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产业化背景下我国动画角色塑造的新要求

产业化背景下我国动画角色塑造的新要求

小编:柯大诩

一、角色塑造的重要性

角色是观众的审美对象,是故事的讲述者,是创作者情感和思想传达的媒介。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经典形象,如机器猫、阿拉蕾、擎天柱等,这些角色都具备特定的造型和特定的性格两种特质,这是一个角色能否区别于其他角色而被观众识记和认同的关键。

角色的造型塑造和性格塑造同等重要,既是角色成功的必备条件,更是动画片引人入胜的首要看点。在动画片被看好的同时,其经典角色又可转化为众多衍生产品,为动画投资者带来多元、多次的利润回馈。可见一部商业动画的成功取决于它能创造多少价值,而角色塑造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画片的成败,更决定着动画能否在产业链上获得更多、更长久的经济利益。那么我国目前的角色塑造水平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二、中国动画角色塑造的现状

我国动画产业虽然声势浩大,但目前仍存在着作品整体水品不高、市场营销能力弱、衍生品开发不足等多种问题,但其根源还是在产业链的上游原创阶段,缺少好看的片子才是最大的弊端。片子要好看无非要做到三个方面:故事好、角色好、场景画面好。其中角色是动画片的核心,缺少了好的角色再好的故事也不吸引人,再漂亮的场景也只能喧宾夺主。而目前我国动画的角色塑造个性化、设计感较弱的情况普遍存在,这就给衍生品环节带来了设计空间不足和无法吸引足够开发资金的问题,大多数动画作品曲终人散,难以形成投资与回报之间的良性循环,更无法达到整个产业链上的品牌盈利。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要踏实的从前期创作入手,从符合产业链运营规律的要求出发,塑造出形象经典、个性鲜明的动画角色。

三、动画产业化对角色塑造提出的新要求

在产业化成为中国动画发展主旋律的当下,一部动画片若想收获预期的商业价值,成功的角色是最为重要的先决条件,而随着人们观影经验的积累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动画产业化发展也对于动画角色的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动画角色塑造的多维性要求

动画角色塑造的多维性主要体现在造型设定和性格设定两个方面。

造型的多维性在许多幻想型动画片中表现突出,同一角色根据剧情设定会变换出不同造型,通过服装、道具和形体延伸等方面的塑造,使之变幻出符合剧情发展的的新形态。例如,在日本动画《美少女战士》中,主角水兵月平时是普通学生形象,战斗时就会变幻成身着水手服、手执魔法武器的战士,该片在上世纪末形成了世界性的美少女风潮,而由此衍生的品牌价值回馈一直持续到今日,这其中角色造型的多维性设计非常值得借鉴。

造型的多维性塑造使角色更好看,而性格的多维性塑造则会使角色更耐看,也就是说,通过对角色性格的细微分层,使角色脱离脸谱式的极端性格设定。在我国早期的动画片中,角色性格设定多如正义的黑猫警长和狡猾的一只耳般对比鲜明,这样的设定仅适合以低幼儿童为受众并且较短的影片。随着中国初代动画迷七零后人群的成长,青年人乃至中年人对动画的需求快速膨胀,这给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丰富、真实、成熟饱满的角色获得青睐。例如,我国动画《秦时明月》中的墨鸦,阴郁、狠毒的他在对待朋友时却显出义气和柔情的一面,这种立体饱满性格魅力深入人心。

由此可以看出,若要使动画形成产业,就要有好看和耐看的角色,就要在最初的角色设定上下功夫,从造型和性格的多维性入手,打造出具备良好升值空间的动画角色。

(二)动画角色塑造的全局性要求

现在的剧场长片和连续剧集越来越长,这就要求创作角色时必须有全局性的思考方式,要考虑到故事的时间跨度。例如《飞屋环游记》卡尔这个角色,幼时最惹眼的是头上的飞行帽和大风镜,明确的体现了角色的兴趣爱好;青年的他脸庞变得有棱角,挺拔、整洁,显示出青年人的意气风发;老年的样子肌肉松弛、白发蓬乱,加上驼背和拐杖,一个郁郁寡欢的空巢老人形象跃然银屏。三个时期的形象各自鲜明,但宽阔的五短身材、方正的大脸、宽边大眼镜等基础形象设定一直沿用,保持了全局一致,片子时间跨度70余年,而观者只看到岁月流逝而并不感到前后矛盾。

除此之外,在同一年龄段的不同状态下,也要考虑这个问题,尤其是在有多重变身情节要求的动画中,要让角色造型递进式变化,并保持一些基本特征。例如《火影忍者》中的鸣人在完全变化成九尾前就经历了长出獠牙、长指甲这个中间层次,而不管他变化为哪种模式,其发型和脸上类似胡须的三道纹都基本不变,服装图案和样式变了,但橘、黑相间的色调始终如一,这就使他的形象在变化中保持了全局一致,不断冲击视觉感官的同时,更利于角色的识记。

(三)动画角色塑造的前瞻性要求

若干年来,我国的动画角色大多在落幕后就无人问津了,能被后期开发利用的凤毛麟角,这是因为我们在角色设定时犯了短视的毛病。从动画产业的要求来讲,商业动画成功的前提是能否在角色塑造中作出具备前瞻性的设定,要知道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其服装、配饰、纹身、道具、喜爱的食物、专属玩具、生活场景等都将受到漫迷的关注,从而转化为消费其衍生品的巨大动力。

日本动画早就深谙此道,才会不遗余力地在角色的细节塑造上下功夫。例如,《火影忍者》中鸣人的护额、苦无、项链等以实体方式直接投入生产;我爱罗额前的爱字和背后的大葫芦被设计成各种饰品等。这些角色的细节设计不但提升了角色的个性魅力,在剧中更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剧情展现,从视觉和心理上都打动了观众,因此一旦被开发为产品当然会受到漫迷们的追捧。这样看来动画更像是这些产品的广告片,只不过这种广告采用了情节植入和形象植入的方式,通过几百集动画的连续播出,用鲜活的角色形象演绎着迷人的故事,不断推销着自己的产品,润物细无声的培育起受众心中的购买欲,最终源源不断地在整个产业链上获得新的利润。

总的说来,基于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要求,角色的塑造绝不能仅满足于将文学剧本中的描述形象化,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以前瞻性的目光审视角色,以多维性、全局性的原则把握和塑造角色,提升角色形象和个性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角色引领品牌在产业链中走得更远。

热点推荐

上一篇:非遗保护视野下宛梆艺术的语境解读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精彩课堂心得体会及收获(专业13篇) 最新社区村监委主任述职述廉报告简短(9篇) 有关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标语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