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小编:铁锦程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内涵

深度融合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源于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互动作用,以追求学科教学的精细化为目的,实现现代教育信息的数字化。这里的深度融合概念涵盖了多元化的教育元素,涉及到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呈现与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意性、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步骤的精简、教学评估系统化等多方面。

深度融合概念反映了新时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是自发的、交互的、有效的。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重新组合新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旨在顺应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教育系统改革的顺利开展。

深度融合思维下的教与学新思路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内涵也体现在教与学的新思路上。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科教学分为两个大部分,分别是教与学。在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上,教是第一步,学是第二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的思想是为学服务的。在这个过程中,教的内涵不断延伸,实现了从简单的知识传递到能力发展的转型,教师从知识教学主导者的角色逐渐转换为学生问题解决的辅助者和问题探究的合作者。学生的学不仅仅是学数字、识字、考分数,更是为了培养其自身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四个特征

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优课设计,必须以保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为前提。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教学法,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现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源于教学理念的优化,由传统的教师指向型教学结构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体协作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必须坚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深刻影响着教学内容、过程及途径。对教学目标的阐述必须简单而有力,能够进行学生学习任务的良好引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质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需要符合各中小学的实际教学需要,要方便教师进行评测。

学习途径的广泛性 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离不开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学校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学习途径的广泛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途径日益广阔,出现了混合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式学习等方式。教师需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多途径的信息技术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合作互动式教学形式的开展,保证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局面中解脱出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计划的顺利开展。

过程性评价的全面性 过程性评价又称之为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展开的动态化、多样化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具备目标导向、激励强化等功能。保证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优课的过程性评价的全面性,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3 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三种途径

完善教师备课体系 教师备课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传统的备课模式中,很多教师的备课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很少汲取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精华。当前的时代是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有局域网,网络中也存在各种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用于日常备课中,进行网络备课、网络教研,实践证明这种备课模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来说,各个区域的教育部门都在普及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各中小学校都在优化自身的校园网络资源。这些网络资源可以储存在各个班级的资源库里,分学科、分章节进行储存。备课教师可以轻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视频、音频、典型教案等,将其应用于教案的编写,从而有效提升教案的质量。

学校可以定期展开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集体备课,针对一节课形成优秀的教案。各中小学校的办公教学系统可以设置一个电子备课系统,在电子备课系统中设置一个集体备课模块,集合诸位教师的智慧,进行主备课教师、辅助备课教师、交换加工等角色的协作,共同完成一份优秀的整体备案;或者由几所学校共同完成一份教案,身在学校办公系统的教师均可以进行该教案的网上传阅或者加工改进。

师生课上互动性方案的优化 在多媒体教室课堂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具象化,受到多媒体音、视频的共同影响,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发挥作用,能够极大地辅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比如教学《范进中举》,上课前,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做好基本的预习工作;上课时,教师可以用准备好的PPT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流程,然后播放一段《范进中举》的话剧,让学生深刻感受范进形象、妻子形象、范母形象、胡屠户形象。提出问题:你觉得视频中哪个人物的形象最鲜明?为什么?回答完问题后,再要求学生边读课本边进行该课人物形象的表演,最后指名朗读,边读边画下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课上再进行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

实践证明,这种课上互动性方案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能够形成积极性的互动,便于学生理解,利于教师讲课。

在计算机教室课堂中,教师备课时需要准备好该课的教学网站。该网站涵盖了一系列的音频、视频、知识点、练习题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独立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协作学习,能够主导自身的学习进程,能够对学习进程进行动态性的评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得了一系列的学科知识,并且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教学我们生活的大洲,教师需要课前准备好教学网站,可以收集大量关于亚洲的地理知识、自然知识及人文知识。上课时,学生可以任意学习教学网站的各知识板块,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也可以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总而言之,就是按照自身的知识需要进行学习。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具备良好的教学效益,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增强学生的课下学习效果 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第三个途径是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下巩固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己看书预习,目的性比较弱,积极性比较低,效果也比较差。教师布置的课后巩固练习及作业类型单一,学生回到家里,可供参考的学习资源单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持续性的沟通。通过对教育信息技术及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课前预习、课下巩固,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的普及,微课教学逐渐流行开来,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择几个微课片段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借助移动U盘或者网络客户端进行微课的下载学习。这种课下学习模式突破了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有主次的知识学习。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信息社会的呼唤,是教育信息现代化开展的必然产物。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学科教育教学问题探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优质整改报告行文格式范文(18篇) 最新红旗渠精神演讲稿一分钟一年级(优秀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