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专业化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专业化

小编: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还没有固定的专业教师队伍,如何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专业成长;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创新,培养创造精神,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如今,学校里十分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钟启泉教授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专业化。[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一直是教育界非常重视的话题,然而就现实群体而言,学校只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因此,思考和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了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1.学生现状

目前,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就业的压力,不得不一味地将知识客观化、体系化、教条化、繁琐化,忽略了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和生命个体的基本需要。当今学生创造力与动手能力很差,知识脱离实际,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较少,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

2.新课改呼唤综合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呼唤生活世界的回归。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3.师资现状

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广大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

二、教师专业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提条件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就是教师从非专业到专业的转化过程。这便意味着专业化的教师要具备以下条件:教师首先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因为“专业”资格不仅需要获得,更需要“维持”,教师还应成为一个研究者、教育实践的反思者,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经验,是任何理论代替不了的,对实践的反思与研究,或许正是教师专业不可替代的最鲜明标志。[2]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全新课程。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

3.教师专业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

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只有实践才能有所体会,而在这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强调改变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并通过这种课程参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综合性”,“实践性”;而教师专业化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强调“专业性”。我们应该把“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统一,两者都要关注。

三、对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一些设想

1.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互动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1]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其次,教师要拥有对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等等,这就对指导教师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没有合适的教材,需要教师在课程目标指导下,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施。指导教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因疑生趣,使其产生创新动机,激活创新行为。

2.影响教师专业化的因素

首先,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虽然我国教师大多数出自师范院校,但反观我们目前的师范教育,在专业化教育方面还是十分薄弱的。我们国家实行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国家在教师教育的宏观政策上也在加以引导,如2002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建设的意见》,对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意义,“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专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和措施,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应注意的问题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都是国家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举措。[3]

其次,要完善学校功能,改进学校管理制度。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而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新课改要求我们对学校的功能重新地定位,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使得学校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场所。学校管理制度切合实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更能有效地促进管理HYPERLINK “http://www.zwxz.com” o “” 制度的科学化,从而全面提高HYPERLINK “http://www.zwxz.com” o “” 教育质量。

最后,要树立专业意识。强烈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追求,会使教师在每一个专业成长的环节上孜孜以求,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当然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关键还是靠自己,关键是要实现“个人专业的自主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机遇,新课改中的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意识,专业发展的意识,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作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不要作课程改革的旁观者。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力部分地下放给了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不再是课程产品的被动“用户”,而是课程产品的决策者、生产者、创造者、评价者和管理者。[4]但是我认为,教师专业化还必须考虑社会反馈,不能单纯的靠考试等形式来判定教师的专业素质,还要联系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来判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好载体。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更新观念,积极参与该课程的研究工作,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吸纳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水平。我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昔日的教书匠个个都将成为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教学高手。

参考文献:

[2] 袁贵仁.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 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傅树京.教师发展学校:理念及特点[M].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五期.

[4] 蔡其勇.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中国教育学刊,2003:第八期.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医院领导班子批评与自我批评 最新学校姓名更改申请书 更改姓名申请书(优秀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