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对地方高职院校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试论对地方高职院校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小编:

"

论文摘要:我国地方高职院校在管理上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过程随意、师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创新管理观念、改革管理机构、开展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管理观念;改革;效果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较为迅猛的发展时期。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这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使得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地方高职院校的大发展在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增加新特色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不足之处,特别是在管理上存在观念落后、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随意性大、导向不正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日益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校自身的发展。

地方高职院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职院校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转轨后的管理观念更新面临挑战我国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中专升格,或由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合并转轨而成的,从它们的发展实际来看,在他们成立和组建之初就表现出管理上的先天不足。升格、转轨后的地方高职院校,虽有高等学校的名称,但原有的中等学校管理观念仍占主导地位,因而在管理的各个层面上存在一些“新包装,老做法”的问题。在管理观念、管理者、管理措施等各方面表现出与高等学校的不协调,特别是在办学观念上存在更大的挑战。许多地方高职院校在升格和转轨后表现出许多不适应性。这些管理观念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去思考、去适应、去逐渐改变现有的观念,但由此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迷惑和阵痛。新观念的提出、被认知、被接受乃至实施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管理观念更新的快慢直接影响和制约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转轨后管理观念的更新成为地方高职院校成立后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挑战。

管理人员的素质“瓶颈”转轨后的地方高职院校的管理决策层人员大多数是原来中等学校的管理人员,还有部分是由地方政府任命的行政人员。在新的办学理念和新的发展需求下,部分管理人员明显表现出不合拍,不能胜任相应的管理岗位工作和不能有效完成管理任务。尤其是一些新组建的专业机构、基层管理单位,相关管理人员的学历、经验、管理能力更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在一些地方高职院校中,大量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相关专业经历的人位居基层管理的决策层,造成的危害和不良影响很大。加之,我国大部分公办地方高职院校对管理人员的任用原则仍是“只上不下”或“任人唯亲”,更加重了管理的混乱。因此,出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一方面中层管理人员人数众多;一方面缺少大量合格的、优秀的中层管理干部。管理人员的问题,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的问题,将是地方高职院校经历规模发展,向内涵、质量和特色发展时遭遇的又一个“瓶颈”。

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管理观念的更新迟缓、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必然导致管理缺乏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一些地方高职院校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或有但执行乏力,并且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上的人为因素过大。与此同时,地方高职院校面临的是全新的管理对象、内容和任务,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前后矛盾、上下不一致或执行上的反复。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学生和教师对学校管理产生一些不适应感,对学校管理产生一系列负面看法,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形象,甚至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避免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加强管理过程的计划性和科学性,给成长中的地方高职院校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教师参与管理的意识薄弱由于成立时间不长,有的地方高职院校在管理结构上比原中职有更多的管理层级、更复杂的人员关系,管理形式更为宽松。加之新进年轻教师较多、合并重组后教师之间交流机会少,因而熟识程度较低,造成广大教师对学校管理参与的漠然,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普遍不高,出现了教师“两耳不闻校内事,一心只上自己课”的现象。一方面在新的体制下,发展中的地方高职院校职代会体制大都不健全,管理上缺乏民主,大多数教师对学校的许多决策敢怒不敢言。另一方面,在新的大学管理体制压力下,教师忙于自我学习和提高、专业的定位与发展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事务,不愿意在参与学校管理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此外,由于改制时间不长和地方长期严格的等级管理思想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地方高职院校现有的管理方式也不容许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要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提升学院管理质量,地方高职院校还有较为漫长的路要走。

学生在管理中的定位不明确可以这样说,地方高职院校在学生的管理上都经历过一段辛酸的过程。建校之初,生源少,学校普遍把学生当成“宝贝”一样看待,各方面采取优厚政策和措施,在学生管理上有时甚至包容过度,给后来的学生管理工作留下了许多后遗症。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人数剧增,在管理上又视学生如“洪水猛兽”,处处设防,采取极为严格的管制措施,导致学生对上大学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在学生活动管理中,对学生角色的定位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管理缺乏针对性,忽视对学生应有的尊重,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严重脱离,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的原因,造成学生学习不积极、生活铺张浪费、沉迷于网络、文明素养低等现象,成为发展中的地方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提高地方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地方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措施,努力优化管理结构,改善管理环境,提高管理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创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既要切实关心教师的价值及精神和物质需求,为教师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又要把学生的成长发展、职业素质培养和就业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来抓。应积极开放办学,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寻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快与现代教育技术接轨,着眼未来,既要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也要为一线技术人员提供优质的继续培训服务。必须树立内涵发展、品牌建设意识,采取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品牌和特色,增强地方高职院校后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改革管理机构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快管理决策层人员的选拔机制改革,精简行政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适当弱化行政化管理,减少中间层次,开展职能部门的专业化改革和二级院系的专业化团队建设。应结合设岗管理、聘任管理的任职制度改革,加强管理岗位职业性取向,实行开放公开的管理人员选聘制度,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干部培训。通过不断的管理实践探索,逐渐积累经验,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高职管理结构和运行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加快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必须建立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管理行为,推进制度管理进程,形成有利于人才质量提高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强管理督导,确保各项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都能围绕学校内涵建设和学生发展有序开展,确保学校的发展有制度可依、有标准可评。

提高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积极推动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院重大发展问题的讨论与决策,发挥教职工献计进言的作用,搭建教师参与管理的平台,将教师个人的发展与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岗位职责和学院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调动教师参与学院管理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学生参与学院管理和建设的尝试。

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研究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所在院校的办学条件、所处地域环境、入学前学习成绩及自身方面的诸多原因,难免会存在自卑、自弃等心理现象。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服务意识,积极开展以激励为主、正面引导的管理。要认真研究高职教育与管理对象和校情等方面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改良学生教育管理方法,制定具有地方高职特色的教育管理方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大社会实践力度,推进学生养成教育。学生管理人员和教师应走进学生中,加强沟通,了解学生需要;教师要努力增加专业课程的可接受性和实践性。学校要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树立正面典型,鼓励学生主动开展社团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切实做到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地方高职院校应正确面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强学校自身发展,下力气改善学校管理状况,搭建可持续发展的“软平台”,力争通过良好的管理出质量、出效益、出特色、出品牌。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型组织的指导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读书笔记摘抄感悟好词好句(精选5篇) 马基实践心得(模板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