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的防范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的防范

小编:

摘 要: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重大战略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执政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防范经济退化的风险、政权异化的风险、意识形态淡化的风险、社会矛盾激化的风险,提高党的科学发展能力、利益整合能力、思想引领能力、危机处置能力和组织革新能力,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忧患意识;能力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面临复杂的执政风险。一是综合国力大幅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结构性矛盾更加复杂;二是我国面临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与国内利益多样化相互并存;三是干部队伍出现代际转换,党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问题。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党尤其要高度防范经济退化的风险、政权异化的风险、意识形态淡化的风险和社会矛盾激化的风险,化危为机,化险为夷,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防范经济退化的风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这一原理要求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以贯之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越到改革关键点,越是步入改革“深水区”,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越多,越要防范动摇党的基本路线的危险和经济退化的风险。

(一)防止市场化改革的退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各种矛盾的叠加效应日益凸显,这时候既要防“左”又要防右,既要防止改革变成改向,又要谨防停止或动摇改革的步伐,防止“文革”思维的回潮,打着公共利益或人民利益的旗号反对改革。实践证明,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国有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改革方针,坚定不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防止特权经济和垄断经济的产生,尤其是防止个别国有企业的垄断、金融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应该看到,现在少数部门确实出现了垄断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垄断行业的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持续上涨、垄断领域缺乏正常的市场竞争压力、垄断的高额利润回报社会不足的现象,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对此,我们必须解决这一问题,防范市场化改革退化的风险,防止经济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

(二)防止经济调控的退化

政府在经济的宏观调控方面,承担着主导作用,但宏观调控不能退化为微观经济干预。当前,特别要防止少数地方政府退回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位置,造成功能错位和缺位。比如,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其核心功能与主要工作目标,造成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结果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一些基层政府扩大行政权力的边界,介入土地资源的各个配置环节,不但形成“土地财政”的非正常局面,而且造成少数干部的“经济寻租”,在房地产调控问题上执行不力,打政策“擦边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政府仍然把GDP的增长速度作为经济调控的主要指标,调控的理念依旧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造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履维艰,投资结构与消费结构扭曲,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缓慢和内在需求不足同时并存。还有一些政府把财政状况同物质生产的增长直接绑在一起,造成“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死灰复燃。所有这些,与科学发展的要求相违背。这是部分政府的经济调控退回到计划经济思维的表现。

(三)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化。

当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面对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执政党要特别防止一部分人或阶层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而形成既得利益群体。如果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特殊利益而将大量社会财富从社会和公共领域转移给特殊利益集团及其利益相关者,将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带来巨大危害,同时也将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稳定与安全构成巨大隐患。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被边缘化的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面临不公平的分配机会和相对稀缺的就业机会,容易产生被剥夺情绪,进而产生“剥夺剥夺者”、“仇富仇官”的非健康社会心理和体制外的群体性事件。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促进全能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优质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让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二是科学把握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打破把非公有制经济与意识形态简单等同的片面认识,加快国有经济由数量型向功能型转变,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社会化改造,把优质国有资本集中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有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公共服务的竞争格局中来。三是建设法治经济,把各类现代市场建立在法治基础上,推进基层政府的财政民主化改革,进一步改革财税体制、价格体制、土地产权制度,科学调整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劳动力和人口政策,通过实现生产要素等重要资源的价格市场化,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科学发展。四是把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防止单兵突进。要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加强这“五位一体”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建设,科学规划和协调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目标,构建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的融合布局。

二、防范政权异化的风险

防范社会主义政权异化的风险,有很多重大课题要破解,但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破解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史上一直没有成功解决的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实现党长期执政与解放、保护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合,二是如何实现党长期执政与民主政治发展的结合。对第一个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党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性把握,做出了初步的回答,如今还在进一步回答;对第二个结合,尚在艰辛探索,依然任重道远。

