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论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论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小编:

"

论文摘要: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直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也是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社区教育在繁荣民族文化上,包括继承、传播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发展、超越传统民族文化两方面内容;社区教育在繁荣科学文化上,包括确立科学的内容、价值体系、管理体制及方法等方面内容;社区教育在繁荣大众文化上,包括以社区居民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要、以社区居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等方面内容。

论文关键词:社区教育;文化;民族;科学;大众

“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1]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文化建设,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见,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直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社区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当然也应是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而目前学术界少有对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本文拟对社区教育这一根本任务的内涵作一探讨。

一、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繁荣民族的文化

民族的文化就意味着带有这个民族的特性,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与精神风貌。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从基础与特性上为社区教育定位,也即是说,社区教育必须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础,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应成为我国社区教育区别于其他国家社区教育的最重要特性。社区教育的这一根本任务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继承和传播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发展与超越传统民族文化。

(一)继承、传播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环境的挑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正因为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才使其虽屡遭侵略和挫折,却能延续几千年而屹立于世界。因此,继承和传播优良传统文化应是社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一些:进行传统的大丈夫人格教育,进一步形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国民精神;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视修身慎独的优良传统,进行不断提高居民修养的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社区大力进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教育;强调诚信教育;开展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教育,树立和谐理念,建设和谐社区;继承我国强调天人合一的优良传统,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思想,建设学习化社区;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统一的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的理念。

文化包括实物文化、观念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和制度文化(包括风俗、规矩等)几个方面,也可以说,在自然、建筑、古迹、历史、民俗、典籍等中无不蕴含着民族文化,特别是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在社区教育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必须利用当地已有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当地的传统、民俗等进行教育,这是社区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世界各国及地区都非常注重这一点。如日本松本市充分利用本市拥有的博物馆、纪念馆、民间艺术馆、历史村等资源进行社区教育,冲绳那霸市的公民馆开设成人讲座,聘请社区人士担任教师,讲解社区历史及前人创造的传统本土文化,使社区居民重新认识家乡,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法国的生态博物馆致力于发掘民族性资料以及能反映劳动人民历史的资料,从而加深人们对所在社区传统产业和生活文化的认识。“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于1994年提出的《社区总体营造计划》中,设立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展示馆、加强地方文化艺术发展、古迹维护与民俗活动、传统戏剧保存与推广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大陆也有不少社区充分利用古迹、民俗等,以多种形式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如成都市温江区在社区教育中实施了以“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浸润人生”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聘请国学大师、老成都民俗专家等主讲;“武术之乡”永宁镇城武社区,开发了《武术与武德》、《练武与养生》等课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刚健与和谐;“兰草之乡”和盛镇石牛村,开发了《兰草栽培30问》、《兰花鉴赏》等课程,不但有技术层面的如何种植兰草的教育,还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赋予的高尚人格的教育。

(二)发展、超越传统民族文化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两个特征,前者说明文化总是由一定民族创造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后者说明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这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时代性特征要求社区教育不但要传承民族文化,还要建设面向世界的文化,即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超越。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以中华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显然早已遭到唾弃,自近代以降,徐光启、魏源、孙中山、蔡元培、恽代英等一批有识之士都强调要正确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古今中外法,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社区教育也应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教育内容,同时,还要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繁荣我们的民族文化。

具体而言,社区教育应特别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民主观念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专制主义的宗法制度造成了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这种观念到今天仍然存在,表现为官本位、懦弱、屈从、讲名分和等级等。在社区教育中,不但要加强对社区居民民主观念的宣传和灌输,更要真切地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社区教育中来,加强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之从自发的参与逐步走向树立自觉的民主观念。现在社区教育的总趋势是要弱化政府微观行为层次的直接操作,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其实这也是整个世界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西方民众社区意识和民主意识浓厚,因此,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社区教育更多地表现为是一种地区住民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活动,也即是说,从发起、组织、参与到实施,社区居民具有极强的主体观念和民主意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定义,“社区教育并不是仅仅指有关社区的教育,或为了社区发展的教育;它更重要的是社区的住民对教育拥有的决定权,以及为创造社区教育而负有的责任。”我国学者吴遵民也认为,强调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参与及拥有的权利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当社区教育权真正回归到社区居民时,才可能使他们真正明白和树立民主的观念。 "

2. 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礼是人们社会生活及整个社会的最高规范。今天我们的法制本身也还并不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有待加强,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法制宣传理应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方面,不少社区主要是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活动进行了一些普法宣传,如在编印的公民手册及各种读本中融合进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通过讲座、橱窗、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法律知识等。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社区教育本身的规范性,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在不少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社区教育提供保障,而我国至今没有),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各社区学院(学校)也应有完备、严密的规章制度,规范办学,使社区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以实际行动来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制教育。如成都市武侯区从2002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5个社区教育文件,不但规范了社区教育,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居民法制意识的形成。

3.加强创新教育。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因循守旧的不良因素,这与当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社区教育应“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文化创造潜能”。首先,要注重培养居民的创新意识。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鼓励居民不断对社区发展、社区教育以及自己的人生规划提出新的想法,打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其次,要注重培养居民的创新能力,要为居民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充分的机会,让每一个居民的潜力都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二:繁荣科学的文化

