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21世纪海上丝路助推中拉经贸换挡升级

21世纪海上丝路助推中拉经贸换挡升级

小编:

一、 中拉经贸进入新常态

(一)货物贸易:超高速增长期终结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拉美)取得飞快发展。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2000-2008年),中拉贸易年均增速高达38%,比中国对外贸易增速高12.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拉美出口年均增长34%,比中国出口年均增速高8.8个百分点;中国自进口增长年均增长44%,比中国进口年均增速高19.8个百分点。

(二)双边贸易:结构性失衡

中拉贸易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贸易失衡。

从国别看,中国对拉美贸易主要集中在巴西、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巴拿马、阿根廷和秘鲁等7个国家,中国同拉美这7国的贸易占中拉贸易的85%,中国对该7国的出口占中国对拉美出口的82%,中国从该7国的进口占中国自拉美进口的89%。

从商品种类来看,拉美主要国家对华贸易的品种也相当单一。2013年,除墨西哥而外,拉美所有国家的5大出口产品占对华出口总额的80%以上。其中石油、铁矿石、铜、大豆、废金属、鱼粉、木材和糖等初级产品占绝大多数。除大豆及副产品外,对华出口产品中的农产品和农业加工品所占比重很小。

贸易结构失衡隐藏或引发了贸易摩擦和“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论”等日益增多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三)大宗商品:超高价周期结束

中国自拉美主要进口能源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这些产品支持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但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进口拉美的铁矿砂、铜矿等原料呈现逐年大幅攀升的趋势,几年内上涨了3倍。中国的巨大需求,对南美洲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拉动非常明显,有力地改善了它们的贸易条件。

中国虽然对拉美出口了大量的制成品,但其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低,经济效益较差;与此同时,中国自拉美进口大量的初级产品则助长了国内相关行业的过热发展,加剧了冶金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国内中小企业在铁矿砂等进口市场上的恶性竞争,推高了这些产品的价格,造成铁矿砂等进口产品的投机活动,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初级产品的进口超过国内的正常需求。 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下跌,有助于中拉贸易结构的改善,也有利于中国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四)中国投资:厚积薄发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以及资本不断积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到渠成,厚积薄发,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出现“井喷”现象。据商务部的数字,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存量达到860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全球投资存量6604亿美元的13%。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的数字并非完全的数字,因为不少中企对拉美及其他地区的投资是经过第三地完成的。所以,中企对拉美直接投资的实际规模肯定会比商务部的统计更大。

中国在拉美地区工程承包业务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3年底,中国累计在拉美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946亿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544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在全球工程承包额的8%和7%。主要涉及天然气管道、电站、公路、港口疏浚、住房、通讯设施等多个领域。

目前,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投资数额尚小,中国虽然在拉美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直接投资者,但还远不是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目前只在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可以算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之一;另一大挑战是,投资领域单一,仅局限于采掘行业,应加大对制造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实现投资领域多元化。

二、 中拉关系与21世纪海上丝路

公元1565-1865年的两个半世纪里,航行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帆船将中国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运往马尼拉,在那里与日本的漆器、东南亚和印度的香料一起,转载上被墨西哥人称之为“中国船”,运往阿卡普尔科。“中国船”运送的亚洲产品运抵墨西哥港口后,一部分在当地交易,一部分经陆路运到墨西哥城和韦拉克鲁斯,而后再运到西班牙;还有一部分货物从阿卡普尔科转运到南美的秘鲁,其中少部分经陆路运到阿根廷等地。

而太平洋丝绸之路回程运来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商品,主要是美洲生产的白银和其他商品。这条海上丝路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促进了玉米、土豆、红薯、辣椒、西红柿、花生等数十种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在中国及世界的传播,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营养,并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证。

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增强了东西方的交往,调整了世界产业结构,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为有2000多年历史的海上丝绸之路谱写出最辉煌和最后的篇章。

三、中拉经贸换挡升级前途光明

(一)货物贸易:尚有空间

首先,中拉贸易在增长速度上需要从超高速档换到中高速档。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代价沉重的超高速增长周期已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是要进一步增加出口制成品的技术含量,逐步提高中高技术制成品的比重,尽可能减少中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增加出口的经济效益。

另外,要兼顾均衡发展,在保持对拉美出口规模的同时,尽尽可能增加自拉美国家的进口,特别是增加自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的进口。下表是CEPAL整理的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从中可以发现,中国自拉美国家进口的商品种类远远低于美国和欧盟从拉美国家进口的种类,因此,中国增加从拉美国家进口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 (二)服务贸易:潜力巨大

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深化改革,致力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国内消费,减少资源浪费,加强环境保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谐社会。这些目标均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在这些方面,拉美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拉美国家在从食品质量到针对幼儿和老人的商品和服务,从地震工程与环境服务到金融服务和品牌管理,以及零售连锁店谈判与管理,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合作的好机会。

(三)基础设施:前景广阔

“一带一路”战略就是要促进中国同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进行了规模巨大、举世瞩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大型水坝、楼房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世界一流的成熟技术和强大的装备生产能力。而拉美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账的情况,对中国资金和技术的需求很大。所以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实现互联互通,可以使中国和拉美国家找到许多新的切合点和合作项目。中国企业在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广阔合作前景,大有可为。

(四)经验交流:互利共赢

金融危机之后,拉美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转变单一的经济结构,从资源型向多元化转型;同时,迫切需要加强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提升价值链,实现经贸关系的多元化。在这方面,中拉之间也有巨大的合作机会。中国有能力帮助拉美国家提高工业生产能力,发展自己的制造业,同中国一起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包括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等,同时拥有充沛的优势产能,中方有条件、也愿意将自己的优势与拉美的发展结合起来,并在投融资与拉方开展互利合作。

(五)人员交流:加强了解

中国与拉美相隔遥远,又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加强人员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可以增加双方的文化交流,增加更多的留学生互派;并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互联互通,开辟更多中拉之间的直达航线,加强双方旅游及交通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目前拉美一些国家在签证方面对中方人员有严格限制,妨碍了商业机会以及文化和学术交流,严重影响了双方的人员交流,很可能使相关国家错失旅游业大发展的良机。对此,中拉双方应积极进行磋商,尽快实现双方人员交流的便利化。

热点推荐

上一篇: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科技创新报告心得体会(专业14篇)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个人方案(汇总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