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基于行为主义的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基于行为主义的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研究

小编:

"

论文关键词:行为主义 职业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 对策 行为标准

论文摘要:从行为主义的基本内涵出发,探讨了行为主义理论对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在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具体对策,强调环境的创设,提出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工作岗位要求为前提,要细化为具体的行为标准,要注意激励教师、企业及学生参与,要使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精炼、有效、具可预见性。

自1973年菲吕马克(Furumark)和麦克米伦(Mc-Mullen)两位学者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一次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这一概念后,诸多国家的学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行政官员对这一概念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职业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有利于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有利于加强学校自身的专业建设,有利于达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预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当前与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本文从行为主义理论出发,探讨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对策。

行为主义理论基本内涵

课程的编制都有其基础,学者们一般认为课程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应促进职校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尤其是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要让每个学生有其业,让每个学生乐其业,在校本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学习过程本质等问题。那么,作为心理学基本理论之一的行为主义理论有哪些基本内涵呢?为什么它经久不衰呢?

行为主义理论学家反对内省,否定意识,强调练习,认为对人的心理研究应该集中于可观察的行为。行为主义主要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认为环境是影响人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其核心基于两个基本假设:一是行为是有机体对环境的操作反应,二是行为具有法则性,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

行为主义分为古典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的古典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和其他动物一样,均遵循着相同的行为法则,这些行为是可以观察和控制的。他们把人的意识和精神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用简单的动物行为的研究结果解释人的行为。20世纪30年代后,赫尔、托尔曼等人不再坚持行为只局限于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反应,也不再坚持刺激和反应的关系是唯一的行为建立和改变的过程,而把行为动机和认知的研究与行为研究结合起来,创造了行为研究的新领域。

行为主义理论对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

校本课程开发要注意行为环境的影响行为主义认为环境是一个强化物,行为是有机体对环境的操作反应。因此,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必须注重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安全的、可以预见的环境,增加学生的归属感与成功感,让环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行为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强化。首先,职业学校的环境应该是常规的,要让学生产生归属感,让他们能在学校找到喜欢的环境。其次,职业学校的环境应该是动态的,不断变化,不断拓展,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使他们重拾自信,增强成功感。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实训中心的规划与建设上。实训中心的规划建设既要注意功能定位,又要创设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职业氛围,通过真实生产场景的再现,或实际生产过程的模拟,营造与专业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企业氛围,创设有利于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一体化的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环境。此外,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也是学校拓展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

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而且要可控制和可测量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应该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内涵、要求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有机融合;应通过实证研究,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学习价值的教学内容,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应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业企业的现实需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按照有利于重点专业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充分调动教师和行业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发掘和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经过对目标具体、明确的分析,小步子教学和在教学中及时应用强化手段显得特别必要。 基于行为主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对策

根据岗位要求,明确工作任务,提出细致的行为标准行为主义基本原理之一就是行为被其结果所控制。教育者教给学生的多是一系列的行为和行为链,而不是一个单个行为,所以将岗位要求转换为细致的行为要求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出现良好的、正确的行为,就必须设法让学生用成型或者接近完成最终任务的行为去强化,去练习,去复习。2004年,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就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的要求,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工作情境,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帮助学生获取直接的工作经验,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每一个具体的行为标准中要求能体现目标、核心成分、材料以及具体步骤,每个行为标准后要求写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教师与学生的建议、活动的改进与拓展等。但目前,职业学校仍普遍按照普通教育的课程模式开展教学,强调综合素质培养,而忽视学生技能的培养,结果导致培养的学生能力素质远离市场要求。

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和本地区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专业建设职业学校是批量培养技术、服务人才的场所,办学往往以服务本地区企业为优先目标,紧紧把握当地企业的发展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企业的事情,对于行为的强化标准不应由教师说了算,而应由企业说了算,要将学校、企业通过学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目前,校企合作比较好的领域有汽车维修、酒店管理等服务性、实用性强,实习成本低的专业。一方面,对学校而言,企业能够解决实训基地以及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学校能提供“廉价劳动力”。如果学校和企业仅仅局于这种合作,是难以带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化校企合作的领域与内容,提升双方合作的积极性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职业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培养出品学兼优深受企业欢迎的学生,通过校本课程建设,立足市场,加强工学结合,让企业、学校、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惠互利。学校通过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与教学帮助,学生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才能得到扎实的发展。

<> 结合职业学校教师特点,激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校本课程改革是大趋势,但在教育领域改革中观念与行为往往出现差距,究其原因往往是改革的发起者与承担者分离,缺少制度支持也为大家的公认。那么,按照行为主义理论,应为教师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和激励呢?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因素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知识和能力层面的,既有个人的,也有组织文化的,还有社会文化的。那么应采取什么策略来激励教师呢?首先,教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而非教学工具。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者要对教师个人进行心理与人性的关注。其次,要进行物质上的支持,比如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数据资源,经济上的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应允许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犯错,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完善,而在完善的过程中教师也许会犯一些错误,对这些错误,校本课程的领导者应该给予体谅与帮助。最后,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要精练、科学、有效。比如,校本课程加重了教师的课程负担,那么该课程的开发肯定不是有效的。

增加校本课程的可预见性,给予教师与学生探索的机会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行为的可定义性。一方面,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的可预见性。目前,职业学校的通用课程都是由专家、学者设计出来的,他们充分考虑到了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学术味道比较浓厚,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预见学生行为的养成结果,通俗地讲,就是难以预计教学过后学生会掌握什么技能。学生难以明显体会到学习效果,就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行为主义理论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可预见的课堂,给予学生、教师以探究的可能,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一些技能,尝试到甜头后,才能继续进行更加专业的探究,才能有所创新。

循序渐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确认学生原有水平,以小步递进的方式施教,及时强化和及时反馈等手段都是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关注学生行为的渐进性,加强课程的甑别性,按照职业的标准或者等级进行相应课程的开发,通过普及、中级、高级等系列课程提升课程的有效性与连贯性。

行为主义经久不衰,基于行为主义的课程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校本课程开发聚焦于学生与环境的互动,聚焦于行为的有效性,聚焦于教师如何安排有效的环境或者课程去促进学生行为朝着教师与社会希望的方向定型。因此,研究行为主义,利用行为主义理论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性更强,操作更细致,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2]黄显华,朱嘉颖,等.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

[3]王利.课程领导研究述评[J].教育学报,2006,2

(3).

[4]张相学.学校课程管理:赋权后的困惑与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05,

(11).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窘途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中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汇总8篇) 2023年西部志愿者述职报告 西部计划志愿者述职报告(优秀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