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班主任的六副“眼镜”

班主任的六副“眼镜”

小编: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策划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更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引路人,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今天,这种作用会更加突出。实践证明,只要戴好、用好以下六副“眼镜”,就能大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高高举起“反光镜”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主任老师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范、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其效应十分迅速,影响非常广泛。所以,一个具有完善健全人格素质的班主任形象,必然成为学生的“审美”中心,会潜移默化、深刻地浓缩成为学生心中的活标本。作为班主任,无论年龄长幼都应以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操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刻以充满热情的语言对待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受到知识的熏陶,在愉快的环境下体味做人的道理;作为班主任,应注意凡事从自我做起,举止不可轻浮粗鲁,谈吐不可放肆无理;作为班主任,自己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民主的工作作风,这样就能把自己身上的“光”不断地反射给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起到学生表率的作用。另外,班主任也可以树立班级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借这些优秀学生的“光”来反射给其他学生,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这样做能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二、时常不忘“平面镜”

首先,用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施行操行评定。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尽人皆如:即物体经平面镜可成正立的虚像,物像等大且关于镜面对称。行为科学认为:人类有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使得每个人都要求对自身评价的公正、客观和逼真。一个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尤其能在学生学习的方法及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做出激励性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操行评语就是学生各方面成绩和特征的“像”,只有操行评语的公正、客观,这个“像”才会成得逼真,也唯有如此才可发挥操行评语应有的激励作用。班主任任何有意无意的“失真”的评语都必然会事与愿违,失去教育意义。

其次,用“平面镜”进行“对照”。凡事要实事求是,要一碗水端平,做事公正、公平,不偏听偏信,特别是不能单凭学习成绩高低来看待学生犯的错误。经调查发现,好老师的主要标准是能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处理事务做到公平、公正。班级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参照系,班级办得好坏,班级工作的情况,必须有比较才有鉴别。“平面镜”把自己的班级和平行班级或其他学年的班级相对比,通过“平面镜”看看班级的整体形象怎么样,找找自己班级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在比较中才会有发展,只有在竞争中才更会有前进的压力和动力。

三、细心观察“显微镜”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之所以能有许多举世闻名的杰作,除了他对自己的作品严格要求外,还在于他的细心和那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班主任也应像雕塑家那样细心地“雕刻”自己的教育对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除了用制度来保证之外,但是在某些具体问题的管理上难免会出现漏洞和不足。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班级发生重大事故,就是因为工作细微之处的不足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改正和完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小的问题,就可能酿成重大事故。想管好班级的“心”,每一位班主任都有,检查扣分了、比赛没有获奖了、考核比别人低了、考试成绩不理想了等,即使嘴上说是无所谓,心里总还是觉得沉甸甸的不舒坦。有管好班级的“心”也就有了管好班级的前提,但是在管理过程中有没有自始至终做到用“心”管理,想方设法地关心班级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将心比心地关心每一个学生,这才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对于班级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管理上的漏洞,班主任要经常用“显微镜”找找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所以班主任用自己的“显微镜”注意观察学生的微妙变化,班主任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缜密的分析能力,善于发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偶发的、突发的不足言道的心理迹象和行为迹象,哪怕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并进行由微知著、由表及里的剖析,细心地培育每一朵花。但是,这些信息常常是呈现强度弱、持续时效短、传递范围小、显性程度差,甚至还会伴有其他信息的干扰混淆,往往不便于观察,极易被忽视。为此,班主任必须用“显微镜”来悉心观察,尽力做到坏苗头立即灭止,好萌芽及时培养,因势利导,曲突徙薪,防患于未“燃”。反之,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就做不好工作,也教育不好学生。

四、特殊情况“放大镜”

人总是有一种成功的欲望,学生更是如此。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在班级工作中,人是第一位的。作为班主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常用“放大镜”在班级范围内照照。因此,把焦点对准学生,不失时机地用“放大镜”意识进行适当的表扬,用激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欲望,应该学会放大学生的优点,看到他们的可爱之处,引导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这样既是对学生本人的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是其他同学行为选择的导向。

对于学生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优点,哪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优点,班主任都应该善于捕捉和收集,及时而充分地分析其存在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影响。对有问题或成绩差的同学要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喜悦,进而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促其发展。

五、培优补差“三棱镜”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每一个班集体中,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智力条件、学习意志、道德观念、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存在一个德、智、体等方面既不落后又不突出的学生群体。他们升学少有把握、特长难得鲜明,很像一束人们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白光,朴素无华、平淡无奇,极易成为班主任淡漠的对象。事实上这个学生群体更需要老师的重视和关爱。这一群体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学习成绩都比较差,在班级同学中还可能受到不理解和嘲笑。这些学生可能在主观上也有奋发的想法,但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时又有点无所适从,感到“很困难、没希望”。经过短暂的努力发现进步不明显后很容易又回到了“起点”:算了吧,反正也赶不上去了,努力也是白忙。这些同学在班级同学和老师的眼中是学习困难学生,而他们整天在教室中忍受着教学内容的轮番轰炸,还要认真听讲(至少要装作这样),还要利用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可能永远也搞不明白的作业(甚至还要“悄悄地”抄作业来应付老师的检查)。他们处在理想和现实的困惑中,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因此针对这一学生群体,班主任要根据三棱镜的“色散原理”,对其进行“色散”分析和“折射”处理。所谓“色散原理”是指: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形成一个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彩带。如果班主任能够发挥三棱镜的“色散”作用,善于用“尺短寸长”的辩证观点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他们的身上所隐含的各种色彩和闪光点,应该用表扬的武器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多创设一些让他们发挥才能、表现自我的情境和机会,不断地运用心理暗示、行为鼓励等方式进行“能量”补给和自信心的培养,使他们产生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让他们跻身到先进行列,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有利于带动整个班集体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六、柳暗花明“望远镜”

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意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质,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教育要面向未来,班主任看学生也要面向学生的未来,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要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切不可因学生一时的成绩低下而放弃关注,不可因学生一时的失误或差错,就认定学生毫无成就,难怪有的学生在自己成年以后,谈到班主任总是耿耿于怀。班主任要站得高,看得远,从“望远镜”的角度去思考班级的工作,在工作中摒弃那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定势思维和“一俊遮百丑”的偏颇思维,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用“望远镜”看到学生的“远处”,看到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驾驭、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用改革的思路去分析班级面临的问题和优势,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找准带动班级、班风发展的突破口,从而创办“特色班级”。

总之,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中要发挥“眼镜理论”的作用,但在发挥作用时更要注意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将“反射镜”“平面镜”“显微镜”“放大镜”“三棱镜”“望远镜”互相交替使用,形成班级管理的“多面镜”,就能大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就可以让我们的班级爆发无限的活力,学生走向成功。

热点推荐

上一篇: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特征及实施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奋斗永不停歇作文 奋斗永不停息议论文(5篇) 我与文明同行作文800字(优秀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