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

小编: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是短暂的,但是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更是充斥到各个实体产业中,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娱乐等各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最新的数据报告(截至到2016年6月)《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在年龄结构上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其次是10-19岁年龄段占20.1%;职业结构上,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是最高,达25.1%。[1]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学生无论是从年龄段还是职业结构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是深远的。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他不仅给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等各方面带来便利,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而且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因势利导利用网络优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抵御互联网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思想侵害,提高学生不论在现实世界里还是在虚拟世界里明辨是非的能力,对思政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开展对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的问卷调查,具体了解学生网络生活的实然状态,深入分析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本次调查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学院各专业各年级学生,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共发放32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15份,有效回收率96.92%。问卷内容共涉及六个方面:高职学生互联网使用的基本情况,包括上网方式、上网频率、上网时长、上网目的等;互联网与学习,包括互联网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学生使用互联网学习的情况等;互联网与娱乐,包括学生使用互联网娱乐的频率、方式、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方面;互联网与社交,包括学生使用社交工具的情况、在社交平台上的交流对象,以及网络交友的情况等;网络道德则包括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认知,网络不道德行为所要承担法律后果的认知等以及网络安全六个方面。

三、调查的结果及其分析

(一)高职学生互联网使用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上网设备呈现出向移动电子设备密集的态势。从问卷中上网的主要方式中可以看出:97%的学生选择手机,3%的学生选择电脑。这种现象的出现与CNNIC公布的数据相吻合。根据CNNIC最新的数据报告指出,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2.5%。说明随着WIFI无线网络的推进和国家针对网络通信提速不提价等政策的落实,高职学生接入网络的方式更加便利,网络对于学生影响更是无处不在和潜移默化。也正是因为上网方式的变化,使得高职学生上网的频率加快,其中每天上网的人数占到89%,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也在提高,其中每天上网1H-3H达51%,每天上网3H-6H达37%。我们不由的开始思考,高职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什么?(多选题)依次是社交77%、了解资讯38%、学习33%、娱乐30%,说明网络在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社交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网络社交占据上网时间的最长达60%,而网络学习只占5%。这说明随着微信、微博、QQ等社交工具App的广泛使用,虚拟网络成为学生社交的主要途径;但是网络学习工具的推广不足,导致网络学习与网络社交差距较大。这也给思政课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新的思路,把网络学习工具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高职学生的互联网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分析,上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有44%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成绩没有影响、31%的学生认为上网對学习成绩的影响有所下降、18%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略有提高、6%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有所提高、仅有1%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明显下降。这样的结果与另外一道调查问卷的题目结果相吻合。有36%的学生认为是完全可以自己有效控制自己的上网娱乐时间和57%的学生认为偶尔不能控制自己上网娱乐时间。这说明,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学生们开始有效的自我管理互联网与学习的关系,有效地控制互联网娱乐的时间,让互联网成为有效的学习手段,而不是让互联网成为学习的不利面。因此在调查中发现:当学生需要找学习资料的时候,首选的途径是有81%的学生选择互联网。而学生选择在网上获取信息的主要原因则是,第一是便捷,有69%的学生选择;第二是丰富,有25%的学生选择;第三是实时,有4%的学生选择。但是学生们在接受网络教学时,所表现出来的则是两极。有55%的学生表示接受过网络教学,比如看微课视频、慕课、网易公开课、一对一的网络教学等,但是有45%的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网络教学。这说明网络教学课程资源的推广不够,使得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服务,因此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亟待加强。

(三)高职学生的互联网社交

在调查学生对于社交工具的使用情况发现;99.9%的学生表示正在使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这说明这一年龄段的高职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是95后人际交往的特点之一。而在社交平台上交流的对象(多选题):96%的是同学朋友,说明QQ、微信等社交工具成为同龄人进行情感联系极其重要的平台。而在网络中与陌生人交往的情况则是,32%的学生表示,在网络中没有长久的朋友,只是偶尔认识,不常联系;同样有32%的学生表示很少在网上与陌生人交流;有22%的学生表示,和网友现实中彼此不认识,但网上可以聊得很好。有14%的学生表示能和陌生的网友,成为现实中的朋友。网恋的调查结果则是有89%的学生选择没有经历过网恋。剩下的11%的学生表示过有经历过网恋。在11%经历过网恋大学生中有8%的学生表示,网恋只是随意消遣,不在乎结果。网恋有投入,而且有成功的,仅有1%。说明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在虚拟世界里与陌生人交往保持一种警惕,尤其是涉及到爱情,同时也看到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网恋的态度有待改善。

(四)高职学生的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

针对互联网虚拟空间下道德问题的认知调查发现:完全了解网络暴力的学生仅占5%,40%的学生对于网络暴力有部分了解,42%的学生对于网络暴力只了解一点,而13%的学生对于网络暴力是什么完全不了解。由此可以说明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需要加入教学活动的内容中,让学生清楚的掌握网络暴力具体的行为表现。虽然在一项涉及到曾参与过集体性网络暴力的调查中显示:有95%的学生没有参与过,但是有4%的学生,参与过网络谣言的评论和转发,以及有1%的学生参与过人身攻击。更加说明对于在虚拟空间里学生的行为更应该受到引导和规范。因为有10%的学生对于参加网络暴力需要承担法律责表示不清楚。因此对于高职学生网络道德的规范以及网络不道德行为发生承担后果的认知应该给予重视,这也为道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在网络当中所出现的反动言论,学生的态度则是:有56%的学生选择不相信,有35%的学生选择半信半疑,只有9%的学生选择无所谓。由此可以看出,在思想意识领域上,加强高职学生三观教育非常有必要,同时还要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独立判断能力。

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上遭遇过不法侵害(多选题)的有63%的学生遭遇过网络盗号、26%的学生遭遇过网络诈骗、22%的学生遭遇过隐私泄密、15%的学生遭遇过色情网站侵害、22%的学生曾遭遇过其他不法侵害。同时有93%的学生对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认为是很有必要。因此网络安全教育有必要加入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中,提高在虚拟世界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结束语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改变了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友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同时对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起了挑战。而这一时期的高职学生认知不足、能力不够,不能对互联网的各种信息辨别真伪、明辨是非,不能抵制互联网上的各种诱惑。因此高校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发挥互联网在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高、三观确立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减少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高职学生互联网行為、提高网络道德素质。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析建筑工程所需钢筋实验室检测要点与相关技术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手语操心得体会(汇总5篇) 学校家长会主持词及流程大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