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信息技术课备课六要素

信息技术课备课六要素

小编:任伟宁

信息技术课是中小学新兴的一门学科。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但不管如何,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精心备课。因此,备课就成为信息技术课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现谈谈信息技术课备课时应注意的几个要素。

一、备《指导意见》

目前,信息技术课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但教育部一直很关心信息技术课的学科建设。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于1994年印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2000年10月又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该指导意见在现阶段起着教学大纲的作用,它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备课时,首先要钻研这个指导意见,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做到备课不超纲,授课不拔高,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二、备教材

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但各地、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了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形式各异,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因此,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正确处理教材,理清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地方,对哪些地方应补充什么内容,以及上机实验、思考练习题的安排都要心中有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一日千里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材总显得有些滞后。为了使学生能够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教师要想办法把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业界最重要的新闻事件及时传播给学生。如可以采用主教材(传统文字教材)和辅助教材(各种软件光盘、活页讲义等)相结合;也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补充、学生课后上Internet浏览信息及采用黑板报、墙报、报告会、讨论会等形式来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

三、备学生

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教师备课时应注意哪些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哪些知识学生接受时有困难,从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材的特点,确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按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规律进行启发、引导、点拨,做好分层次教学,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备硬件软件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离不开计算机、投影仪等硬件和教学软件的使用(有条件的学校可做到人手一机、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前对硬软件的准备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地检查机器(教师机、学生机、网络设备等)的性能,确保机器设备能正常运转,所需软件都已安装并能正常运行,布置给学生的上机任务能在学生机上实现。

五、备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校条件、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讲授法、谈话法、自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联系法、专题研究法等教法、学法都是经实践检验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备课时仔细揣摩,认真选择,必定能提高教学效益。

六、备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否安排得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备课时,对新课的导入,课题的出示,目标的出现,目标的实施,例题的讲解,课堂的提问,操作的演示,板书的设计,练习题的安排,以及知识的归纳小结等都要做到科学安排,使学生在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之中,从而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只要我们在备课中愿花时间,肯下功夫,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游刃有余,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益。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纪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模板15篇) 最新会计专业论文如何写(实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