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简析基于“不言之教”德育方法论的高校德育工作

简析基于“不言之教”德育方法论的高校德育工作

小编:

"

[论文摘要]德育的本质是实现被教育者悟性认识的提升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因此,德育的基本方法就决不能是灌输和说教,而只能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不言之教”来推进德育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的要抓住两个要点:第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德育工作;第二,以师德建设为保障,推进德育工作。

[论文关键词]德育校园 文化建设 师德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德育为先”的重要理念。然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德育政策,我们发现尽管德育正在努力服务于国家政治与市场经济,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今天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导致社会溃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道德的沦丧和道德教育的无力。所以,在确立了德育为先的目标之后,关键就是如何解决德育方法和途径的问题。

一、德育的方法论:不言之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不在于道德灌输和道德说教,将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传递给被教育者不是通过理性认识,而是通过悟性认识。感性是感觉上的认知,理性是逻辑上的抽象与总结,只有在理性层面上,才能进行悟化,亦即形成新认识,是跃迁式的。悟性认识包含了人们从理性认识中提取出来的模式,是完全属于自己所有的知识,更是人们在理性认识中感受到的真谛。悟,就是在理性中寻找感性,在抽象的理性中寻找更高级的感性。悟性,是在理性中所隐含的更高级的感性,道德感就是这种高级的感性体验。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教育一个学生孝敬父母,但是,当学生暑期回家时,看到父亲正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时,当他放下行囊默默走到父亲身边时,孝敬父母的信念就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学生心中,这就是悟性认识。

由于德育的本质是悟性认识的提升,所以推进道德教育就不能靠灌输和说教,而要靠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乃至心灵的体悟。这种教育手段正是道家所推崇的“不言之教”。不言之教,就是通过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不言之教意味着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人格的自然感召过程,教育的力量就潜藏在教育者的人格之中。因此,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担当育人的重任。“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是靠言语、书本等有形的事物,而是凭借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的沟通上。缺乏情感的交流与共鸣,道德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是以情感为中介的。这种关系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道德教育课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固守道德教育课程,就无疑压缩了道德教育的空间。道德教育的课程化,实际上是将大学精神的隐性陶冶转变为有意识的教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妨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近年来尽管我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总体感觉仍然流于形式,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不言之教精神的恰当把握。

推进不言之教的关键在于使大学精神和文化渗透于校园的方方面面中。教学只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少部分,此外还存在着一些非正式课程,我们称之为潜在课程或隐性课程,例如课外活动、校园建设、校规校纪、校风校貌、师生关系等。拉普普说过:“建筑不仅是材料和结构方式的结果,而且是整个社会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特性的反映的结果。”校园的物质环境不仅仅具有美学和技术的价值,它还是对校园生活方式的诊释,表达了师生共同的精神风貌。校园建筑、雕塑和标语牌、校园绿地、校服、校徽等不仅仅是物质材料,更重要的是负载着一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这些潜在课程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进高校德育工作

近年来,大学的基础建设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大学建设铺张浪费的批评之声屡见报端。但这种批评有些苛刻和偏颇之处,需要做一些必要解释。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促进或阻碍人的发展。孔子曾就物质或自然的环境对人的精神的影响进行过专门的分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就是自然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而孟母三迁的故事则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自然山水与人的本性和精神品质有着共同的结构,所以,好的自然环境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感应和共鸣,有助于人的自我完善和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古人在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视对自然环境的选择。起于唐代的书院就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精心选择,书院大多选于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白鹿洞书院建于江西庐山,嵩阳书院建于河南嵩山等。原因有二:一是景色幽静,便于潜心研究;二是名山大川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利于读书人修身养性,陶冶心灵,因为山水与人有共通性。

由于大学承担了育人和立人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应该要刻意安排,必须体现教育性,形成一种相对纯净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可以说,学校的环境直接关涉到学生的德性成长。例如,校园的围墙不仅仅具有建筑学上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校园与社会的相对隔离,它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表示学校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场。

前苏联的帕夫雷什中学,一所由于苏霍姆林斯基在此执教而闻名于世的中学,就是一所刻意注重物质环境建设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良好的物质环境,校园内科学的布局和寓意深刻的陈设,教室里的标语和语录,都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的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都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和浓厚的人文意蕴。他这样深情地描述这所学校:“学校地处村边僻静的环境,周围是大自然,附近又有大面积的水域,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都是十分有利的。”苏霍姆林斯基坚持这样的观点,就是“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学校的一切物质景观都在诉说着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成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这种隐性课程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与显性课程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育人的教育环境。④

