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研究

小编:

摘 要:城市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和宜人的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园中的绿地、水面等景观资源被开发利用,景观环境设施被改建成营业性设施,改变了原有的空间环境。为了使城市公共空间改建更加合理,本文研究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希望能对公共空间的改建有所启示。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公园;改建;活力要素

1.问题的提出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人居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趋强烈,更强调生活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成了人们利用频率最高的环境空间之一,文化休闲广场、滨江景观带、琳琅满目的步行街等等城市公共空间越发成为城市重要的场所。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形态体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城市中大部分公园逐步成为免费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环境,而公园中的绿地,水面等设施更是作为景观资源,成为公园中聚集人气的景点。

公园中的绿地和水面这种景观资源,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产品”,它的价值以及使用权分配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规则。而在商业利益、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绿地、水面的商业价值不断被开发,以至于经常看到类似于“某某公园在湖面建过山车,把公益性水面用于营业性,遭到市民举报投诉,抗议公园商业化,希望政府部门尽快出面制止公园的违法行为”,“某某公园因修建大剧院占用近1000平方米的树林,林子里面一些树木被移栽别处,这种做法让很多市民不解‘建剧院,为什么侵占原本的树林?’”的报道。

如何科学利用景观资源,优化公共活动空间服务民众效应,成为公园改建的焦点问题。

2.公园空间改建案例分析

2.1昆明动物园等改建

昆明动物园、大观公园、翠湖公园等公园地处昆明市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几处公园颇受市民和游客青睐。在创建文明公园活动中,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对昆明动物园、大观公园、翠湖公园3大公园进行了环境、景观及设施改造。经过改建,动物园完成残疾人专用指路牌、无障碍通道和扶手建设及4个公厕外观改造;大观公园、翠湖公园完成园内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并在道路坡道一侧设置必要的扶手栏杆和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标识牌等服务项目。

2.2凤凰山公园改建

凤凰山公园一直是南京六合区主城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六合区主城的一块绿肺,是老年人晨练、中青年人散步、少年儿童游玩的场所。自从1983年10月1日凤凰山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以来,直至近期方对凤凰山公园主体进行较大改建,改建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重点保护湿地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在空间层次上注重主次分明,结合六合地方文化作为创意元素,并增加以凤凰为题材的主题雕塑,同时对有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植物等予以保留。凤凰山公园改建主要包括公园设施改建,公园道路改造,公园植物景观改造三个方面。在公园设施改建上,增加文化长廊、多功能厅、文化活动室、观赏性温室等设施,丰富公园文化内涵、完善公园的功能。改造公园公厕,让公园内的公厕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的现代要求。

3.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属于公众的场所,是市民可以无拘无束地光顾、自由自在地活动的地方,也是享受城市生活、体认城市风情、彰显城市个性、领略城市魅力之所在。[1]从根本上说,城市公共空间,是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和社会生活的场所。

城市公共空间首先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空间,其核心功能是承载城市的各类公共活动。[2]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由于管理、维护等因素,空间环境发生变化,入园人数相对开始有了减少,公园管理者就希望通过空间环境调整,改变被动的局面。但是,简单的降低或是减少绿地、水面的比例,增加经营性娱乐设施的比重,反而会使得公园的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就会重新选择其他有更多树荫、凉亭、绿廊、水面等绿色要素的城市空间作为活动场所。

公共空间改建应该在整合各类活力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山水景观资源,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完善设施布置,健全交通体系,提升空间的整体形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提高外部经济性的问题,只有增加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才能增加环境的外部经济性,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公众的幸福感,从而提高本地块及其周边地块的价值。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可以分为自然要素、活动要素、交通要素和设施要素四大类。山林、水系等自然要素,是公共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和背景,也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特色之一,这些绿色要素的点缀增加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情趣。

交通要素主要是指空间的可达性,周边是否有必须的公共交通线路,交通是否便捷。公共空间内部的步行线路是否结合了自然环境要素,沿河岸、海岸等直线要素设置;步行线路是否会穿越广场,干扰交往活动等。

设施要素,是指空间的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是否齐全,能否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空间内公共设施健全丰富,人们的各项需要都能满足。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人的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公共空间设施要素是帮助人们实现上述需求的重要途径。 公共空间通过提供各种设施和进行活动的场所,成为空间的人气吸引点,聚拢人气。公园内供游客休息的设施,如桌子、椅子,能够给游人带来方便,使老年人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由的观赏、休闲、娱乐、健身。

4.加强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的关注和保护

4.1结合绿色要素,构建宜人环境。

绿色公共空间是在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上,巧妙结合建筑物、构筑物、植被以及水面等元素,在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上,应该尽量考虑结合建筑物、构筑物、植被以及水面等元素。通过树荫和形态各异的凉亭花架、绿廊为的市民、游客提供休憩的好去处,创造游人向往的宜人场所。

4.2结合活动类型,增加空间场所感。

丹麦建筑理论家杨・盖尔曾将人们的户外生活、活动简化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指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必须参与的活动,包括日常工作和生活;自发性活动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条件允许和不受干扰情况下产生的活动,像散步、驻足观赏;而社会性活动是有赖于他人共同参与的公共活动,类似商业表演、文艺演出、体育健身以及仅以视听感受参与的公众活动。[3]而不同的空间场所诱发不同的活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多以自发性活动为主,更加受到场所环境条件的影响。

根据交往与空间理论,人们的每一种活动对环境的要求都不相同,其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都特别依赖于场所空间环境的质量。而公共空间中的大部分

活动都以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为主,城市公共空间营造,需合理利用场地的高差变化,多样化的种植,为使用者提供互相交流的空间,使得人们既不感到孤独,疏远,又不会感到不自在,进而营建适宜的富于活力的场所空间环境。

4.3结合交通可达性,增加空间人气。

交通要素,对增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影响也很大。交通联系便利的公共空间,人流来往频繁,密度较大,空间的可达性好,公共空间活力高,便于汇集人气,凝聚空间环境活力。

4.4增加公共设施配置,满足人们需要。

增加指示牌、座椅、活动器材等服务设施和垃圾箱、公共卫生间等环境卫生设施的分布,并合理布局设置位置,科学配置设施数量,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

公共空间的使用效能,增强公共空间的宜人特征和服务社会的基本特点,提升空间人气活力。结合公共空间场地条件,布置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士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提供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营造更加人性的公共场所,完善空间使用条件与公共性功能,提高场所吸引力与活力。

公共空间活力要素所构筑的独特性景观环境,能够吸引人们置身其中,陶冶情绪,愉悦身心。空间的活力要素的增加,能够改善或消除长期运营状态下公共空间吸引力下降导致的活力减退,人气降低的局面。相对于通过增加大量的娱乐、休闲设施,减少绿地等手段;通过生态化维护、科学增加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对于保持并增加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力更加长远有效。

通过增加城市绿地、水系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自然环境元素,结合人们活动的类型,依托绿地、水系等自然景观资源配置公共设施等,能够营造更多优秀的活动空间,增进人们之间的交往,提高公共空间的活力,增加交通的便捷联系等。因此应重视并强化对社会环境成本的投入,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形象,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休闲设施和公共产品。

总的来说,公共空间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公共空间存在的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大众的满意度,因此,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使用者无不对其给予特别关注。挖掘活力要素特征,提升公共空间质量与品位,是构建环境友好城市,实现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2] 周进、黄建中.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建筑师,2003.3:52

[3] 盖尔Y.交往与空间(第4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教育督学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优秀9篇) 最新会计年终工作总结得与失(汇总5篇) 手语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