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培养机制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培养机制

小编:

"

[论文摘要]大学生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的趋势,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学生创业能力是一种知识能力,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形式之一。文章在总结前人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依托可行的社会条件并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而实施的一系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并且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策略,包括激励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开设专业创业课程,加强大学生隐性知识能力的开发,营造独特的校园创业氛围和提供全面的社会支持,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 大学生创业能力 内涵 培养机制

创业教育是高校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就业在思想和实践上的升级。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创业的一种,但比社会性的创业具有更独特的价值和内涵。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

创业是熊彼特创新理论在就业中的深化和应用。创业的过程就是激活人的内在潜力的过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最高形式之一。目前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概括:贾少华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将创业设想变为现实的能力,是确保创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特征的总和”;徐晋、杨燕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创造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邹建芬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创办实体过程中所具备的企业运营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可见,大学生创业既是一项大众化的社会活动,也是一项平常化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是一项创造客户关系的活动,能够体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依托可行的社会条件并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而实施的一系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就业行为,需要高度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创新的潜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典型的知识能力,是大学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有效形式之一。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能力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贾少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取路径,认为“大学生不是不善于创业,而是在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问题”。徐晋、杨燕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桌”模型,“以创业课程、创业环境、创业孵化和创业者联盟四个支点来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体系”。邹建芬认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主要有创业意愿不高、教育水平不够、创业能力较低和创业环境欠佳等因素”。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探悉了大学生创业的培育策略,对大学生创业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五个主要策略:

1.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是激发大学生将潜在能力变为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将积蕴的知识转变为实际产品或服务的过程,需要较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地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较为肤浅,稍遇挫折就放弃,缺少创业的意志品质。因此,我们需要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采取灵活的策略,将创业意识融入各种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当然,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并不应该仅仅靠学校,大学生也应加强自我学习,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储备更多的知识,在成就动机、自信自立、风险承担意识等心理特征上完善自己。

2.开设专业的创业课程。大学生创业是近年来所倡导的就业趋向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学上较为滞后,全国范围内仅有少数几所学校成功地开设了“创业学”“创业管理”等课程,这导致大学生对市场不了解,对生产过程不熟悉,对人、财、物的管理缺乏了解,分析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不强。地方高校应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创业课程体系,在就业指导中植入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和相关专业实际的创业内容;同时创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师资遴选上要倾向于选择社会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最好由具有一定社会创业经历的老师担任,他能够胜任学生创业方面的咨询工作,不会出现上完课就走或被学生“问倒”等问题;课程设置上还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多组织参观各种企业、邀请典型的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讲座等活动。 <> 针对地方高校学生隐形知识不丰富及创业能力不强的情况,我们可以开设第二课堂活动课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潜力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的乐山师范学院通过实施《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隐性知识开发和能力培养融于课程活动中,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与学生隐性知识、实践能力培养的紧密关系。学校根据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践性和特殊性相结合,设置了综合类必修、综合类选修和专业类三大模块的活动课程。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将学生社团归为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科技创新和实用技能类,整合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和学生社团的结构体系,具体教学、实践等任务由相应的学生社团来完成。《方案》实施四年来,有两万多学生参加,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组织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模式。凡是能认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同学,在虚心学习、机智敏锐、踏实耐劳、良好品质等创业行为特质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在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营销能力、财务管理、人际交往、洞察能力等创业能力特质方面更加突出。

4.营造独特的校园创业氛围。大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是创业,这一点毫无争议。但是,如果校园内有独特的创业氛围,则会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提高创业的激情。创业氛围的营造需要学校统一部署、全面展开,以社会实践较为丰富的教师为中心,逐步引导大学生将书面知识转化为社会产品和服务。健全、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作、激励、评价机制,坚持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社会化、专业化、基地化,提高学生创业社会实践的实效。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勤工俭学,宽容地看待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特立独行,允许各类失败、试错和纠错的存在,尊重学生的创业实践,正确面对学生行为上的幼稚和思考上的欠缺,大力宣传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对持之以恒的创业者进行表扬,引导学生从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模仿做起,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体会到兴趣和快乐。鼓励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加挑战杯,举办模拟招聘和创业大赛,此外,学校要成立创业协会,各院系成立创业者联盟等,营造比较好的校园创业氛围。比较有特色的院系,如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要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品牌参与专业培训、少儿艺术培训、人物形象设计培训、陶艺培训、广告设计、室内装饰等活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一技之长,又提升了学生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当学生毕业时他们能信心满满地参与市场竞争,很好地为地方经济和文化服务。

5.社会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名副其实的系统工程、民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的培养和大学生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因为社会才是大学生创业的真正舞台。第一,国家应为大学生创业制定优惠的政策和法规,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出台相关细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提高服务意识,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创业程序和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第二,各类职能部门要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减少大学生创业的阻力。如劳动部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为详细的创业信息,建立多种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告知有需求的学生;金融部门为大学生提供及时的信贷支持,落实零利息或低息贷款政策;保险部门可以针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适当地增加创业险种,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税收部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使大学生轻装上阵,走上创业之路。第三,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校友资源等支持,成立“创业之家”,加强创业者之间的沟通、分享、共勉,让他们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第四,家庭对大学生创业要采取理解和引导的策略,打消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顾虑,父母可以将自身的社会实践或创业实践经验传授给子女,引导子女尽快融入创业氛围,使子女感觉有坚强的后盾在支撑他们。

三、结语

创业是时代的潮流,大学生创业已渗透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创新创业型国家的支柱之一。相对而言,我国大学生创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大学生创业管理教育的经验,东西部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整体水平。大学生创业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机构、高等院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参与,只有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积极配合,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这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用18篇) 小学作文大海 小学作文大海是鱼儿的家优质(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