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旅游给目的地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

论旅游给目的地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

小编:

摘要:旅游业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伴随而来的旅游盛景无论是对旅游经济、旅游物质环境还是社会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其中对旅游经济、旅游物质环境的影响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而就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旅游对于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应当受到重点关注。因此本文利用三大基础理论从旅游者、目的地居民和主客关系三方面进行分析,再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变化和影响进行有逻辑的推理、讨论;从而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引起变化的表现、结果、以及对结果采取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社会文化;变化;影响

一、相关基本概念

旅游影响作为旅游研究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内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旅游物质环境和旅游社会文化三大类别。其中对旅游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针对旅游者(客)、目的地居民(主)和主-客相互关系的影响三方面。本文重点注重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的探究。文中所指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价值观、文化、民俗民风、种族信仰以及大众道德观念和生活质量水平所造成的影响。

(一)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指以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为吸引力,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有目的地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旅游企业可以从中获取经济利益,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地区。

(二)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系统性,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单元,它所包含的范畴极其广泛和复杂:即在旅游的空间和时间系统范畴内所形成和存在的关于社会文化的实物形态和意识精神氛围的总和,他是旅游目的地的精华和魅力所在,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重庆市的洪崖洞,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通过再现老重庆的真实写照,成为了重庆市亮丽的名片。一方面,展现了重庆市的山城文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内涵。

(三)旅游的社会文化变化

本文重点谈论的旅游社会文化变化是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一大现象,针对旅游社会文化的变化的主要论述对象是旅游目的地居民以及主-客双方的关系变化。

(四)旅游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领域的进步已不再是单一的链条形式,同样旅游发展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旅游作为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旅游的本质来讲,旅游活动应当是文化性极强的活动,无论是旅游社自身观念与意识的改变还是目的地特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的冲击,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旅游活动的过程就是实现目的地与旅游者之间产品交换和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两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对于目的地而言,则导致价值观和意识体系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对本真的文化形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旅游给社会文化带来变化的相关理论机制分析

旅游给社会文化带来变化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有机制的各种理论,其中发展阶段理论和涵化理论是影响比较大的理论。在本文的研究中另外还增加有社会交换理论,这一理论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变迁中诸多的新现象有较强的说服力。

(一)发展阶段理论

旅游发展阶段理论顾名思义就是指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业的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阶段的阶段性变化,这些变化中包含目的地旅游者数量和相关旅游产业的变化,也有当地经济的变化。

最著名的就是巴特勒的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理论,在他的理论中,将旅游目的地的演变过程依次整理为: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然而与巴特勒不同的是,多克西和密丽根则是从当地社区居民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多克西利用自己在巴巴多斯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湖区的案例调查,认为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变化可以根据当地居民对目的地旅游发展的角度来划分不同的阶段,提出“愤怒指数”理论,从他的理论中可以得到,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是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广泛遵循着某种成递进的趋势。

(二)涵化理论

当一个社会和另一个在经济上都比较强大的社会接触时,其中处于弱势的社会经常要被迫接受另一个强势社会的许多的社会文化要素,以上所谈到的由于两种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被称之为涵化。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看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的沟通,作为外来旅游者到异地旅游只作短暂的停留,从表面看两者只做表面肤浅的沟通,并不存在涵化。然而单一旅游者停留虽然短暂,众多旅游者则会形成一个整体,影响的效应不可小觑。当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发生接触时,双方就可以通过“借鉴过程”来缩减差异,这样的“借鉴”过程并不对等,但是接触的过程中会受到双方关系的性质,双方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双方数量差异等一些因素的影响。

针对以上所讲的“借鉴过程”,比较常见的就是位于经济比较贫困的地区,往往这样的地区拥有发展旅游的潜质。因此,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变地区贫困的面貌,就会通过改造目的地来适应外来旅游者的需要,不可避免的要用外来价值观和态度,这种看似自发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妥协和无奈。所以,当目的地社会受到冲击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就会被外来的强势文化所同化。

(三)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古典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人与人之间互动行为看成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的社会学理论,它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

从这个理论,可以汇集一点就是人们的社会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对于目的地而言,发展旅游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取经济利益,社会、心理需求在他们看来则是次要的;而对于外来旅游者而言到目的地是为了获取精神的享受,美的新体验,至于其他的文化交流都不是他们所要关心的。无论是目的地居民还是外来旅游者一旦交换完成以后,他们则会对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价,如果发现收益大于付出则会继续保持交换,但如果交换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将会减少或是退出交换。 三、导致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化的因素分析

(一)旅游相对数量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多克西的研究中,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和游客数量的增加,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间的关系要经历融洽、冷淡、恼怒、对抗的过程直至最后阶段。众所周知,目的地发展旅游能够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并且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收益。然而,更多的是旅游活动给目的地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之前所见到的环境影响是一方面,然而对于经过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的损害无疑是一种伤害。

