审计工作的每个环节。

(一)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安排审计准备工作,要做到 科学 、合理,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方案的内容要周全、详细,分工要明确、合理;审前培训工作要到位,要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目的、内容和相应的 法律 法规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做好审计法规文件的收集、整理和保管等日常工作。一是要广泛地收集审计法规文件,指定专人保管,法规被借阅以后要及时追还。二是要做好法规目录分类、整理工作,以便使用时查找。有了足够的法规依据,就可为审计人员指明方向,直击要害。

(三)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 政治 素质。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呼唤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因此审计工作不能疲于奔命,而应合理、科学地把审计与培训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大力提倡审计人员进行自学,鼓励审计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同时对审计职业道德 教育 ,应常抓不懈,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防止审计人员思想滑坡,道德缺失。

(四)健全和完善审计约束机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质量激励制度;要强化审计三级复核,严把审计项目质量关;要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对不顾审计风险,工作草率,产生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

此外,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继续扩大 计算 机技术在审计业务实施中 应用 的普及程度,加大计算机审计力度,使计算机成为审计实施的主要工具,也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措施之一。首先,要克服两种倾向,提高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认识。 目前 ,信息化建设在各个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各行业审计项目中发展都极不平衡,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畏难观望的态度,即信息化意识或计算机水平不高,对计算机辅助审计不积极、不主动;另一种是盲目乐观的态度,即过分追求依赖计算机审计,而对已有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置之不理。因此,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正确理解。针对第一种倾向,审计机关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 学习 和宣传计算机审计,使每位审计人员真正认识到“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的重要意义,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尝试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过程中做到从“要我用”到“我要用”的转变。另一方面,审计机关也应认识到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时间并不长,开展普遍性的、大规模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无论是从审计人员角度还是从被审计单位角度都有一个适应性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盲从和过分依赖计算机审计,而应在灵活应用基本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将计算机辅助审计融入到审计中来。其次,必须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有所突破。计算机辅助审计效果如何,关键还在于审计人员将计算机技术与审计思路结合的能力。因此,审计机关应加大计算机培训力度。首要的是加强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普及培训,在此基础上进行中级、高级的培训,将培训的内容深化并拓宽,加强与审计业务和专业软件相关的针对性培训。各个审计机关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抓,带头学,还要注意开展后续培训,将计算机知识和审计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 文献 :

1.《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肖绍华肖世昌

2.《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赵树理

3.《关于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审计署广州特派办

4.《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云南省审计厅

5.《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审计监督》辽宁省审计厅

6.《构建有效机制源头防治腐败——关于部分审计机关构建廉政工作体系的调研报告》胡玉华顾国平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审计制约权力的局限性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指南心得500字(实用6篇) 2023年振兴文联工作总结(精选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