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阶层问题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意义

阶层问题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意义

小编:

当代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出现较为复杂的社会分层,运用社会学阶层理论研究和分析阶层问题,共同探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已经势在必行。现阶段社会公平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其中主要涉及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等,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难题。如何综合运用社会学阶层理论,从社会的整体结构角度,审视和创新社会保障建设的出路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命题。立足长远的视角,认为阶层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建设借鉴作用在于中间阶层的培育,目的是形成稳定的、资金充沛的,同时又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结构。

社会保障社会分层阶层中间阶层

0引言

阶层问题研究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多年分析和探讨,创造了一整套研究方法,以把握各社会层次间的差异、阶层的动态发展趋势和社会分层结构对社会运行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对于中国应当建设一个以什么为首要发展目标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难以定论,既能支撑起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需求,又能更好的实现广大民众的公平性需求。社会保障又是否真正的保障了最需要保障的人、而不是给利益既得者锦上添花?这时就必须承认,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分层在我国已然成型,面对这样的阶层问题,社会保障的长足进步就应该在社会分层的基础上体现针对性,有所建设性,否则就会导致长期的社会问题。

1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

1.1形式分化

中国自建国以来到1978年是形式分化,社会阶层的划分仅限于分工的不同,即常说的工、农、商、学、兵等,各个阶层之间并无实质的区别即经济地位的区别。在城市,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建立了“五保”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优抚安置工作体系。但由于当时中国经济水平和发展工业的需要,工农剪刀差加大,农民和工人不论在工资、医疗、养老、住房各方面呈显著差异。这就是一直所说的“城乡(区域)二元结构”――社会保障的分水岭。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是事实分化,社会阶层的划分不仅限于分工的不同,而且在经济上突显出来: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两极开始分化;个体户、商人、企业主等阶层先富起来,东南沿海、经济特区、北京、上海等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形成“区域阶层”。

首先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实行企业职工个人交纳部分养老保险费制度,逐步形成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出资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并且养老基金运营也逐步由“现收现付制”过度到“部分积累制”。其次是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了待业保险制度,保障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再次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破除了以往单位式、合作式的医疗保障模式,初步建立了社会化的以单位、个人、国家三方出资的医疗模式。此外,在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事业、社会保障民营化等方面,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中间阶层及其现状

2.1中间阶层

一般认为,社会中间层不是社会分层结构中某一具体阶层的代称,而是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左右的阶层的统称。中间阶层的人多数从事行政管理、工程技术、商业营销师、律师、医生、秘书等职业,一般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在技能、职能、阶层、社会地位或权利等方面都居于中间地带。

2.2中间阶层的作用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表明,中间阶层占据社会的主体,是现代社会走向稳定的重要结构因素,同时也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理想目标,这就是社会保障的“缓冲器”作用和“安全阀”作用。

第一,中间阶层是介于社会高层和低层间的缓冲层,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社会高层与低层间的冲突就会减缓,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第二,中间阶层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当中间阶层占据社会的多数时,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这就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第三,中间阶层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在一定时期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和激进的思想就很难有市场,这就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

2.3中国的现状

2.3.1中间阶层比重不大

中间阶层在全社会总人口数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大,估计目前进入中间阶层的人口比例约占全国总人口总数的30%左右,而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人口比例大约在50%以上,可见我国现在尚未形成中间阶层占社会主体的社会结构。

2.3.2中间阶层职业构成复杂,但行业性较强

中间阶层的职业构成比较复杂,但又体现出较强的行业性,其中主要有几大类行业:首先是垄断性质的行业,包括航空、金融、保险、电讯、外贸、房地产、旅游、烟草、电力等行业;其次是个体私营业主和乡镇企业家;再次是一批新兴的职业如律师、会计师、厨师、医生、证券交易人员等;还有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工作的人员。

2.3.3中间阶层一定的区域性

中间阶层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比如,广东、深圳特区、北京、上海等地的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增长、购买力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所以,这些区域中的中间阶层人数比重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济发达区域的社会福利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出“社会保障区域化”的特征。

3促进中间阶层发展,建设未来社会保障体系

3.1我国的阶层意识

社会学所考察的社会福利概念是一个大概念,它既包括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医生拥有量、人均能源消费量等物质福利,也包括人均教育程度、个人社会地位相对变化和社会价值实现程度以及整个社会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等精神福利。因此,一个国家要保持社会福利的持续发展并非易事,但其中要处理的首要关系就是生产力、人、环境。

首先,要保持社会福利的持续性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在经济上位社会保障创造条件。其次是人的关系,人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得社会保障;同时人口的数量必须与社会福利水平相适合,不能太多亦不能太少;此外在人口的“代际福利”传递上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是人的长期发展以及社会福利在几代人中间都能得到社会保证”。再次,要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使在福利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为社会福利的持续提供空间。

3.3社会福利阶层化调整

在总体上,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福利的总体趋势:在阶层福利上,中国的社会保障越来越向中间阶层倾斜;在区域福利上,中国的社会保障越来越向城市倾斜。社会福利是为人而设立的,是面向人的一个社会功能或社会实体,检验一种社会福利制度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它对人的作用和贡献。人不是在社会中孤立存在的,人是群的,要把人作为类来划分,进而更科学的理解人,而划分人最基本的、最科学的、最社会学的方式就是把人划分为阶层。所以,社会福利对人的意义也就是在于对阶层的意义。为了社会福利的健康、有序、科学、成功的发展,必须对社会保障进行阶层化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完成中国改革发展的初衷。

因此,为了使中国社会福利的“天平”平衡,必须对社会福利进行“阶层化”的调整,而阶层化的调整的成功要素在于“中间阶层”的扩大和其社会福利的加强,使之成为中国人口的主体和社会保障所保障的主要方面,建立以中间阶层位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高职高专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校园的鱼池作文300字(模板三篇) 2023年数学远程研修观课工作报告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