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谈绘画艺术中的节奏

谈绘画艺术中的节奏

小编:

谈绘画艺术中的节奏 谈绘画艺术中的节奏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谈绘画艺术中的节奏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强弱缓急的变化和重复,侧重强调同一因素的反复交替。而绘画中的节奏则是指绘画构图结构中物象长短、强弱等变化有规律的交替组合。观众的眼睛在追视这些反复出现的形式要素时会产生韵律感,而这种情绪上的感受来源于对大自然的体验。如星空的运转、四季的交替、波澜的汹涌、山峦的起伏、梯田的层叠、房屋的交错等,这些无不以波状错落、层层渐递的形式而使人产生运动的节奏感。韵律比节奏更委婉动听,更富于情感。绘画中的节奏和韵律往往交织在一起,使画面形成美感,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

一、节奏的构成

1.点、线、面的节奏感。原始绘画为什么能具有如此永恒的魅力?好的绘画作品为什么会给人一种韵律感、节奏感?这种韵律感、节奏感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细细研究 ,我们可通过画面上粗犷的线条感受到作者心灵的震撼。线条或刚或柔、或曲或直,线条的松紧、虚实、排列等,这些都构成了画面中的韵律节奏,使人觉得画面生动有起伏,有韵律感。线在这里实质上是一首无声的乐曲 ,是表现力很强的情感轨迹。当我们看到画面中有一块竖方形时,会觉得没有节奏感,但看到两块竖方形时,节奏感开始萌生,再看到三块以上时,节奏感便产生了。因为看第一块时,只是单独的视觉刺激,而看到两块时形象有了交替重复,看到多块时,视觉在追视物象时产生了强弱的重复刺激,容易引发内心的节奏反射。假如,我们把这些竖方形排列得更加有序,那么这种节奏感会更加强烈。很多作品都是利用点、线、面的有机组合,使平静的长线与欢动的短线及小圆点等几何形协调起来,于是产生了节奏感。绘画中的线条、色彩、明暗 ,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用“韵律”来概括。莫奈画中的冷暖关系,伦勃朗画中明暗调子的虚实对比,马蒂斯的画中点、线、面的互衬,都是构成韵律节奏的元素。如果没有韵律 ,所有这些要素就不能有意义地组合起来。

2.色彩的节奏感。在西方绘画中,体现出强烈的色彩叠加。例如,野兽派画家马蒂斯作品中,天空用蓝色,大地用绿色,人物用朱红色,强烈的色彩对比排列以及画面内容的起伏跌宕使作品更具有节奏感。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天空用红色和橙色搭配组合,颜色纯净,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红色和橙色搭配冷色以规则的笔触表现出水的动感。整个画面是暖的,但又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颜色的搭配排列,笔触的连接对比在画面中形成无穷的韵律节奏。这样的色彩搭配排列,如同在演奏一首色彩交响乐。

3.明暗的节奏感。明调使画面的大部分色彩明度较强,画面色调明亮。这一类色调宜于表达欢快、舒展、明静、爽朗、简洁等感情,也可用于忧伤、悲壮的主题。暗调与明调相反,由比较深暗的色彩组成画面。深沉、庄重、浓郁、静穆、神秘、恐怖等情调的主题,往往采用暗色调。中间调是明调与暗调之间的各种中间冷暖色调,是最富变化并运用十分广泛的色调。在普通光线下,人们的生活与活动环境,一般都处在中间色调之中。所以,表达各种生活的绘画主题较多采用中间色调。绘画的明暗形式处理,必须服从表达主题的情景需要,同时也要运用明暗对比手段,显示出主体部分和陪衬部分的正确关系。在一幅画中,也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明暗对比因素的构图形式,去处理复杂题材,表现重大主题。

二、节奏的设计

绘画中的节奏设计,体现的是画面内容的基本情感,或激荡振奋,或沉着恬静。作品布置和设计时,首先要从画面的整体效果出发,安排整体主要起伏,在此基础上再安排一些次要起伏,以此衬托和丰富主要起伏的节奏感。否则,形不成总体气势,不能引起节奏感。

重复是节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手法。重复是指同一形象以类同的方式多次出现。在绘画中画家会有意识地使用这种美感样式,由此获得印象强烈的整齐秩序和美的享受,加深主题印象。当然,“重复”这种节奏感,也缺少不了小变化的重复,在细节上予以适当变化,能使画面丰富耐看。例如,画像砖《出巡》、古希腊瓶画《吃草的动物》,其中马和羊群的场景反复出现,局部有许多细微的变化,产生重复的节奏美感。

三、节奏的作用

节奏是美术的生命。有的作品画面节奏短促强烈,使观者感受到跳跃的冲击;有的画面节奏悠扬平和,使观者感到深远悠长。例如,《朝元仙仗图》以悠长的线条和疏密相间的形式构成了优美的节奏和韵律,表现了道教神话中壮观而又飘逸的场面,其节奏给人以悠扬、飘荡、缓缓而行的流动感。黄永玉《捕鲨》一画中,用旋转奔腾的线条描绘出一只小船与海浪、鲨鱼搏斗的壮观场景,涡旋急流飞溅的泡沫、雨枪飞出的绳索等同样有很强的韵律节奏感。比较上述两幅作品,会发现传达出来的情绪是完全不同的,只有节奏的变化才能凸显美感。

一首好的音乐需要有节奏,一台好的电影需要有节奏,一幅好的作品也是如此。节奏韵律是画中的灵魂,是静态物象在欣赏者心理上激起情绪连动的产物,体现为化静为动、变理为情的审美经验,因此也受时代、民族、社会和流派的影响和制约。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支部书记换届工作报告(通用10篇) 最新课外活动的总结与反思优秀(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