长期执政与民主政治的结合,主要表现为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有机结合。科学执政,就是要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按照执政规律来执政,它解决的是执政的科学性问题;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它解决的是执政的人民性问题;依法执政,就是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它解决的是执政的法理性问题。科学执政是前提,没有科学执政,不掌握执政规律,没有认识到民主执政的重要性,就不可能自觉做到民主执政。民主执政是根本,只有一个发扬民主的执政党和政府,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保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都需要制度化、法治化,没有法治作保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是不能长久的。所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必须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民主执政,重点要处理好党与民众的关系。一方面,要解决好为民执政的问题。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执政的根本目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民执政的核心是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是发展村民自治、社区自治和企事业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二是以社团组织发挥组织作用和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参与制民主;三是以致力于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等基本制度的完善为主要内容的代表制民主;四是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的党内民主。另一方面,要解决好靠民执政的问题。人民是权力的真正拥有者,但人民并不直接掌握具体的权力,而是通过人民委托的代表来行使权力。这种权力的运作模式存在着权力的使用有违背人民意愿的可能,这就需要人民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人民对公共权力的制约是整个权力制约体系中重要的部分。落实人民制约公共权力的关键是落实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和选择权。发展民主,就是要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切实保障党章赋予党员的民主权利和宪法赋予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不断拓宽监督渠道,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有效的机制,使权力运行置于严格的监督制约之下,从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所在,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所在。

科学执政,重点要处理好党与政府的关系,按照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确定政府运作的法理边界。在公众政治参与的条件下,构建现代政府的基本框架,要科学和规范政府的运作机制。一方面,党通过对整个政府职能过程施加影响来体现领导。例如:通过组织选举,把党的精英推荐给公众,进入权力机关掌握政权,通过组织和动员民众,表达民意和利益诉求,对政府施政进行监督,对施政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进入政府的党员,来体现政党对政府决策和执行的影响等等。另一方面,党的活动不能越过政府运作的法理边界。作为一级组织和政府及其部门发生行政从属关系,或是代替政府行使任命、撤职、调动等权力等,都是有违民主政府规则的。过去我们以党代政、党政不分付出了很大代价,其教训是深刻的。总结历史的教训,可以肯定地说,党组织作为居于政府组织之外的一套系统而行使公共权力的体制,是造成推诿扯皮、无人负责、官僚主义盛行、行政效率低下、政府缺乏权威的一个根本原因。

依法执政,重点要处理好党与国家的关系,依法区分党的领导权、执政权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为党依法执政提供制度保障。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政权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构。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党和国家的关系,党领导立法、行政和司法,但不代替他们的职能。对此,必须按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科学界分党和国家的活动边界,做到相互监督又高度统一。要切实做到依法执政,通过贯彻实施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员直接执掌政权的形式,取得党的领导和执政的最佳效果而不挫伤政权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党要总揽全局但不包揽全局,党的领导和执政应当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而不是在实践中降低这一地位。这首先表现为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而不超越于宪法和法律之外,更不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要从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出发,适时改革和完善不适应党依法执政的体制,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权限明确、程序规范、制约有效、运作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为党依法执政提供制度上、机制上和程序上的保障。

