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新新媒介》带给我们的

《新新媒介》带给我们的

小编:

前段时间,看完了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莱文森的《新新媒介》一书。在阅读之前,我看到了对这本书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一些权威人士、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认为它洞察了新媒介的各种属性和发展前景,是一本难得的学术性权威著作;而另一种则是网络上相当一部分读者对这本书的极力批判,认为这本书无论是在翻译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和明显的弊病,难以称得上是好的书籍。其实,我本人也是怀着“试试看”的态度阅读了此书,读完之后发现,两种观点都在书中得到了呈现。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它不可能一无是处,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是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技术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速度如此之快,媒介理论研究更是如此。所以,我们更重要的是虚心学习,加强交流,丰富理论经验。如果一本书籍能够给我们带来哪怕一丁点的启发,那么这也算是值得的。因此,本文也是秉着客观的态度对《新新媒介》一书做一些评价,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新新媒介》作者保罗・莱文森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社会批评家和音乐人,他在媒介理论方面独树一帜,理论观点新颖独特,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建树,可以说是个全才。在媒介理论方面,他有《软利器》《数字麦克卢汉》等著作,为媒介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他也是媒介环境学派的新锐人物,被称为是“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这一点在《新新媒介》这本书中有所体现,书中作者试图运用麦克卢汉的研究视角来审视当前的媒介环境,使麦克卢汉的观点在新媒体时代得到发展。

何谓“新新媒介”?这是本书所提出的新概念,新新媒介不同于新媒介的特征是:新媒介用户不得不等待别人生产的内容,而新新媒介用户拥有选择生产和消费只为他们提供的新新媒介内容的权利,他们是消费者/生产者的共同体。《新新媒介》是一本理论性不强但实用性很强的书籍,其以美国当前活跃着的新新媒介――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为切入点,对新新媒介的基本属性进行了阐述,对如何操作这些新新媒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本书也试图探寻新新媒介与新媒介、旧媒介、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关系。本书在理论方面有所创新,尤其是对于当今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往的媒介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媒介环境。因此,当前的媒介环境尤其迫切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媒介理论。在这方面,《新新媒介》本身就是产生于当前媒介环境,其理论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填充了当前媒介理论的空白,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这本书在媒介理论创新方面的贡献不可忽视。

首先,本书最大的理论创新点就是提出了“新新媒介”这个概念。互联网成熟以后,有人把新一代媒介称为社交媒介、银屏艺术或Web2.0,莱文森对这些概念都一一否定。因为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所有媒介都具有社会性,所以社交媒介并不妥当;银屏又不能充分涵盖新新媒介的传播渠道,例如类似于播客和纯音频的新新媒介,其并没有通过屏幕来进行传播,所以称为银屏艺术也不准确;而数字不能表达具体内容,难以做到严谨而准确。因此,作者开创性地提出了“新新媒介”这一概念,这个概念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表达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也满足了当前的学术需求,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

其次,本书还预测性地提出了新新媒介的发展未来。目前新新媒介的软件和硬件都在飞速发展,新新媒介的未来离不开硬件技术的进步,现在硬件技术发展迅猛,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布和接受任何信息。而关于新新媒介未来的发展方向,莱文森在本书中提出,未来的媒介不是“后”新新媒介,也不是“新”新新媒介,而是新新媒介的“超级版”,即“仿生版”。但是关于“超级版”的新新媒介是什么形式的媒介,书中莱文森没有具体展开来阐述,但不管莱文森笔下的新新媒介的“超级版”或“仿生版”到底是什么样的媒介,这种思想起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和思维方式。

再次,作者在书中也对新新媒介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加以论证。互联网产生以来,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以来,美国的大选和一些政治事件都离不开新新媒介的身影。书中作者从维护《第一修正案》、“占领华尔街”运动和阿拉伯之春等一些列政治事件入手,分析了新新媒介在政治事件中的推动作用。政治上,新新媒介在传播方式和传播范围方面的特质使得政治由原来的精英政治向公民政治转变,虽然这个转变现在说来还为时过早,但是很明显,现如今新新媒介使得政治精英制定政治决策时开始考虑每个公民的政治权益。换句话说便是,新新媒介使民主政治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实,我们应该深知这样一个事实,当今的社会,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与新新媒介关系密切。这一点不可否认,也是我们新媒体理论研究关注的领域和研究方向。

