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小编:

摘 要:言语行为理论作为20世纪语言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为现代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理论视角,奥斯汀和塞尔作为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是突出的。

关键字:奥斯汀;塞尔;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普通语言学总体上形成两大思想体系: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以结构主义的视角来看,因为转换生成语法是结构主义的主导,因此,语言被视为一种心理现象,语言学属于心理学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从功能主义的角度看,语言是具有多元选择的社会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行为理论则把语言视为一种行为现象,属于行为科学。

由于对语言的认知的不同而导致的研究对象的不同,言语行为理论较之这两大主义,它不关心语言自身的语法结构,也不热衷于语言的潜在系统,而要知道人们以言能做何事,如何去做,会产生什么效果。

二、言语行为理论

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做了补充和发展。

三、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的分析哲学家约翰・兰索・奥斯汀在他的著名的哲学著作《论言有所为》(HowtoDoThingswithWords)里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奥斯汀就已经从事于讲授哲学与日常语言关系的一系列讲座,这些讲座一直持续到50年代。奥斯汀把多年来对语言的独到分析整理成册。在这本著作中,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理论做了系统的阐述。

奥斯汀指出言语行为是话语行为的有意义的单位,并且是语言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甚至是唯一的研究对象。因为,言语行为是意义的基本单位,语言表达形式的意义体现在人类大量的言语活动中,他认为语言意义、经验世界和言语行为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语言表现出经验世界中各种现象的联系或区别,不过语言和世界的联系是间接抽象的,必须通过言语行为来实现。

3.1言有所为与言有所述

奥斯汀是从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的行为关系来分析话语职能的。他在理论研究的早期,提出将言语行为分为言有所为性话语和言有所述性话语。言有所述就是哲学家通常所说的陈述,它具有或真或假的特性;相反,言有所为话语则无真假可言,它要完成它所特有的任务,这就是被用于实施某种行为。换句话说,简奥斯汀把它的早期的理论建立在表述句和施为句上,但是他的研究的侧重点在施为句。所谓施为句,它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它是具有行事能力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都含有许诺、道歉等的动词;施为句的主语是说话人,表达以上功能的言语行为动词用一般现在时。例如:“我命名你为这个班的学习委员”;“我抱歉……”;或者“我保证星期天完成任务”等等。这类话语虽然无真假之别,但是他们存在合适或者不合适之说。在奥斯汀看来,通过言语成功地实施某一行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这些条件分别为:首先,说话者必须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例如,我要送给一支新手机。在这个例子中,说话人有这个权利送给别人手机,除了这个条件之外,说话人还必须有一支新手机,他才能送给别人。其次,说话人对自己要实施的行为必须抱有诚意。如果一个人口中说“我保证……”,但是内心一点去履行自己诺言的诚意也没有,那么这样的保证只是一句空话。最后,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例如,在做出了真诚的许诺后便不能食言,在对某人说了“Iwelcomeyou.”之后便不能不以礼相待。另外,奥斯汀还指出了言有所为不合适的情况,即无效、滥用和违背承诺。

在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后期,他仔细审视了自己的理论,认为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区分是站不住脚的。他认为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言有所述也是一种言有所为行为。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对立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奥斯汀的这种区分,强调了施为句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因此逐步完善,言即行的观点正式确立。

3.2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分类

奥斯汀区分出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即他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那么我们就要清楚地阐述这三种言语行为。

首先,以言指事行为是指交际过程中说话者说出了某个话语,这个话语就传递了某种思想或信息,具有一定的含义和指称。例如:“下雨了”、“收衣服了”等等。其次,以言行事,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时以使用语言的方式实施了某种超出说话本身的意图或行为。再次,以言成事是说当说话者说出某个话语并且表达了某种意图时,这就有可能在听话者那里产生某种影响或效果,进而产生某种感情、思想或行动方面的回应,而这些影响、效果以及回应的产生,可能就是说话人的心计、意图、目的。综上看来,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这种划分使言语行为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和精确化。在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三种言语行为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是密切地组合在同一个言语活动当中,从而从不同的方面反应同一个言语活动所具有的不同的言语行为特征。 四、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约翰・塞尔是70年代出名的美国分析哲学家,50年代就学于牛津,师从著名的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和施特劳森从事分析哲学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文》(1969)、《表达与意义》(1989)、《语言哲学》(1979)、《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用学》(1980)及《意向性》(1983)。