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二是要繁荣科学的文化,这是从内容、价值体系、管理体制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定位。

从内容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不是指繁荣狭隘的自然科学文化,而是指要繁荣反映整个人类社会的包括自然规律、社会现象、人类精神等在内的知识与价值体系等文化。在社区教育中,既要崇尚自然科学,对社区居民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又要重视社会科学,进行人文社科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顾明远先生认为,要特别强调文化的人文精神,认为“失去人文精神的创造成果,不能称之为文化,或者只能称之为‘垃圾文化’、‘文化渣滓’。”日本社区教育非常注重人文社科知识的教育,这一点尤其值得我国学习。

从价值体系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社区教育当然也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进去:其一,在社区教育中,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保持社区教育的科学方向。其二,在社区教育中,要注重让居民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让这种理想与信念深入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凝聚社区居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其三,在社区教育中,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及形势政策教育。其四,在社区教育中,要特别注重让居民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承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反对低级、腐朽、庸俗的文化,使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从管理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社区教育必须有科学的管理体制,这是繁荣科学的文化的体制保障。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基本管理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主体。“政府主导就是目标导向、政策引领、法规保障、规划统筹、信息指导、督导服务与经济资助等行政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体,指的是社会力量应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而不是一般性的社会参与,更不是听命和依赖。”具体而言,我国大多数社区教育都采用了“委员会”这种体制形式,社区教育委员会属于半行政、半社会行为的中介性教育管理服务组织,在这种管理机构中,既有各党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又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各社会团体的力量,即是以党委为领导,政府进行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协作,整个社会支持,社区具体实施,所有社区居民参与。这种管理体制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体制上较好地保障了社区教育完成繁荣科学的文化的任务。当然,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还存在着严重的多头管理,实际上却没有主管机构和主管部门的问题,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使科学的文化得不到系统和有效的传播,当然也就更谈不上繁荣了。

从方法上看,繁荣科学的文化,社区教育应做到以下两点:其一,要树立大教育观,整合社区内的教育力量。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是建立学习化社区、迈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科学的文化的重要方法。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社区教育中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如美国的社区学院非常看重资源的共享,特别是设施的共享,积极参与当地的工商企业界协同合作,民间团体也积极投入到社区教育之中,另外,美国所设立的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及社区科技中心,都充分体现了社区中不同主体的参与,体现了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性与开放性。其他如日本、韩国社区教育中等都非常注意整合当地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纪念馆等教育资源。其二,要贯彻双百方针,以各种教育形式进行社区教育,这是繁荣科学的文化的重要载体。社区居民身份多样,年龄跨度大,文化水平也相差甚远,因此,在社区教育中必须针对群众的不同情况,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国不少社区中开展的理论讲座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拳剑、腰鼓、骑游、棋牌、外语等各种兴趣班及沙龙,以及举行大型文化节等活动,都是较好的社区教育形式,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也收到了繁荣科学的文化的效果。 "

三、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三:繁荣大众的文化

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三是繁荣大众的文化,这是从社区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上进行定位,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性即民主性。所谓大众性,也就是人民性,体现了民主意识和群众观点的统一。具体来说,社区教育繁荣大众的文化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

首先,以社区居民为本是社区教育中繁荣大众文化的基本理念。以社区居民为本意味着“以社区中的每个人为本”和“以社区中一切人为本”的统一。一方面,教育要以毎个人为本,这里的每个人包括社区内的每个成员,强调了社区成员作为个体的存在,凸显了人的个体性。另一方面,教育应以社区中的一切人为本,强调了社区成员作为“类”的存在,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全民性特点,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和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主张的“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都是这一思想的朴素体现。

其次,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要是社区教育中繁荣大众文化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最高准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表明,人民群众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的教育方针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再到“为人民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社区居民的有些文化需要,如对教育公平的需要、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等方面的需要是共同的,但社区居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由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群体组成,这些个体和群体的处境和社会地位很不相同,占有的社会资源也不同,因此,他们的教育需求也就不同。要繁荣大众的文化,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民主性,就必须从所有社区居民的需要和利益出发,特别要注意照顾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的需要和利益。这一点经济较发达地区做得较好,而在我国广大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当然也就谈不上繁荣大众的文化。

第三,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中繁荣大众文化的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把社会当成教育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社会甚至只以社会的政治或经济来作为评价教育的标准,人的因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人们普遍摒弃了那种极端的社会价值主体论和社会评价主体论,强调人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对社区教育繁荣大众的文化如何的评价中,社区居民是其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社区居民是社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作为教育价值的创造主体,当然就应该是教育的价值主体。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说,人是衡量万物的评价主体。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教育的价值主体,是最有资格成为社区教育的评价主体的,邓小平同志就一贯坚持人民作为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一致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根本观点。

此外,社区教育在繁荣大众文化时,要特别注意正确认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国内外有不少分别对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进行批评的理论,其主要观点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低俗文化,而精英文化则是一种脱离大多数人的文化。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大众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能把之片面地视为是低俗文化;精英文化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文化中的精华。在社区教育中,我们应不断促进大众文化向精英文化转化,使大众文化不断提高品味与质量。同时,大众文化是精英文化产生的基础,我们应不断繁荣大众文化。

综上所述,繁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任务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思考。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类型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工作总结餐厅经理 餐厅工作总结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心得(精选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