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特征及相关因素

试论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特征及相关因素

小编:

"

论文摘要: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体现出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在中亚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共性。本文按照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将这些特性区分为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指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进一步促提高对中亚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

论文关键词:哈萨克斯坦;汉语学习;积极因素;不利因素

现代教育理论更关注教学的主体——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是世界各国的汉语学习者,其来源、文化背景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因而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原因在于,教学主体所具有的不同的个体因素(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特征是其外在表现),它直接或间接决定着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哈萨克斯坦为主的中亚国家学生是笔者近年来汉语教学的主要对象,在教学中,笔者对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主体特点和相关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整理成文,旨在探讨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共性的个体因素。本文依据对汉语学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将其区分为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希望对促进面向中亚地区的汉语教学有一定的意义。

一、积极因素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身上体现出的有利于汉语学习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情感方面,即学习者的动机、态度和性格。 2.性格直率外向,乐于交流和表现。哈萨克斯坦人性格外向、热情好客,乐于结交朋友并直率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语言学习上,这种性格特征就表现为敢于开口、乐于交流。以中亚学生为主的班级,课堂氛围比较轻松,当教师提出问题,他们常常不待点名提问,就脱口而出,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会为无人回应自己而费心思,反而需要花费力气维持课堂秩序。在混合班级中,教师提问要求集体作答时,最先出声且声音最大的往往是中亚学生;要求单独回答时,手举得最高的一般也是他们。即使对自己的回答没有把握,他们也不愿放弃发言和表现的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是学习的动力。哈萨克斯坦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交流的愿望,外向直率的性格特征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留学生中当中很有特色和活力的一个群体。

二、不利因素

哈萨克斯坦学生学习汉语的不利因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区别特征决定的,具有第二语言习得的普遍性;另一种类型具有哈国人自身的特殊性。

1.过度依赖拼音,重听说轻读写。哈萨克斯坦学生的母语哈文和相当于母语的俄文都是拼音文字,了解每个字母的发音,基本上就能依据拼合规律了解词语的发音。汉字从字形上不能直接了解发音,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这种区别,使得哈国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为汉语学习,特别是汉字的掌握带来负迁移。对于初学者而言,不仅每个汉字的读音和写法要依靠记忆,而且还要依靠记忆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对于习惯了拼音文字的人来说,写汉字本身就是一大困难,常常不是多一画就是少两笔。因此,在读和写的环节上,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对汉语拼音较高程度的依赖,哈萨克斯坦的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当被问及“汉语难不难”的问题时,90%的回答是:“汉语不难,汉字难”。在零程度入学的初级班学习了两个月之后,超过40%的哈国学生在课堂上被要求朗读课文时,仍然完全把目光盯在注音部分而不是汉字部分。对于基本能够认读所学汉字的学生来说,正确书写仍然是一项“艰难”而“痛苦”的工作。于是很多学生便对认读汉字、特别是书写汉字产生了畏难情绪,更没有持久性和耐力把认读、练写汉字的环节当作每天必做的功课,结果便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

3.关于语音语调和语法偏误。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的语音体系和发音特点,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正确地发出母语中没有的语音就相对困难。例如俄语中的小舌颤音р[p]就是部分俄语学习者的难点。而汉语学习中,日本人很难区分前、后鼻韵尾n[n]和ng[ng],韩国人发舌尖后擦音[rr]比较困难,等等。但无论俄语(属斯拉夫语系)还是哈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音都比较丰富。特别是在突厥语中,汉语的全部辅音和元音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音位。这说明中亚人在学习汉语时不存在先天的发音障碍。相比较而言,俄语母语的学生比哈语母语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多一点。如前所述,一方面,发出各种汉语语音对大部分哈萨克斯坦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只需要帮助他们克服一些习惯性错误。例如有部分学生习惯性地把前、高、圆唇元音[üy]发成后、高、圆唇元音[uu],把舌面音x发成尖音[ci],但他们并非无法正确地发音,经过提醒是可以改正的。即使在他们普遍认为较难的汉语声调方面,在经过纠正和训练以后,单个语素(音节)的声调都可以达到基本准确。但在此基础上,哈萨克斯坦学生的成句、整段表达却表现出明显的问题:没有轻重音和词距间隔;单个语素进入语流中以后,声调出现异化。在这方面,在本国已经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包括在本国把汉语作为第一或第二外语学习的学生,以及大学汉语专业的学生)又比以零程度进入中国学习的学生表现得更为严重。原因何在呢?由于母语是无声调的,他们对汉语声调的把握是一大难点,尤其是在语流中。在本国接受汉语教育的哈国学生,往往其不正确的声调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纠正,形成了中介语当中“僵化”的部分,即在后来的学习中很难纠正的“顽固性”错误。究其原因,哈国国内的汉语教育存在着问题。俄语和哈语尽管属于不同语系,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对汉语来说语序比较灵活,特别是俄语,宾语(俄语中称为补语)可自由地放在动词的前面或后面,其他成分也常常可互换顺序而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在他们的语言中,语序不是语法手段,词语本身的变形或者黏着的附加成分决定了它们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句子成分的位置发生变换,句子的意义不变。而与之截然不同,作为孤立语的汉语没有词形变化、黏着成分,词是由语素按照一定顺序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的,因而语序和虚词是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哈萨克斯坦人学习汉语时,对这一特点较难适应,句子的语序甚至词序成为他们的一大困难。“我来从中国”,“可以我……?”这样的偏误屡见不鲜,甚至在多次纠正后依然存在。语序问题只是哈萨克斯坦学生语法错误的一个典型表现,其他细节性错误在他们的日常学习中层出不穷,而他们由于急于表达,对于这些错误时常采取高度容忍的态度,致使错误日积月累,在到达中级阶段以后,纠错的任务异常艰巨且收效甚微。以上总结的是哈萨克斯坦学生的一般性学习特征,这些特征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当然也会有一些“例外”,有本国本民族学生身上的优势,却没有他们身上常有的问题,不仅聪明外向,而且勤奋踏实,从不旷课,其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令师生赞叹。从总体来看,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数量增多,但真正学好学优的比例却没有相应增加,应该与上述不利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综上所述,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其鲜明的特点,重要的是,这些特点在中亚国家有一定的共性,如果我们对积极因素善加利用,并且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纠正不利因素,将更有效地促进中亚地区的汉语传播。

热点推荐

上一篇: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工作探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坚定政治信仰党课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最新父亲节给父亲的祝福语十 父亲节祝福语(汇总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