校园绿化是最能体现教育者的生态意识的,也更能营造一种亲近自然和宁静和谐的氛围。在中国传统的书院建设中,都非常注重环境的选择和环境的设计,一般都会把校址选在远离都市的山区或野外。在这种校园环境中,学生能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正是修身养性的佳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不得不远离山林与河畔,我们虽然不能说,当代青少年的浮躁心态都是由于校园远离自然造成的,但是至少这是原因之一。所以,在现代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强调校园绿化,它对于校园环境卫生具有天然的调节功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特殊的调控作用,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亲近自然的安全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那些为寻求僻静、获得休息和进行谈心而设的幽静角落里的花木都不是任意种植的,而是考虑了每棵花木、每朵花所能赋予人的精神生活的某种审美和情绪色彩。”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转型的时代,社会转型不仅仅是制度的转型,更主要的是观念的转型。当代学生的价值观念已不再单纯,今天的青少年享受到了前人享受不到的物质生活,这造成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物质的奴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不思进取,沉迷于享乐。正是因为如此,现代大学就必须创造一个相对纯净的空间,以免让学生受到过多的不良干扰。幽雅美观、井然有序的校园,不仅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而且会给人以朝气蓬勃、催人奋发的体验。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任院长罗夫斯基曾说:“工作场所的物质环境,其影响是巨大的。对此,我每天早晨都能体会到:当我穿过市内肮脏的哈佛广场而进入庭院时,好像在沙漠中找到了一块绿洲,立刻感到心旷神怡,使人清新地开始一天的工作。”高等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搞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修养的提高、文明行为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开发都起着潜移默化地作用。优美、舒适、干净的校园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文明习惯所起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 "

三、以师德建设为保障推进高校德育工作

在各类社会职业中,教师这一职业总是为全社会所重视。在中国历史上,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被提到了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正如《周礼》中说:“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这是因为教师的使命在于教书育人,即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才能和品质。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应在方方面面都成为学生效仿的表率。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中国传统师德历来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既要道学问,又要尊德性。《礼记》中说道:“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作为教师,在学问和德性这两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要关爱学生,遵循教育规律,为学生解疑释惑,帮助他们修炼学问、涵养德性。正因为如此,人们平素对老师所最不能容忍的,并不是他的学问不精,而是他的道德不纯。中国人的心目中历来有一个圣贤先师的高大形象。师,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中,首先意味着是一个道德上的完人。这大致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学问大多强调修养身心,做学问与做人往往浑然一体。好的学问若不能力行于日常为人之中,便不能使人膺服。宋代理学追求的天人合一,明代的王阳明提出的知行一体,都追求成为将学识贯注于行为的完人。

教师为什么必须有“德”,而且是更高标准的“德”?因为教育正是以人影响人,以人感召人,以人改变人。教师就是改变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核心所在。胡锦涛总书记说过:“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社会公德的兴起、职业道德的实现、家庭美德的确立、个人品德的育导,从源头上说都是由师德导入的。所以说师德是“四德”的源头,抓四德建设,首先要从抓师德建设做起。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本职的,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比一般职业的从业者在品德行为方面有更高的标准。江泽民说过:“我国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明辨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道义理想高于物欲财利;才能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上下探索;才能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人格魅力;才能有大批的“国之用才”的涌现;才能有学术的传承革新;才能有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教师之所以无法教育好学生,是因为教师自身没有以身作则。教学生,就是在教老师自己,只有教师将自己教好了,才能教好学生。因此,推进德育工作,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以此感动学生,这才是真正的德育。值得强调的是,校长应是师德的表率。师为生之范,校长则为教师的表率,是学校的精神领袖。

具体来说,师德的典范就是卓越的追求、高尚的人品、精深的学问和知行合一的行为这四个方面统一体。须知,人们之所以尊重教师、敬仰教师,不仅因为教师个人的魅力和学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所代表的伟大价值追求。“天地君亲师”,人们之所以赋予教师如此崇高的地位,正是因为教师代表着崇高的价值。古人向老师行跪拜礼,拜的不是人,而是这个人身上的“德”。目前,对于我国的高等学校,人们更多关心的是如何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以适应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很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

也许有一些教师会问:“我能否不那么高尚?”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你可以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拒绝高尚、拒绝崇高,不过我们期望你变得高尚。也许还有一些教师会问:“这会不会太难了,我们能做到吗?”对此,笔者认为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一书中的以下一段内容能回答这一问题,即“基督教创始人对他的门徒的嘱咐实际上也完全适用于学者: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社会呢?如果最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还能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小本研修心得体会写 2023年在母校校庆座谈会上的发言(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