三、防范意识形态淡化的风险

创新执政党意识形态,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后各国政党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面对社会结构的变动、经济全球化浪潮、科技革命的兴起和信息传媒技术的进步等客观环境的变化,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党,包括资产阶级政党如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等、西欧社会党如英国工党和德国社民党等、民族民主政党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等,纷纷对自己的意识形态作出调整,把许多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整合进来,从而大大增强了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近20多年来的世界政坛风云启迪我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同样是执政过程中始终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是保持长期执政并执好政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坚决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理论基础。它既通过理论→政策→实践的逻辑,直接关乎执政绩效,又通过意识形态的说服和动员功能,唤起对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信仰。作为正在发生着伟大历史性变革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能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牢牢把握思想文化领导权,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前途命运。西方近年来的文化攻势表明,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和斗争,实质是要不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斗争,但这种政治斗争大量地、经常地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理论斗争。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当前,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价值取向多元化并不等于价值导向可以多元化。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否则,就会失去全党全国人民前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容易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 其次,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剔除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已经过时的观点和主张,及时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二要完善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理解与沟通,让传统意识形态为现代政治生活服务,警惕某些人对传统的极端不理智行为。在承认不同利益群体差异的前提下,实现多元整合,创造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够为人们提供核心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这就要加强与当代各种学术思想的对话、交流和论争,吸收其中有价值的成分,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当代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三要创新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增强意识形态的亲和力与说服力。表达方式要进一步简洁明快,朴素流畅,贴近生活,富于时代感,尽量贴近大众,使用民间话语,具有平民风格。比如,用小事说大理,用身边的事说国事,用老百姓的话讲老百姓感兴趣的事,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这样,理论才能为群众所掌握,并且变为群众的力量。同时,我们的意识形态应当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兼收并蓄,成功地解释社会变化,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必须看到,世界思想宝库是丰富多彩的,西方用以指导其政党实践的某些理论也是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我们要批判性地吸收各种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点,借鉴资本主义但又高于资本主义,借鉴世界人类文明又超越所谓的“普世价值”,使党始终在理论上高屋建瓴,走在时代的前列。

再次,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从国家政治层面上看,民族主义情感与理念是一种可以维系和巩固政权的凝聚力的“天然”政治资源。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外部压力和危机时,只有诉诸本国和本民族的光荣历史、文化、勇气和智慧,才能通过激发民众的民族情感,从而取得国民对该政权的执政合法性的认同。而民众也会在为国家与民族而献身的义务感中激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以主流文化为基础,对社会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整合力,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从以主流文化为基础的爱国主义理念中挖掘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必须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资源,这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安全。

四、防范社会矛盾激化的风险

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是党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目标。社会不公容易产生并积蓄社会矛盾,带来执政风险。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针对利益主体多样化和利益差异化、扩大化的复杂形势,健全社会利益保障机制,更加关注和维护社会主体阶层的利益,最大限度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建立健全社会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

一般来说,政党都是以某个阶级为基础的,但一个党一旦成为执政党而长期执政,在坚持阶级属性的同时,不宜过分强调自己只是某一个利益群体的代表,必须兼顾最广泛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要求,使自己成为各个利益集团关系的平衡器,这是政党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也不例外。当前,建立有效吸纳各种利益诉求的利益代表、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党除了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信访、传媒这些基本的利益表达机制外,应更多地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更多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拓展党群沟通渠道,探索干部与群众直接联系机制和互谅互助机制。建立、疏通民众利益表达渠道,党政部门应亲自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健全双向的利益沟通机制,从而及时全面地获得公众利益需求的真实信息,为政策提供准确依据,使政策制定立足于公众的利益诉求之上。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使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认可和实践,把各种合法社会组织的政治意愿吸纳到正规的政治渠道中来,把不同的利益和意见整合为公共政策,防止或减少群众在国家体制外利益表达。

(二)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与社会激励的保障机制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呈现易发多发态势,这要求党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要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所谓公平,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否合理。公平作为经济关系,指分配原则,决定一定的主体应当享有什么样的经济利益;作为社会关系,指人际相处的平等地位和行为准则,防止个人利益的追求对他人利益的侵害;作为政治关系,指一种社会制度和执政党的主张,体现出公正合理地配置权利与义务,保持亲合稳定的社会秩序。当前,促进社会公平就是要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调动的社会。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通过提高效率来进一步促进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要重视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又要重视解决好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从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看,农民工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地注意保持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因此而人为压低职工的工资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全社会都要牢固树立善待进城务工农民、关爱进城务工农民的观念,从促进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和谐的高度,关心进城务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等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从而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更新社会管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在服务中管理,寓管理于服务,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激发人的潜能和社会活力,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摸清现阶段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深入认识和分析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关键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热点推荐

上一篇:曾彦修与良心、人道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专业应聘自我介绍的开场白说范文(15篇) 最新锻造过硬作风心得体会(模板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