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以学评教: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新视角

以学评教: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新视角

小编:

摘 要: 本文通过师生问卷的调查分析,在分析学生的消极学习状态和传统“重教轻学”的课堂评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草根式课堂研讨,制定了“以学评教”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量表、观课表,提出关注学习状态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实践性策略:设计课堂观察表,团队分点评课,转变“以教论教”为“以学评教”的评课视角。

关键词: 以学评教 小学数学 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改革。新课程提出,要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说,在评价指导思想上更应该实现从“评教”到“评学”的根本转变。但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状态――消极被动。

随堂听课中发现我校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不佳,有的学生上课答非所问,经常走神,表情木然,有的上课睡觉,昏昏然,有个别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拒师情绪。抽样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上课普遍存在以下明显的消极学习状态。

2.懒于思考。当老师提出一个需要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时,问卷显示只有28%的学生选择努力思考,主动解决,45%的学生等待优秀生的答案,21%的学生等待老师宣布答案,7%的学生不想知道答案。

3.不专注学习。专注即为集中注意力,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状态,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一项关于学生上课专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上图表明,58.6%的学生对学习很专注和比较专注,34.4%的学生对学习不够专注,7%的学生对学习很不专注。这些消极的学习状态阻碍了学生的发展,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评价方式――单一机械。

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与教师的课堂评价直接相关,为了了解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及评课行为,笔者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周边三所学校的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课堂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三)课堂评价标准――重教轻学。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指向教学行为,忽视学生学习状态,偏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目的。如一项“您觉得一堂好课应具备哪些重要条件”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心中的“一堂好课”标准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效果,比较容易忽视学生的“学”的真实表现与课堂提升(见下表)。评价标准导向不明直接导致课堂教学评价重教轻学。

另一份教师课堂评价问卷显示教师在听同行上数学课时,最关注的是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其次是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只有13.6%的教师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可见我校现阶段的数学课堂评价“以教论教”的评价理念根深蒂固,“以学评教”的课堂评价机制急需构建。

(四)课堂评课视角――偏离学生。

听评课几乎成了学校教研组活动的核心,但大部分学校的教研组教师听课时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优秀生的个体表现,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评课时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成效,游离课堂中学生的真实学习历程,评课活动有量无质。如以下是我校一次高段数学组教研活动评课简录:

以上评课视角主要指向教师的“教”,偏离学生的“学”。这样的评课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与教师专业的发展。一项教师问卷结果显示,教师主动参与评课的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评课的教师占33.3%,很少参与评课的教师占28.6%,38.1%的教师出于“教研组长布置才会评课”。评课时66.7%的教师关注教学设计巧妙与教学过程流畅,只有14.3%的教师关注学生精彩发言,19%的教师关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提升。

二、“以学评教”课堂评价策略

(一)借用量表评价,全方位观察。

量表评价指就某项学习状态采取量表的评价标准定点观课,深入剖析。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名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相关研究,我们在学习借鉴他人优秀课堂评价量表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以下课堂评价量表。

用评价量表检测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是课堂评价的关键。此量表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使用时将听课的教师分成四组,分不同状态进行学生活动微格记录表,整合各项指标给予等级评定,听课的教师需要熟悉评价指标,熟悉学生与教材,打印学生座位表、课堂记录表及教学设计,准备录音笔。对具有反思研究意识的教师,此量表能逐渐引领他走向有效的生本课堂,改进教学行为。 (二)设计课堂观察表,团队分点评课。

听课教师的课前准备充分影响评价的质量。分解评价标准设计观课表,是课堂有效评价的关键。笔者在课堂研讨课是如何有效评价课堂中学生思维状态设计了以下的观课表(表二),并根据听课教师的特长采用分点观课、评课,收到较好的评课效果。

(三)转变评课视角。

1.淡化“教学目标”,强化“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教案设计时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的目标除了教材外,还立足学情。教师采用课前预习提示单的收集,再确定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有针对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如一位教师上《元的认识》一文时设计了以下的预习提示单:

在统计分析学生预习提示单的时候发现学生预习很投入,所有的发现都是自发的,有些再创造的味道,但是语言表达往往词不达意。例如:“从这点到那点一样长”、“椭圆半径一样长”、“从圆心到圆边的线”……诸如此类,于是她就处处设疑激疑,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相互辩论明晰什么是圆的半径、直径及其特性,鼓励学生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半径”和“直径”这两个抽象概念。这样的学习目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针对性。

2.淡化教学方法,强化学法引领。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组织学习时关注的不是教学方法,而是强化学法引领。自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试验以来,教师的评课视角发生变化,不再只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巧妙,更关注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关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习得,理解能力的养成方面是否引导到位,评价是否关注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实现,评课视角从“以教论教”走向“以学论教”。

3.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状态。

“以学评教”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研究要求中教师分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观课。例如一堂《小数的基本性质》数学研讨时听课老师分别关注优等生的思维发展、中等生的参与状态、后进生的注意状态、师生的交往状态。

案例点击:关注不同学生的参与状态。

本次活动围绕“课堂中如何关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参与状态”进行课堂观课,课前打印班级座位表,用不同的符号标出优等生、中间生、后进生三类学生,设计听课表,听课的老师记录分析参与发言、朗读的学生人次。课后统计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研讨时发现教师如果注重中间生、后进生参与的状态,会极大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参与的状态,但发现教师容易忽视优等生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以学评教”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引领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从“教学”走向“导学”,“教案”走向“学案”。教师听评课关注的对象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走向“主动”,课堂教学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参考文献:

[2]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商发明.课堂教学新理念:以学评教[J].教育科学研究,2004.

热点推荐

上一篇:谈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党支部党员管理监督制度范文(16篇) 昆明旅游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19篇) 优质野外大课堂心得体会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