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刍议新课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刍议新课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小编: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有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

《课标》中写道:“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几乎占了八成,阅读教学几乎霸占了语文课堂。可结果如何呢?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科学确定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课学生需要什么?老师想让学生知道什么?二者的统一就是教学目标。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争议大,分歧多,其实就是一个目标的认同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它不如理科的学习目标那么明确。在一次语文优质课教学大赛上,听一位年轻老师上七年级语文上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安排在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这位教师的教学环节是:了解字词,理清课文情节(抓住记叙的要素);找出最打动你的地方,练习说话(旨在让学生体会课文表现的道理);拓展,出示一首诗(旨在让学生理解道理);最后让学生写出“你遇到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这个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体现?谁是第一位的?也常听一些语文同行说,语文课总是不能按照规定的课时完成任务,我也有同感。

然而在读诗词及短小意丰的文章时我引导学生要学会挖掘隐含在文字之外的内容,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多角度地与读者对话。如学习杜甫的《春望》,就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这也许是解读本诗较好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的情感,然后再从语言上去品味诗人如何将这种国伤、家思与个人的情感融在一起,字里行间处处情,让学生品出语言之魅力,感受语言之美,相信这样不少孩子会真正地爱上诗词。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也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上作了指引。当然,学生阅读之法,种类林立。我觉得,语文课堂就是一个语文阅读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用自己多年来语文阅读的一些经验给学生做引领,同时,更多的是学生在博取众长后能有自己的发现与独到的方法,这才是终极目标。而这却是一个无尽头的追求,美的东西都是无止境的。

二、因地制宜实施阅读教学

1.营造和谐的民主的阅读氛围。“在快乐中学习”的教育思想要落到实处,得有一个和谐的民主的氛围。首先是教师,不管你有什么情绪,请微笑着、情绪饱满地进入课堂;不管某个学生有多么的令你生气,请先平息怒火,用眼神或者走到其身边轻拍书本、桌子示意,决不要板着脸训了半天人再回到课堂,影响课堂的和谐与阅读思路的流畅性――让学生很压抑地阅读,效果是要打折扣的;课堂上,不必太多的规矩,学生发言可以自由一些,有话直接站起来说,说了就可坐下――繁文缛节不利于保持阅读的轻松气氛;学生在心理上要放松,把课堂当作师生一起探讨的天空,把自己当作阅读的真正主人,而不是记笔记的机器。

2.培养阅读的兴趣。台湾高震东校长说:“很多人为兴趣而读书,岂有此理!读书有什么兴趣?”他那是为了强调责任感才这么说。读书当然要有兴趣,没有兴趣学生会投入地读书吗?培养兴趣,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知道语文不仅是升学的工具。

三、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

四、重视方法总结,培养个性能力

不管是阅读能力还是阅读的情感体验,在个性化的同时,有方法可循。可分阶段对某一类型的文本读法进行总结,班级交流,共同得到提升。比如针对文体进行总结。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

总而言之,教学中不少的阅读教学脱离语言本身的美而求其他,这不是缘木求鱼吗?阅读教学要以文本解读为本,以语言感悟为核心,这才是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才会高效。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化繁为简,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高效。

热点推荐

上一篇: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