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音乐美学释解

音乐美学释解

小编:

音乐美学释解 音乐美学释解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音乐美学释解

当我们聆听音乐时,会相应产生或平静或激昂或忧伤的情绪,随之而产生想象和思想,给我们以精神上的升华。音乐美的载体———音乐作品就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有机结合的整体。当我们面对一部音乐作品时,其主要的构成:语言、结构、艺术表现手法、体裁等十分重要。音乐语言的表现方式主要为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结构是音乐的内部组织,结构的形式即曲式,决定曲式的音乐内容。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十分丰富,有配器、转调等。

一切艺术表现手法都是为了有效地产生美感,给予听众更多的感受。音乐的情感表现对人类理性精神有提升作用,音乐巨人贝多芬就认为“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他的着名的九部交响曲是他创作的巅峰之作,其中的《第九“合唱”交响曲》最为着名,也最能体现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思想境界。这部音乐巨作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乐章开始的一段引子,有“A”和”E”两个音用下行五度和四度组成一些断续音调,调性不明确,使人感到朦胧、静寂。突然,主题威武猛烈地出现了,塑造了正气傲然的音乐形象。降B大调的副题带着一点点叹息。第二乐章是活泼的快板,复三段,这是一首结构宏大的谐谑曲,主部主题具有民间舞曲的特性。第一大段气势奔放,中段具有田园风格,富有幻想性。第三乐章是变奏曲式,如歌的柔板,表现出对生活问题的思考,极富哲理性。第四乐章,急板,把人声放进交响乐,是贝多芬的一种大胆的创造。

在一阵狂风暴雨般的乐句之后,前三个乐章的主题依次出现,又一一被大提琴演奏的宣叙调打断。最后《欢乐颂》的主题终于千呼万唤出现了。经过几次反复,逐渐扩大到全体乐队的合奏。接着人声出现了。先是独唱,再是重唱,最后合唱队反复着《欢乐颂》的旋律。在结尾中,音乐由快板转为急板,全曲在胜利的欢呼中结束。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从曲式结构到旋律特征、和声、配器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音乐语言方式,整部交响曲都渗透着巨大的张力。音乐的物质媒介是音响,其动力发展与调性回归的手法贯穿始终,大幅度跳动旋律的进行、切分式或重复的节奏及音型、和声与调性的复杂大大增加了内在的紧张感。贝多芬把惯常的慢板乐章放在第三乐章的位置,似乎是要人们在前面两个快板乐章,在经历了火热激荡的情感之后,进入一个相对沉静的环境,让大家走进一个无限遐想的境界。

而在末乐章,贝多芬创造性地导入了人声,将它作为一个丰满的“乐器”组,自如地与管弦乐队织体交换。这部作品之所以无与伦比,不仅因为贝多芬高超的技艺,更是因为这部作品本身表现出的激荡人心的气魄,深远的哲理性思索和神圣的崇高感,它反映出作者终生不渝的理想。在音乐作品中,作曲家主观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人们的自身感受和音乐相联系,产生了丰富生动的联想,引出了强烈的情感反应。音乐的内容是抽象的,当我们听到某种震撼的音乐会热血沸腾,会感到精神的提升,灵魂在升华,这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情感。内容美与形式美形成了统一,才是音乐美的生命。

热点推荐

上一篇:谈演奏巴赫复调钢琴作品的几点要求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心得(精选24篇) 最新敬畏生命议论文800字 敬畏生命议论文提纲优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