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小编:马建文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代学徒制对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对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必要性分析

1.1 物流行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的需求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每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物流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要求同学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学徒制这种教学模式从内容到方法正是符合时代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在学徒制中强调高职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融合到操作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念素养和操作技能。

1.2 物流管理专业特点的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物流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科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相比概念性和程序性知识的比重较少,隐性的行业技巧知识更多更重要,而且和其他专业相比要求同学们能灵活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到现实工作任务中,根据我们对物流企业所做的调查,大部分物流企业都强调从业的经验,而对知识的掌握要求较少,根据物流专业的这个特点,就要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个实践能力就是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解决物流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徒制这种教学模式就强调对操作性能力的学习,而且它是情境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课堂上就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和实践工作内容,教师或由专家示范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将思考过程外显给同学,然后同学们可以进行模仿,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处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3 现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问题

由于物流管理属于一个新兴学科,其知识和理论体系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实训室建设投资大,学校普遍缺少专业化的实训设备。教学中理论多,操作少,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对现场实际了解甚少,严重欠缺实际知识与操作能力,难以尽快胜任现场工作。这也导致了就业问题,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市场中出现了数量上供大于求、结构上供小于求之现象,学生很难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大部门学生都选择放弃物流管理本专业工作,进行跨专业就业。

2 可行性分析

2.1 企业的合作与支持

推行现代学徒制首先要获得合作物流企业的理解和支持。高职院校在与物流企业合作过程中总会感到一头冷,一头热,企业缺乏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与热情,目前物流行业普遍利润较低,一些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目的是为获得学校的廉价劳动力,对培养学生认识不足。如何提高企业的积极主动性,除了高职院校要向合作企业讲明现代学徒制对行业发展的好处,积极诱导,也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给企业提供一些优惠与约束。被当成现代学徒制范本的德国,在1969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严格规定了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而实施双元制(也称双轨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而现在越来越受关注的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政府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运营,采用商业化拨款方式,即根据学徒的人数、开设课程的数量与培训的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拨款。显而易见,无论是德国的法律保障以及就业资格准入,还是澳大利亚的政府拨款,都是国家层面规则的设立和政策的保障。对中国而言,目前这些都是空白。

2.2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重构

现代学徒制要求对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的变革,培养模式的改变也就需要新的课程体系。作为物流行业,应该建立自己的行业培养标准,目前常见的形式是某个高职院校与某个行业企业制订人才培养标准,这样也导致相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标准不统一。英国的培养模式或许能提供一些借鉴。现代学徒制作为英国技能教育发展规划的建设核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学徒制项目的实施须以相关行业领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Apprenticeship Framework)为依托,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徒制项目的招生要求、起止时间、课程设置、培养过程、所获证书等各项要素。据英国行业技能协会联盟(Alliance of Sector Skills Council)的定义,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是对实施学徒制项目所需满足各项标准的汇总,其制定目的在于保证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的质量持久性以及与国家层面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相契合。可以说,框架体系的制定过程堪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石。

2.3 专业教学团队

推广学徒制,校内专任教师进入企业、企业的技工师傅走上讲台应该是以后教学工作的常态安排,作为专业老师,必须是双师素质,具有活力,学习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作为企业老师,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目前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仍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企业教师虽具有某项技能,但缺乏理论抽象能力。对于参加学徒制的校企双方的老师,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教育教学方法及综合执教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执教能力。

热点推荐

上一篇: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责任与感恩诚信演讲稿三分钟(4篇) 最新水电站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