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小编:宋建军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外国文化例如欧美文化、日韩文化的强势进入,外国流行思潮及道德观念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极强影响甚至是深刻侵袭。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低下却成为了普遍现象。对此,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之中,核心的危机便是自性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①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中国的中国性最显著的体现和载体之一。因此,近年来,国家领导、相关领域学者或者普通民众对于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应当起到的作用或者现状都颇为关注。为详实了解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与趋势,笔者主要以大学生、高校、道德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对中国知网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了搜索,得到了数百篇关于传统文化、大学德育的文献。其中,笔者主要对2000年以来、相关性较强的重要文献进行了研究,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与特点,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抛砖引玉。

一、古代主要伦理道德思想与大学德育的理论研究

沈广斌对中国古代主要的各家德育思想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例如敬德思想。例如,孔子把教学内容分为文、行、忠、信四个方面(《论语述而》)。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提出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认为任何人的伦理道德观念都不是天生具有的。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生之也(《荀子性恶》)。董仲舒批判继承了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指出人性有性、情之分,有善有恶。经学大师郑玄认为:本立而道生,言以学为本,则其德于民无不化,于俗无不成。(《礼记正义》卷三十六)。除古代传统道德思想之外,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在人才培育方面提出了两大主张,即尊德性和道问学,强调一个有才之士首先须要具备高尚德性。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严复提出要鼓民力、开民智、培养具有新民德的新人。蔡元培在1912年提出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五育并举思想。

李希等提出大学德育首先应当厉行四为,即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思录拾遗》)的理念。其次,大学德育的信念应必有四得,即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庸》)。意为真正德行伟大的人必定得到高位,必定得到厚禄,必定得到名声,必定得到长寿。然而,对于此四得,笔者持不同意见。正如人们常常期望好人有好报一样,但是事实上,道德高尚与好报之间不一定成正比。道德高尚的人不一定会得到高位、厚禄等回报,因此,将是否保持高尚的道德行为建立在是否会得到好报的心理基础上是不稳定与不可持久的,因为一旦人们发现高尚的道德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好报之后,道德行为就会消减甚至消失。因此,笔者认为,孔子的四得思想还需要理性看待,剔除其中的不合理性。

黄河在提到了孔子在其学习过程论中提出并阐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这五个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共同促进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程序。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及个案研究

受启发于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窦竹君阐释了古代从事书院教育的一些名家言行及其德育观。第一,德育为本,修身为要。例如,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创办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首先提出五教之目,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第二,心忧天下,忠勇报国。明末东林书院是心忧天下的杰出代表。书院丽泽堂顾宪成所题的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人人皆知,体现了学生应具有的政治素养与社会公德。

针对青年传统道德教育传播活动创新的应对策略方面,梁刚论述了青年传统道德教育传播活动创新的压力因素是中国人的自性危机,即中国人正在丧失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中国性,这首先表现在商业资本强力渗透,其次在于外部逸致噪音强烈干扰。基于此,作者提出了青年传统道德教育传播活动创新的分众策略、泛在策略、协同策略、定制策略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

在大学生网络生活大背景下,卜慧芬认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普及为高校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事实依据。正如徐干在《中论》所言: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端也。网络世界常常存在所为之事,人所不知,己独知也的条件,这为网络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心理空间,这时人们真实的道德状况最容易展现出来,这种真实性甚至大大超出了现实生活中道德表现的真实程度。基于此,作者从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慎独出发,讨论了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当从培养自律能力着手,养成学生慎独的品格,即使在幽微处也能够保持合乎道德准则的道德行为。

从大学生科技道德现状(生态伦理缺失、网络伦理缺失、对于科技知识的不当获取与使用、学术造假泛滥成风)出发,郗芙蓉等阐述了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的科技道德价值。

在人才培养的德育模式上,肖巍一方面从儒家道义论以德性为起点和归宿的德智统一论的传统,另一方面从墨家功利论为代表的以智(利)为起点和归宿的德智统一论的传统两方面出发,讨论了德智在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关系。提出在两者的统一中,德与德育始终居首要地位,但它并不能代替知(智)和智育,更不能替代对方。

从中医类院校学生培养的实际出发,吴新菊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其次要增强家庭责任感教育,尤其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曾子曾说: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礼记》)

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李仁卿认为中国传统职业道德思想可以用于当代职业教育中。第一,敬业乐业。孔子提出敬事而信(《论语学而》)。韩愈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第二,以义取利。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孟子也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滕文公下》)。这些思想都集中表现了儒家先贤以义制利的原则。第三,办事公道。韩非子认为: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韩非子饰邪》)此外,作者同时提出,必须对中国传统职业道德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并找到传统职业美德与当今道德要求的契合点,加强大学生国学教育和社会实践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作为构建民族德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抓手,黄海安提出针对壮族进行传统道德独特的教育方式,一是以歌传教,二是以故事传教,三是以文体活动传教,此外还应积极深入到壮族地区,结合实际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基于大学生语言伦理道德混乱的现状,张志坚揭示了大学生盲目接受和使用各种新词语、随意化、鄙俗化、误用、乱用等趋势,提出当代大学生的语言行为应合乎我国民族礼、仁、忠、信优良道德准则。

此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实际应用,还有几位研究者介绍了其具体实践或个案研究的成果。曾云莺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社科部开设《中国传统道德与文化》课程的经验,进行了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作者提出了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应当高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这一理念。余靖等通过问卷方式选取了某省7所大学5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这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主动学习并接收传统文化积极性不高,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很少,甚至认为传统文化可有可无。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研究特点与展望

第一,在研究思路上,大部分研究都是通过文本分析来说明某些传统文化的德育优势,但是,鲜少有文献对传统文化的不合理性进行系统研究。因此,笔者认为,未来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应当更注重批判地学习与接受。对于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甚至谬误的价值观念,要进行批判和摒弃,以防腐蚀人们的道德的。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所有文献都是建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并且以理论研究、理论与应用研究为主,仅有少量文献以个案研究为主。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理论型研究以文献分析法为主,个案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该领域理论研究、基于理论的应用研究偏多、个案研究极少的现状,可以看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大部分学者还只是或只能就事论事,缺乏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社会各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还未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其次,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的课程体系较为统一,因此,在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具有一定难度。最后,在大学德育第二课堂例如校园文化、校园网络、社会实践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不够甚至存在空场。

要使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切实发挥作用,首先需要社会、国家对传统文化进行有力传承与推广。我们要真正发掘出传统文化中具有德育价值的部分,并善加利用,提高大学道德教育实效性与生命力。其次通过广泛的教育来将其引入大学德育的各个方面,如此才可能有望重新塑造中国人的中国性。

热点推荐

上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养老院长培训的心得体会总结(实用20篇) 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方案及措施(模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