最后,《新新媒介》重视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书中处处都体现出麦克卢汉的媒介观点,可见作者受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影响之深。麦克卢汉的媒介观点新颖独特,独树一帜,被当时的传播学者所不齿,并说其是“奇谈怪论”。但是现在看来,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确实正被逐渐印证,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理论至今仍发挥着其独特的光芒。如今新媒体时代,技术对媒介发展的重要性也与麦克卢汉对媒介技术的重视不谋而合。而在本书中,作者莱文森也着重从技术方面对新新媒介进行阐述,认为硬件和软件技术是新新媒介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莱文森同时指出,技术不是万能的,关键看发明这些新技术的人如何控制和掌握。另外在媒介发展问题上,作者认为,每一种媒介技术的产生都是对已有旧媒介技术的补充和完善,它们相辅相成,在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媒介环境中共存。我对这个观点一直以来都深信不疑。

虽然《新新媒介》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为我们的媒介理论研究带来很多启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本书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上存在重复,逻辑性不强。作者是按每种具体的新新媒介来安排章节的,比如,Facebook为一章,Twitter为一章,这种纵向的章节安排导致内容上缺乏联系,逻辑性不强,甚至出现重复。每一种新新媒介都有其特性,但也有着共性,每一章在阐述个性时不会重复,但在阐述共性问题时,每个章节之间难免不会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 第二,论证不透彻,结论不清晰。有些方面,作者只是提出问题,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书中提到类似于Myspace等一些新新媒介的衰落,但并没有明确分析其衰亡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书中关于新媒介和新新媒介的分野问题的阐释也是模棱两可。比如,书中把Wikipedia和Blogging列入新新媒介行列。我国学者通常认为新媒体脱胎于被莱文森否定了的“Web2.0”时代,其互动性强,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被打破,变得模糊,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麦克风”,都能随时随地“发声”。而博客、百科是互联网发展前期Web1.0时代的产物,其互动性、灵活性并不强,这与书中所谓的新新媒介特征并不太相称,但是《新新媒介》这本书却仍旧把博客、百科纳入新新媒介行列。由此看来,新新媒介比我们平时所说的新媒体还要“旧”。其实在书中,作者已经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媒介界定标准,他对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的界定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义。我们不能说这种重新定义是好还是坏,只能说这是一个新的的界定媒介发展阶段的方法。

第四,本书只关注PC端的新新媒介现象和问题,缺少对手机移动端的探讨。手机移动互联网是当前发展最快的领域,也是新媒体研究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莱文森在《新新媒介》这本书中倾向于对电脑端新新媒介的探讨,缺少对移动新媒体问题的探讨。所以,这一点是滞后于当前媒介技术发展步伐的。

第五,翻译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导致内容稍显冗杂,长篇累牍。

先抛开《新新媒介》这本书不说,我觉得我国当前的媒介理论研究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我国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新媒体理论的缺乏,开始把目光转向新媒体理论研究,但问题不可回避。首先,以针对新媒介本身进行的个案研究为主,难以形成系统理论。其次,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定性的分析,缺乏量化研究。最后,研究视域较窄,大多数研究只关注媒介技术本身,而缺乏对媒介运营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或者只关注媒介发展等媒介自身问题纵向研究,而缺乏媒介环境与其他因素关系的横向研究。

其实,万事都有双面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一刀切。关于保罗莱文森的《新新媒介》,我们也要辩证对待。这本书本身肯定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我们更要看到的是它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启发。上文已经提到,如今的媒介技术发展异常迅速,更新换代速度之快,媒介环境也是变幻莫测,在这样一个媒介发展现状面前,我们的媒介理论就显得异常捉襟见肘。换句话说,互联网新媒体迅速发展,传播学者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媒介理论出现断层,大多媒介理论停留在过去的媒介环境,缺乏创新。而《新新媒介》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新媒介研究视角,拓宽了媒介研究的领域。也正如前文所说,我们现在的研究如果能够为我们的媒介理论研究提供哪怕一丁点的启发,那么我们的努力也是值得的。面对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而与之相适应的媒介理论却相当匮乏这个现状,我们对新理论新思维要抱着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虚心学习,以期望各种观点相互促进,进而产生聚变效应,促进媒介理论的突破。

热点推荐

上一篇:莫言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心得体会(实用5篇) 2023年爱护花草树木的宣传标语简笔画(大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