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小编:

摘 要: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制作与投放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材料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区域活动教学就无法进行;材料的复杂性体现在材料既要保证幼儿有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因而,材料的制作与投放是关系到区域活动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我认为,投放到活动区中的材料至少应该具有探究性和引导性,因为这两个特点是保证区域活动教学得以进行以及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探究性;活动材料;引导性;动手操作;探究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制作与投放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材料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区域活动教学就无法进行;材料的复杂性体现在材料既要保证幼儿有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因而,材料的制作与投放是关系到区域活动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我认为,投放到活动区中的材料至少应该具有探究性和引导性,因为这两个特点是保证区域活动教学得以进行以及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区域活动材料的探究性

探究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活动。材料的探究性是指材料必须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之所以提出材料的探究性,是因为只有那些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材料,也就是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才能“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很多教师对探究这一概念存在一些误解,这是教师提供的材料缺乏探究性的主要原因。教师们的误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将探究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手操作。实际上,探究并不仅仅是儿童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是探究活动。

案例:“超市”

随着中班主题活动“超市”的开展,幼儿在准备“超市”商品的环节里,发现收集的很多盒子和包装袋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十分影响美观。大家商量得出一致的结果:对这些商品进行重新的包装,让它们变成更漂亮的商品!于是,这些盒子和包装袋作为商品“半成品”被投放到区域活动的美工区,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剪刀、胶水、图画纸、彩纸、皱纹纸、油画棒、水彩笔、橡皮泥、双面胶、透明胶……供幼儿自由选用。同时,我还找了很多商品包装的图片贴起来供幼儿欣赏、参考。

小雪和贝贝拿到一个“蛋黄派”的包装盒,发现盒子的一个角破损得很严重,便拿起彩色纸糊起来,却发现这样一点也不好看,贝贝提议:“在这里贴个蝴蝶结吧!超市里有些盒子角上贴了蝴蝶结很漂亮!”于是小雪画,贝贝剪和贴,盒子被装扮得非常漂亮,两人都很有成就感。

在案例“超市”中,幼儿根据材料不仅需要进行较复杂的动手操作活动,更需要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把“半成品”“改造”得非常漂亮,幼儿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间都非常大,这就是探究活动。

其次,将探究活动等同于机械训练。例如,有的教师将训练幼儿使用筷子的活动看做是探究活动。事实上,探究与训练存在很多差异:①从活动目标来看,探究活动是要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理解事物,而训练是要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或机械的操作技能,虽然两者对幼儿的发展都很重要,但它们存在着本质的差别。②从活动的过程来看,探究是有层次的,可以将问题不断推向深入。幼儿可以从易到难,从身边到远处来探索这个世界。训练一般只停留在形成某一行为,然后慢慢熟练、养成习惯的层次上,它难以走向深入,难以引发新的问题。③从活动的结果来看,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事物的探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探究活动的结果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因人而异的,而训练最终形成的是一种习惯或简单技能,它的结果一般是封闭的、固定的、千篇一律的。

那些能留给幼儿更多操作空间和创造空间的“半成品”最具有探究性。这是因为:相对于“成品”来说,“半成品”能够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而相对于“原材料”来说,“半成品”又蕴含了一定的线索,可以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它适应对客观世界缺乏经验的幼儿的水平。因而,要体现探究性,教师应该在制作“半成品”上下功夫。

二、区域活动材料的引导性

所谓材料的引导性是指教师提供的材料应能引导幼儿做出“成品”。引导性是体现区域活动教育性和科学性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我们只强调活动区材料的探究性而忽视材料的引导性,那么教师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提供各种材料而不必管幼儿用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这些材料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所以强调引导性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考虑最终要让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发展等等。可以说,只有具有引导性的材料才能真正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语言指点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操作,而是教师在材料中“指路”。

案例:“自制玩具”

很多幼儿想在“超市”开自制玩具区,于是我在上次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图片供幼儿参考。并根据幼儿的具体需要悄悄地进行材料的添加,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和探索。菲菲拿着一个特伦苏牛奶盒和乐乐商量要做一部手机。可是,盒子上有个洞,乐乐指着图片上的手机说:“插个天线好了!这个手机上就有个天线。”但是两个人没找到可以用来当天线的材料,非常沮丧。这时,我拿了一张彩纸在旁边卷成一根纸棒,然后拿着纸棒走开了。两个孩子高兴地大叫起来:“我们可以像老师那样把纸卷起来做天线!”但是她们又发现要把彩纸卷得可以插到吸管洞里那么细是很困难的,乐乐发现皱纹纸比彩纸好卷多了,尝试了几次以后,她们终于成功地将手机天线做好了。

在案例“自制玩具”中,教师所投放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图片和一个具有提示意义的小举动,幼儿通过材料的引导按着内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线索进行操作,并最终得以完成活动,达到教师预期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材料的引导性就体现在材料上或在材料之间设置的一个个可以保证幼儿做对、保证达成教育目标的控制点上。控制点无处不在,它蕴含在材料的每一细微之处。但是要使这种控制点有意义、有内涵、有艺术性却并不容易,教师需要注意三点:①控制点的设置要因人而异。教师要事先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了解哪些控制点能引导幼儿取得最终的结果,了解哪些联系能帮助幼儿获得知识,进而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设置不同的控制点。②控制点要因材料而异。不同质地、不同结构、不同特性、不同形状的材料有不同的控制点设置方法,教师首先要了解材料以及材料之间的关系,确定控制点在材料中最恰当的表现方法,使控制点有意义、有价值、体现教育性。③控制点要因“成品”而异。教师要考虑希望幼儿最终完成什么样的作品,“成品”与交给幼儿的“半成品”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从“半成品”发展成为“成品”等问题,使控制点确实能引导幼儿把“半成品”变成“成品”。总之,要体现材料的引导性,关键在于发掘材料以及材料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引导作用的控制点。

三、探索性与引导性的关系

引导性和探究性紧密相连,探究性实际上规定了操作空间和创造空间,也就是说具有探究性的材料要给幼儿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留余地,而引导性规定了材料的操作范围和创造边界,也就是向幼儿指明如何将“半成品”制成“成品”。对于探究性和引导性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探究性给予幼儿的是一条宽阔的大路,幼儿可以在这条路上自由行走。但是,走过一段路程之后,幼儿面前就可能出现多个岔路口,这时幼儿可能处于矛盾状态,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走哪一条路,应该向哪个方向转弯。而材料所蕴含的引导线索就可以向幼儿指明转弯的方向,告诉幼儿向哪条路上进发,所以引导性实际上就是矗立在“转弯处”的“路标”。这个“路标”对幼儿的发展特别重要,因为有了路标的道路给人一种清晰、坚定的感觉,任何艰难险阻都可以被克服。

材料的探究性和引导性密不可分,探究性能保证幼儿与材料之间充分的相互作用,而引导性能保证幼儿在探究中获得符合教育目标的发展。因此,活动区内的材料应该具备这两个基本特征。教师也必须处理好两者关系,以赋予材料探究性为基本前提,同时通过考虑教育目标以及儿童的个别差异等来体现引导性,使探究性和引导性有机结合,促使幼儿获得主动的有价值的发展。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校学生管理如何加强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配送服务计划书 最新城管施工围挡工作总结(47篇) 你最喜欢的季节理由作文英语 你最喜欢季节作文(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