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人文性建构的探索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人文性建构的探索

小编:

"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文学科包含着语言学与文学,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在确立语文科目之初就规定“语文科的教学包括语言和文学的教学”并且认定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最好范例”。因此,语文学科除了交流思想外,还承担着传承文明的重任(“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古今中外文学典籍,不但详尽描述时代人情风貌,而且记录时代人文思想。一个“家”字,告诉我们先人凡家必养豕,有豕方为家的社会现象。苏轼词中 “小轩窗,正梳妆” 的“轩”字,其实是引自《左传•闵公二年》载的“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中的“轩”,它原指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幄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后来这种车子的形状被引入建筑艺术中,将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称之为轩。苏词中的“小轩窗”是指小室的窗前。虽寥寥数语,却蕴含古建筑知识。孔子的“仁政”;老子的“无为”;韩非子的“法制”,无不是文学典籍所传承的文化思想。契诃夫的《变色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马克•土温的《竞选州长》也都生动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的人际关系。

几十年来,语文的教学一直在强调工具性与思想性,课堂上不指导学生学习,不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而是让学生嚼老师嚼过的馍,让学生记老师分析归纳的答案,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工具性关注的往往是人的理性、认知与过程;人文性关注的往往是人的非理性、情感与动机。因此,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或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课堂教学,都将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理解为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过程与动机的有机结合,它们的合力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必将极大地完善语文的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

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指出:“要成为人,须靠语言的传承方能达到,因为精神遗产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传给我们。”可见学生自身要成为一个有才有德、有所贡献的人,就必须学习人类的“精神遗产”。因此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忽视了人文性的教学,必将导致学生认识的狭窄、幼稚、可笑,甚至形成畸形的性格。期末复习有这么一题现代文阅读,文章讲的是一对老夫妻生活窘迫、困苦不堪且百病缠身,他们在村头的宣传栏上贴出了寻儿启示,大意是儿子极爱养狗,凡见有名贵之狗必能寻见其儿,万望乡邻鼎立相助。然而他们那腰缠万贯的儿子却也因丢失了终日相伴的爱狗茶饭不思贴出告示,谁能寻回爱狗,定当重谢!不日,有村民亦出告示说,此等寻找,世间多矣,哀末能助!问: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你过得爽吗?稍加统计,两班百多学生,回答“爽”的占了十之八九。问其故?曰:“有钱何能不爽!”这种现象不正说明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过分偏重“工具性”而带来

“人文性”的严重匮乏吗?缺乏人文熏陶感染的学生,在他们的眼里钱是至高无上的,连双亲都比不上狗了。因此,只有充分肯定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真正重视人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才有德的真正的 “人”。

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大家都在致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力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然而,这又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方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

转变语文教学理念是人文性建构的重要前提

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材只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小比重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教师水平的提高更为艰巨,编得再好的教科书,如果让一些观念陈旧甚至顽固的老师去使用,也是没有办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少数教学思路比较僵化的老师,对于新的东西,有一种很强的排异心理,面对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他们依然把应试教育做得踏踏实实。课堂上,他们凌驾一切,俨然是一切知识的代言人,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学生,学生只有老实听,老实学,惟他马首是瞻的份了,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在老师的嘴皮子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教学的态度来说,这些老师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惟恐讲得不透、不全,导致学生考得不好。十几二十年前(改革开放后标准化试题一度受到钟情),这种教学方式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才会使他们感觉良好,乐此不疲,应该说他们是应试教育的行家里手;然而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后的标准化试题,二十世纪末的研究性学习,二十一世纪初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些老师是落伍的、不负责任的、不称职的,他们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固守一隅,他们看不到考试这一指挥棒在悄悄地发挥着它的引导功能,转变它的角色,只能在历次不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前埋怨学生是如何如何的死板与不听话。如今看来,这种一厢情愿的教学,怎能培养出有个性、有情感的学生呢?不变应万变的思路已经过时,固守一隅只能失败,只有变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潮流。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