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探析语文德育教学的创新途径

探析语文德育教学的创新途径

小编:

语文教学“育人”的目标

每一个时代,无论在怎样的体制下,都会涌现出一代代的教育名师、教育大家。就像于漪、钱梦龙老师等,他们不仅关注学生“当下的成绩”,更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塑造。当前“应试功利泛滥”固然有教育体制、评价环境等客观原因,但与语文老师的观念、心态、行为也直接相关。我们只有跳出“应试功利”的泥沼,真正着眼于学生的成长需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熔于一炉,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

语文教学只有从应试包围圈、功利包围圈里突围出来,才能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反思“游洞”的经历,悟出“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的原因在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要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志”、“力”、“物”三者合一。语文教学要突出应试功利的重围,语文教师也必须有独立之思想、教书育人之志、传道解惑之力,以及“外物”之辅佐。

其次,突围,需要语文老师具备“尽吾志而无悔”的精神。语文教师之志,应是传承母语之志,以育人为本。用母语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去滋养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促成学生生命的成长。也许,在这个过程中要承受失败,承受短期内“分数”提升缓慢,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任何一位名师的成长,都是在不断改革、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中曲折前进的。

第三,有了思想、志向,还需要具备与之相应的实力,才能真正突出重围。语文教师之“力”,是指专业能力。我觉得,从语文学科角度,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以下三项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教学能力。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能力。每一篇文学作品,都与作家的生命、心灵息息相关,语文老师的阅读要能触摸到作家的性灵,才能焕发出文本本身应有的魅力,才能以“情”、“意”、“美”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要求语文教师具备写作能力,是要将写作作为一种教学生命成长的方式。可以写教育教学的反思、阅读的感悟、教书的心得,这是一种自我积累、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至于教学能力,众说纷纭,而我觉得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最简短精辟:“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对语文有兴趣,有感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试想,只会在课堂上讲“这个会考”、“我们该这样一步步解题”的老师又怎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呢?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能狭隘为“应试教学的能力”,否则语文的课堂只能走向穷途末路。

要从“应试的包围圈”中突围出来,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语文教师本身的“深思”、“大志”、“实力”是关键,如能有外力的辅佐,则能“事半功倍”。

热点推荐

上一篇:历史教学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设计意图(精选13篇) 学生拾金不昧表扬信的 学生拾金不昧表扬信(精选10篇)