例如:游客相对数量的增加,旅游行为会侧面的影响到当地居民,来访的游客到目的地的大肆消费、以娱乐和游玩为目的的行为会让当地居民渐渐地产生享乐的思想,而影响当地长期传承的辛苦劳作的优良品德。人数的增多同样会影响当地治安的问题,更甚者则会提高目的地的犯罪率。

根据多克斯的发展理论可以得出,目的地的居民的心理环境容量会随着旅游地的相对人数增加与目的地人口最大容量的比列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变化,当游客到访人数超过目的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时,目的地居民就会产生厌恶的心理动态,从而导致整个目的地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

(二)游客停留时间会导致当地社会文化的变化

游客到访目的地的游览时间是导致当地社会文化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的地为满足游客游览过程的需要,当地服务人员将会受到比较固定化模式的培训,因为整体中体现出了一身的“僵硬化”、“模块化”的气息,久而久之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识将会慢慢变得商业化。另外一方面,从社会文化以及接受的形式来分析,有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所谓横向是目的地和旅游者在经济水平和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基本同等的条件下,那么接受形式就基本属于横向流动的,但如果两者在以上两个方面的状态处于高低不等的情况,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就形成“强加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如果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带去比较先进的,新颖的社会文化,对于目的地来讲就是前进的契机;同时相应的一些游客的陋习和腐朽的思想、行为长时间的存在于目的地地区,无疑是一次社会文化的破坏。

(三)不同旅游类型构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从游客的游览的目的分,科恩将游客分为五种类型:娱乐型、消遣型、体验型、试验型、存在型。娱乐型游客在旅游中寻求愉悦为主,不关心真实与否;体验型游客主要体验异地的不同生活和价值观念,主要寻求当地具有真实性的元素;消遣型与试验型,前者并不讲求真实性,属于娱乐和体验之间,而后者关心经历的真实性;最后的存在型一般属于生活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身份的彰显,讲求社会存在感。娱乐型的全身投入到游玩中,去享受游乐给自己带来的美的感受。这一类人会感染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因此目的地居民受到观念的感染是存在的;消遣型与试验型一般会长时间的停留,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的习性就会毫不隐藏的暴露出来,长期以来会给当地的居民正常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影响他们本身正常的作息时间,游客的接受程度也随之降低。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游客,来到目的地都会与当地居民进行行为和思想上交流、互动,对于目的地居民而言,价值观和行为指向会受到游客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的影响。

四、目的地社会文化变化的控制原则和方法

旅游的开发和利用从最根本分析,目的是将一个地方独有的特色展现给社会,因此目的地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更多的应该保持原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精华,尽量减少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导致自身的变化。为此,对于旅游给目的地社会带来的变化的客观存在,在后期的发展中应当遵循一定的控制原则,采用相应的措施,保护目的地社会文化。如何解决旅游给目的地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指导原则和控制方法,两者都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计划、有目的,从整体着眼,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有效措施。

(一)控制指导原则―坚持发展可持续旅游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在不损害其后代发展的需要的同时,满足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要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提高利用率,保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具体到控制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变化,有如下的分类原则:

(1)全面原则:发展旅游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尊重居民的信仰。

(2)参与性原则:发展旅游关键在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协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

(3)保护性原则:旅游本身就是向外界宣传本地美的活动,同时为了发展的长远,必须切实地保护当地的社会文化资源,保证旅游质量的高水准。

(4)收益性原则:旅游的发展规划必须具有收益性,收益性是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从而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的质量。

(5)长远性原则:这是有效开展旅游的重要原则,从长远的目标出发能够延长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保证旅游的不断更新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指导原则,是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控制方面的指导思想。无论是维持或完善当前的旅游,还是进一步提升旅游的社会文化的质量都是长期不变的法宝。原则只能作为执行一项事项应当遵循的准则,更具体的解决目前的问题还需要相应的措施。

(二)控制方法―严格按照旅游社会文化规划开展旅游活动

旅游规划是在旅游开发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旅游开发的范围、步骤和措施等方面的计划。规划的制定有实地的调研,会吸收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开发后社会文化的状况。旅游活动开展需要具有吸引力、凸显目的地个性、特征、文化,尊重当地的习俗和传统信仰。例如广西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山水圣地桂林山水美丽的阳朔风光实景作为舞台和观众席,以经典传说《刘三姐》为素材,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桂林山水的美再一次与艺术相结合的升华表现。一方面从视觉上把桂林山水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还深层次地挖掘出了壮族的民族文化。旅游地社会文化是当地发展的灵魂,致富的法宝,为文化能够保持本真,同时声名远扬,理应当尊重文化,顺应自然,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文化的保护。

五、总论

旅游是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已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奢侈消费,因此旅游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旅游发展在给社会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不良的效应,两者同时存在于旅游中,并相互影响。为了促使旅游的发展更加健康、稳定和完善,还需要政府、各地旅游者、当地居民以及旅游企业的共同协作,共同监督管理;在旅游发展研究方面更应该通过深入、细致地调研和先进、创新的研究方法,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旅游地的发展战略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理论体系。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金融政策支持与贵州省特色产业的发展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参观武汉红色基地心得体会(精选17篇) 戍边战士心得(热门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