奥斯汀提出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即他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塞尔基本上同意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的这种分类,不过他主张取消“以言指事行为”这个概念,他只保留了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成事行为这两大类。与此同时,塞尔提出了言语行为四分说:发话行为;命题行为;行事行为;成事行为。

4.1塞尔的言语行为意义论

塞尔认为要把意义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综合起来考察。因为在他看来,言语行为是通过发出一些声音或画出一些符号来完成的;但是,发出声音或画出符号与完成言语行为是有区别的。重要区别在于为完成一定言语行为所发出的声音或画出的符号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声音或符号是不能完成任何言语行为的。从另一角度来说,通过说出一个语句来完成一种言语行为,一般说来也就是这个语句的意义功能得到实现。

于是,在塞尔看来,意义概念就成为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塞尔从英国哲学家保罗・格赖斯的观点出发,更进一步强调意义、意图和惯例这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认为我们所能表达的意思取决于我们所说的话,意义不仅是个意图的问题,而且还是个规约的问题。因此,塞尔提出“在分析以言行事的行为时,我们必须既考虑意图又考虑规约,尤其要考虑二者之间的联系”。(SearleinDavis,1991)

4.2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塞尔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间接言语行为》一文中,他指出意义,简而言之,就是说话人说什么就意指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说话者的用意是产生某种以言行事行为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是通过听话者根据对支配话语的规则的掌握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塞尔认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用意),或者说,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其间的“言外之力”(用意)。

塞尔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性(conventional)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间接言语行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即根据句子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以立即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间”(用意),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应用,主要出于对听话人的礼貌,这些句子大体上都可以在动词前或句子末插入一个“please”。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较为复杂,主要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

塞尔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系统化、严密化,并且把它放在更大的哲学背景下加以论述。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辟了语言哲学的新天地。

五、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以及其应用和发展

5.1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

关于言语行为研究的起始,有人追溯到德国的现象哲学。言语行为研究真正引起哲学家的重视还得从Austin算起,至今已有数十年。总的经验教训是偏重理论研究,忽视实际语言询查。自70年代起语言学家陆续加人了哲学家研究言语行为的行列,关注到语言实际,但对言语行为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5.2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及发展

奥斯汀创立言语行为理论后,在塞尔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下,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言语行为成为了西方哲学、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的研究核心。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投入到了言语行为的本体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中,言语行为理论因而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应用。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言语行为理论从哲学、认知、语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如:何兆熊(1988)、段开诚(1988)、顾日国(1989,1994)、束定芳(1989)、张绍杰(1989)等等。有些学者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汉语语言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汉语施事行为的表示方法,涉及汉语句类与言语行为类别的关系和汉语显性施为句表达式的结构及其特点。也有的学者讨论了汉语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并对其间接语义和相应言语行为目的的推导进行探讨。刘焕辉深入讨论了汉语言语行为问题,提出汉语的七种基本言语行为方式及言语行为实现的若干条件等等。有些学者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汉外对比等研究中。

参考文献:

[1]Austin,J.L.1955:“HowdoThingswithWords?”inRoseenberg,J.F.&C.Travis(eds)1971:ReadingsinthePhilosophyofLanguage,NewJersey:Prentice-Hall.

[2]Davis,S.1991:Pragmatics:AReader,CUP.

[3]Grice,H.P.1957:“Meaning”inRosenburg,J.F.&C.Travis(eds)1971:ReadingsinthePhilosophyofLanguage,NewJersey:PrenticeHall.

[4]Searle,J.1965:“IndirectSpeechActs?”inDavis,S.1991:Pragmatics:AReader,Cup.

[5]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顾曰国:《John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国外语言学》1994.

.

热点推荐

上一篇:情感词获取与分类评级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教师工作总结简单明了优质 2023年进店心得体会 家长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大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